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方法学的研究及其应用(摘要)
http://www.100md.com
中国本草工程
一、研究的意义
正确的思维是科学的前提,而实现思维则借助于方法学。因此,“构成科学的并非是事实本身,而是整理事实的方法”(毕尔生语)。方法学对于科研的重要性,由此可知。
运用本草考证方法来研究中药材复杂品种,是以历代本草为依据,探讨药物的历史渊源,从而正本清源,是分清药材中何者为传统正品,何者为混乱品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同时又能对古代医方中药物品种加以正确判断,有利于对传统医方的发掘与继承。为此,方法学的问题必须首先要解决,否则难以全面分析和取得正确的结论。
本草考证方法学的研究,过去没有人做过,作者首次对此研究,对该学科领域工作的进行和人才培养,颇有普遍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从而能使有关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这种方法是采用把传统中医药知识和现代科学知识相结合的研究,因而更显得突出中医药特色。
, 百拇医药
二、内容摘要
1、方法学的研究
正确的思维是科学研究的前提,而实现思维则借助于方法学。
“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的思路与方法”突出了中医药特色,它以传统本草学为主,在研究文献与调查实践的基础上,将本草学与现代药用植物分类学、生药学三者有机地紧密结合,从历代本草中考证出正品药物基原,以达到正本清源,确定正品、区别混乱品种、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
本研究首次全面系统地提出“四个步骤,二十四个环节”的考证方法,简言之,“四个步骤”是:1.实地调查,摸清情况;2.钻研文献,认真分析;3.普遍联系,重点突破;4.说理充分,结论公允。“二十四个环节”是:1.植物形态,2.采收季节,3.药材特征─形,4.色,5.气,6.味,7.形成,8.加工,9.产地,10.分布,11.生态习性,12.名称,13.古代实物依据,14.用药历史,15.实际疗效,16.系统查阅文献,17.重视原文,18.旁证材料,19.时代背景,20.分类位置,21.重视药图,22.考察版本,23.查考方志,24.语言文字。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既尊重历史,又重视中药品种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中的变迁。提倡师古不泥,古为今用,以疗效为核心,形态为基础,择优选正,去伪存真。
, 百拇医药
2、应用研究举例
为了说明本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作者运用此方法于中药品种考证研究的专题达150个之多,如通过葶苈子的研究,提出十字花科植物Lepidium apetalum Willd.的种子为传统药用正品葶苈子的主流,习称“苦葶苈”。汉代张仲景治肺痈喘不得卧及《金匮要略》葶苈大枣泻肺汤中所用的葶苈子即为此种。甜苈品种复杂、播娘蒿Descurania sophia(L.) Schur.的种子是明代甜葶苈的一种,现时华东地区主要销售的甜葶苈即为此种。Draba属不能证实为我国古本草中所记载的葶苈,且商品无售,但此与日本有关本草文献相符,并在实际中有所应用,故建议将Draba属名由“葶苈属”改称为“和葶苈属”。将Drabeae由“葶苈族”改称为“和葶苈族”。《救荒本草》中的独行菜,不能证实为Lepidium属植物,而古今正品葶苈确为Lepidium属植物,因此建议将Lepidium属的中文译名由“独行菜属”改称为“葶苈属”,将Lepidieae由“独行菜族”改称为“葶苈族”。凡涉及此二属诸种的植物中文名,也该适当地作相应的修改。诸如此类,每研究专题均各有其自身需要解决的重点和特点,而上述方法学是全面系统地指导解决这些关键问题的重要指南。
, http://www.100md.com
三、研究论文的发表
1、将“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的思路与方法”总结成文,1984年发表于《中药材科技》第3~6期中连续4期刊载,并合并收载于著者编著的《中药材品种论述》上册(第二版)中(1990:13~26)
2、运用上述本草考证思路与方法,进行专题研究,在杂志上发表的主要论文有:
(1)中药葶苈子品种的本草学研究(中医药研究杂志,1985;(3);2;(4、5):48连载)
(2)中药黄芪与红芪的本草考证(中医药研究,1988,(2):18)
(3)佩兰与泽兰的本草考证(中医药研究,1989;(5):29)
(4)血竭基原的本草考证(中药材,1989;(7):40)
, 百拇医药
(5)中药银柴胡药用历史考(基层中药杂志,1989:(1):35)
(6)中药昆布的本草考证(海洋药物杂志,1982;(3):7)
(7)茵陈品种的本草考证(中药材,1988:(2):50)
(8)阴行草作“金钟茵陈”和“刘寄奴”的药用历史研究(中国中药杂志,1989,(6):7)
(9)地黄的本草学研究(中医杂志,1990:(5):48)
(10)水栀子的品种考证及品质评价刍议(中药材,1991;(7):45)
(11)古今药用连翘品种的延续与变迁(中医药研究,1992;(3):37)
(12)应用医方必须重视古今药材品种与入药部分的变化(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0):583)
(13)由跋的本草考证(中国中药杂志,1998;(2)67)
3、在上述考证研究的结果中,重点解决了如下诸问题:
(1)明确传统用药正品和分清了正品以外的混乱品种,提出澄清混乱品种的建议
(2)纠正了前人本草考证中的一些错误,提出某些植物属名中文名更名的建议。为《中国药典》收载的中药品种,提供本草学的依据。, 百拇医药(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谢宗万)
