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根类 > 三七
编号:162819
白背三七
http://www.100md.com 神农网
     【药 名】:白背三七

    【拼 音】:BAIBEISANQI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白子菜的根及根茎。

    【功 效】:清肺止咳,散瘀消肿。

    【主 治】:治支气管炎,肺结核,崩漏痈肿,烫伤,跌打损伤,刀伤出血。

    【性味归经】:甘,凉。①《广西药植图志》:“味甘,性凉。”②《广西中药志》:“味淡,性平,无毒。” ③《云南中草药》:“咸微辛,寒,有毒。”入肺,心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别 名】:大肥牛(《广州植物志》)、土生地、白仔菜药、散血姜(《广西药植图志》)、土田七(《广西中药志》)、三百棒、地滚子、大救驾、百步还阳、石三七、树三七(《云南中草药》)、大绿叶、接骨丹(《云南中草药选》)。原植物白子菜又名:鸡菜

    【药用部位】:本植物的茎叶(白背三七茎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台湾至华南、西南一带。产广西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秋、冬采挖,洗净晒干。

    【拉丁名】:Gynura divaricata(L.) DC.

    【考 证】:出自《云南中草药》。

    【生药材鉴定】:根茎肥大、肉质,呈团块状,径2~3厘米,新鲜时灰黄色,侧生茎芽多枚,短圆锥状,有的可见环节。折断面灰白色。,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