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气管、支气管疾病
编号:161327
生命之“洞”在气管上打开
http://www.100md.com 2002年5月4日 家庭医生医疗保健网
     自古以来,军事家把重要的交通要害处称为“咽喉要道”,可见咽喉对于生命的重要性。如果咽喉被堵塞,生命之火也就快熄灭了。

    这不,一名幼儿患了急性喉炎,咽喉要道受到威胁,经用大量的抗生素、激素治疗后,病情仍不见好转,吸入性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小嘴唇逐渐发紫,如果继续等待,将会出现非常危险的情况——窒息死亡。经过耳鼻喉科、儿科医生紧急联合会诊,决定行“气管切开术”,最终救活了一条濒死的生命。

    救活幼儿的“气管切开术”,形象地说,就是在气管上打个“洞”,让气管直接与外界空气相通,使空气能吸入肺,解决了当“咽喉要道”被阻塞时的通气问题。

    气管切开术的发明使不计其数的病人重获新生。它最早可追溯到500年前。那时,安妥理沃医生的一位病人患了极险恶的呼吸阻塞性咽峡炎。经过反复思考,他在病人颈部做了一个切口,切开气管,让空气直接进入气管,挽救了患者的生命,这是气管切开术之先河。安妥理沃医生被公认为医学史上正规操作气管切开术的第一人。
, 百拇医药
    安妥理沃医生当时的手术仅是切开气管,并无气管套管的装置。直到几十年后,傅勃理科大夫才发明了一种直形很短的金属管,安放在气管切开部位,并可固定在颈部,这个伟大的设计使气管切开术前进了一大步。后来,医学家又将其改良成弯形管,以便于插入气管内;为了防止堵塞、便于清洗和使用人工呼吸装置,又发明了双层的、带气囊的等数十种气管套管,并规定这个手术的正式名称为“气管切开术”。

    几百年来,在医院、战场、工地、田边……气管切开术挽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是最常用的“救命术”之一。

    气管切开术对于喉梗阻、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某些巨大的呼吸道异物来说是必要的治疗手段。而更多的时候,它作为预防呼吸道梗阻的有效手段,又称为预防性气管切开术。如由颅脑外伤、颅内肿瘤等各种原因导致的昏迷;因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疾病、重症肌无力等会影响呼吸中枢,当呼吸反射障碍而出现呼吸困难时,可使用预防性气管切开。做某些头颈部、胸和腹部大手术时,或重病、年老体弱的手术病人,早期气管切开可保持术后呼吸通畅,预防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和肺部并发症。某些特殊的手术病人,由于不能经口插管,一般也采用气管切开插管麻醉。
, 百拇医药
    气管切开时,医生切开颈前皮肤后,钝性分离颈前的肌肉,暴露甲状腺峡部,在其下面气管第3—5环间切开气管,放入金属或硅胶气管套管,并将其通过套管系带牢固栓于颈部,然后关闭切口。

    气管切开术后,外观看起来,病人颈前被纱布包扎得严严实实的,只在中间留了个小孔——这就是“呼吸洞”。这时,家属及病人自身,还有医生、护理人员等,都要注意以下问题:①术后必须昼夜有专人护理,观察呼吸情况。如出现呼吸困难,要及时检查和处理;②定期更换、清洗内套管,因为术后内套管经常结痂,或被痰液堵塞,所以须及时取出清洗和按时更换;③定时给病人吸痰,防止套管内结痂,以保持呼吸道通畅;④术后7天内,因瘘道没有形成,不能随便拔出外套管,否则“洞口”内缩,非常危险;⑤气管套管要牢固栓于颈部,有时颈部的系带太松,病人咳嗽时将套管冲出,这种情况非常危险,故要定期检查系带情况,防止脱管发生。

    也许大家会担心,脖子前面开个“洞”,以后不就得依靠这个“洞”呼吸了?其实不必过于担心,气管切开术一般只作为暂时的治疗措施。待病人的病情稳定和好转,恢复正常的呼吸后,就可考虑拔除气管套管。但拔管前必须先试行堵塞套管24—48小时,观察有无呼吸困难或发热等症状,然后才能考虑拔管与否。真正拔管之后,“洞口”出蝶形胶布或止血贴粘起来,帮助“洞口”边缘的组织自然黏合起来,一般两三天就会愈合。“洞口”愈合后,除颈前可能留下疤痕外,其他并无异常。, 百拇医药(彭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