正确的思维是科学的前提,而实现思维则借助于方法学。因此,“构成科学的并非是事实本身,而是整理事实的方法”(毕尔生语)。方法学对于科研的重要性,由此可知。
运用本草考证方法来研究中药材复杂品种,是以历代本草为依据,探讨药物的历史渊源,从而正本清源,是分清药材中何者为传统正品,何者为混乱品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同时又能对古代医方中药物品种加以正确判断,有利于对传统医方的发掘与继承。为此,方法学的问题必须首先要解决,否则难以全面分析和取得正确的结论。
本草考证方法学的研究,过去没有人做过,作者首次对此研究,对该学科领域工作的进行和人才培养,颇有普遍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从而能使有关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这种方法是采用把传统中医药知识和现代科学知识相结合的研究,因而更显得突出中医药特色。
, 百拇医药
二、内容摘要
1、方法学的研究
正确的思维是科学研究的前提,而实现思维则借助于方法学。
“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的思路与方法”突出了中医药特色,它以传统本草学为主,在研究文献与调查实践的基础上,将本草学与现代药用植物分类学、生药学三者有机地紧密结合,从历代本草中考证出正品药物基原,以达到正本清源,确定正品、区别混乱品种、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
本研究首次全面系统地提出“四个步骤,二十四个环节”的考证方法,简言之,“四个步骤”是:1.实地调查,摸清情况;2.钻研文献,认真分析;3.普遍联系,重点突破;4.说理充分,结论公允。“二十四个环节”是:1.植物形态,2.采收季节,3.药材特征─形,4.色,5.气,6.味,7.形成,8.加工,9.产地,10.分布,11.生态习性,12.名称,13.古代实物依据,14.用药历史,15.实际疗效,16.系统查阅文献,17.重视原文,18.旁证材料,19.时代背景,20.分类位置,21.重视药图,22.考察版本,23.查考方志,24.语言文字。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既尊重历史,又重视中药品种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中的变迁。提倡师古不泥,古为今用,以疗效为核心,形态为基础,择优选正,去伪存真。
, 百拇医药
2、应用研究举例
为了说明本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作者运用此方法于中药品种考证研究的专题达150个之多,如通过葶苈子的研究,提出十字花科植物Lepidium apetalum Willd.的种子为传统药用正品葶苈子的主流,习称“苦葶苈”。汉代张仲景治肺痈喘不得卧及《金匮要略》葶苈大枣泻肺汤中所用的葶苈子即为此种。甜苈品种复杂、播娘蒿Descurania sophia(L.) Schur.的种子是明代甜葶苈的一种,现时华东地区主要销售的甜葶苈即为此种。Draba属不能证实为我国古本草中所记载的葶苈,且商品无售,但此与日本有关本草文献相符,并在实际中有所应用,故建议将Draba属名由“葶苈属”改称为“和葶苈属”。将Drabeae由“葶苈族”改称为“和葶苈族”。《救荒本草》中的独行菜,不能证实为Lepidium属植物,而古今正品葶苈确为Lepidium属植物,因此建议将Lepidium属的中文译名由“独行菜属”改称为“葶苈属”,将Lepidieae由“独行菜族”改称为“葶苈族”。凡涉及此二属诸种的植物中文名,也该适当地作相应的修改。诸如此类,每研究专题均各有其自身需要解决的重点和特点,而上述方法学是全面系统地指导解决这些关键问题的重要指南。
, http://www.100md.com
三、研究论文的发表
1、将“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的思路与方法”总结成文,1984年发表于《中药材科技》第3~6期中连续4期刊载,并合并收载于著者编著的《中药材品种论述》上册(第二版)中(1990:13~26)
2、运用上述本草考证思路与方法,进行专题研究,在杂志上发表的主要论文有:
(1)中药葶苈子品种的本草学研究(中医药研究杂志,1985;(3);2;(4、5):48连载)
(2)中药黄芪与红芪的本草考证(中医药研究,1988,(2):18)
(3)佩兰与泽兰的本草考证(中医药研究,1989;(5):29)
(4)血竭基原的本草考证(中药材,1989;(7):40)
, 百拇医药
(5)中药银柴胡药用历史考(基层中药杂志,1989:(1):35)
(6)中药昆布的本草考证(海洋药物杂志,1982;(3):7)
(7)茵陈品种的本草考证(中药材,1988:(2):50)
(8)阴行草作“金钟茵陈”和“刘寄奴”的药用历史研究(中国中药杂志,1989,(6):7)
(9)地黄的本草学研究(中医杂志,1990:(5):48)
(10)水栀子的品种考证及品质评价刍议(中药材,1991;(7):45)
(11)古今药用连翘品种的延续与变迁(中医药研究,1992;(3):37)
(12)应用医方必须重视古今药材品种与入药部分的变化(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0):583)
(13)由跋的本草考证(中国中药杂志,1998;(2)67)
3、在上述考证研究的结果中,重点解决了如下诸问题:
(1)明确传统用药正品和分清了正品以外的混乱品种,提出澄清混乱品种的建议
(2)纠正了前人本草考证中的一些错误,提出某些植物属名中文名更名的建议。为《中国药典》收载的中药品种,提供本草学的依据。, 百拇医药(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谢宗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