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60824
基因组异常是Cll新的预后标志物
http://www.100md.com 2002年4月29日 《中国医学论坛表》 2002年第16期
     本报讯 通过应用现代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发现大约80%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有基因组异常。德国乌尔姆大学Dohner在去年12月第43届美国血液病学会年会上报告,基因组异常对CLL病人的预后和疗效的评估有很大作用。

    基因组异常对

    预后的影响

    德国CLL研究组用F1SH法分析了325例CLL患者的基因组异常。结果发现,基因组异常总阳性率为82%,最常见的为13q缺失(55%),其次为11q缺失(18%)、12q三体(16%)和17p缺失(7%)。他们按核型将CLL分为5类,即17p缺失、11q缺失、12q三体、正常核型和13q缺失,其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2个月、79个月、114个月、111个月和133个月。5组病人的疾病进展有显著差异,无治疗间期中位数分别为9个月、13个月、33个月、49个月和92个月。

    另外发现,上述5种细胞遗传学类别临床表现也不同,例如,有17p缺失或11q缺失的CLL病人,病情比其它三类病人严重,更易出现脾大、纵隔淋巴结和腹腔淋巴结肿大、较广泛的外周浅表淋巴结肿大,并且有B症状者较多。多变量分析确定了6个重要的预测因素,分别为17p缺失、11q缺失、年龄、Binet分级、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和白细胞计数。

    IgV基因突变状态

    对预后的影响

    近来的研究表明,根据IgV基因突变状态可将CLL分为两类,一类来自naive B淋巴细胞,不具有IgV基因突变;另一类来自记忆B淋巴细胞,具有IgV基因体细胞的高度突变。无IgV基因突变的CLL临床预后较差。有人还对CLL病人的细胞分化标志物如CD38的表达水平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CD38表达与无IgV基因突变和临床预后较差有关。德国CLL研究组分析了211例CLL病人的IgV基因突变状态,其中88例病人有IgV基因突变,有IgV基因突变者的生存率比无IgV基因突变者显著高。

    基因组异常与

    治疗的选择

    研究者认为,可根据11q缺失阳性识别大剂量化疗和自体干细胞移植后有残留疾病的高危病人。接受大剂量化疗和自体干细胞移植后,研究者对46例CLL病人进行的分子水平随访发现,移植后1~3个月38%有11 q缺失的病人有疾病残留证据,而无11q缺失的病人中仅6%有疾病残留证据(P=0.014),移植后1年,两组病人仍有显著差异。因此也许应该考虑,将11q缺失作为移植后复发的预测指标。

    CLL病人如果存在p53基因突变,预示用烷化剂及嘌呤类似物治疗无效。研究表明,有p53基因缺失的CLL病人,其生存期比无p53缺失者显著短,无p53基因缺失的CLL病人,用嘌呤类似物治疗,56%有效。但有p53基因缺失的CLL病人均无效。研究证明,氟达拉滨治疗后复发的病人有p53基因异常。因此对于有p53基因突变的CLL病人,应研究应用其它不涉及p53信号传导系统的药物。

    研究者认为,在诊断CLL时进行的预后评估,应包括通过分子细胞遗传学确定的基因组异常,评估IgV基因突变状态和CD38的表达水平。在疾病进展时,应采用F1SH和(或)DNA序列,测定p53基因突变状态。德国CLL研究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检测这些重要的新预后标志物能作为CLL的常规检查,以利于临床医师更准确地判断患者预后,并为他们选择最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吴彤),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