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要闻集萃
编号:160887
职业卫生:迎接全球化挑战
http://www.100md.com 2002年4月26日 国医网
     在昨日举行的《职业病防治法》高层研讨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凤生指出,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经贸间竞争日趋激烈,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职业卫生将面临更多来自国际社会的挑战。

    突破“劳工标准”贸易壁垒

    国际贸易间竞争激烈的表现之一,就是随着关税壁垒逐渐削弱,非关税贸易壁垒有可能成为某些发达国家用来控制世界经济的主要手段,比如“劳工标准”。他们提出所谓“由于各国工人工资水平、工作时间、劳动环境、安全卫生状况等条件上的差异,使劳工标准低的国家生产成本低廉,在国际贸易中有相对的价格优势。应制定统一的国际劳工标准,对达不到国际标准国家的贸易进行限制。”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一些企业已开始频繁地遇到发达国家的贸易公司或开发商要求将劳工状况列入经贸条文中作为先决条件的问题。

    何凤生呼吁说,全球职业安全卫生一体化趋势不可阻挡,《职业病防治法》的出台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提供了有力的职业卫生法规保障,企业要抓住这一契机,积极改善作业环境,保护好劳动者健康,树立符合职业安全卫生条件的企业形象,为自身争取利益。职业卫生安全部门要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步伐,为企业提供更多技术服务,帮助他们迎接挑战,走向国际市场。同时,应掌握卫生法律的一致性,利用我国的《职业病防治法》,防止境外企业将职业病危害向境内转

    移,危害我国公众的健康。

    迈过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门槛”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潮流中,为减少贸易争端,国际上发展了一些标准化的管理体系,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防止企业对外部造成环境污染和在生产过程中对劳动者带来的职业安全卫生问题。对企业而言,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就不能不正视这些体系对自身的严格要求。

    198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ISO9000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要求将产品安全性作为质量特性之一;1996年,这一组织又提出ISO14000标准,要求企业承诺和满足政府的环境法规标准。这两个标准化体系推出后,得到了全球包括我国在内的110多个国家的支持,上万家参加国际贸易的单位获得了认证。但国际社会认为这两个标准体系并不能直接规范企业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为此,国际劳工组织(ILO)于2001年10月又出台了“ILO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导则”,该体系有望和ISO9000及ISO14000共同成为评价考核企业在职业安全卫生、产品质量和环保方面的国际标准。

    何凤生介绍说,国际上推行的产品安全性、环境保护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标准化体系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也是职业安全卫生全球化的具体表现。我国的《职业病防治法》,不仅充分考虑到我国改革与开放取得巨大经济和社会变化后的新需求,也注意到与国际经济和职业卫生全球化的形势接轨。当前国际社会对“安全、健康、环保”生产方式的追求,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创造财富,而是使人类能够有高质量的生活。,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