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菜
http://www.100md.com
神农网
【药 名】:苦菜
【拼 音】:KUCAI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苦苣菜的全草。
【功 效】:清热,凉血,解毒,明目,和胃,止咳。
【主 治】:治痢疾,黄疸,血淋,痔瘘,疔肿,蛇咬伤,咳嗽,支气管炎,疳积。
【性味归经】:苦,寒。①《本经》:“味苦,寒。”②《别录》:“无毒。”入心、脾、胃、大肠经;①《本草经疏》:“入心、脾、胃三经。”②《本草求真》:“入心、胃、大肠。”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打汁或研末。外用:捣汁涂或煎水熏洗。
【用药忌宜】:①《本草经疏》:“脾胃虚寒者忌之。”②《随息居饮食谱》:“不可共蜜食。”
【别 名】:荼、芑(《诗经》)、荼草、选(《本经》)、游冬(《别录》)、野苦马(《普济方》)、青菜、紫苦菜(《滇南本草》)、堇菜(《品汇精要》)、苦苣、苦荬、天香菜(《纲目》)、老鸦苦荬(《医林纂要》)、滇苦菜、苦马菜(《植物名实图考》)
【药用部位】:本植物的根(苦菜根)、花及种子(苦菜花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动植物资源分布】:生长于路边及田野间。
【拉丁名】:Sonchus oleraceus L.
【考 证】:出自《名医别录》①《别录》:“苦菜,生益州川谷、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阴干。”②陶弘景:“《桐君录》云,苦菜三月生,扶疏,六月花从叶出,茎直花黄,八月实黑,实落根复生,冬不枯。今茗极似此。”③《唐本草》:“茗乃木类,殊非菜流,茗春采为苦荼。按《尔雅·释草》云,荼,苦菜。《释木》云,槚,苦荼。二物全别,不得比例。又《颜氏家训》按《易通卦验·玄图》曰,苦菜生于寒秋,经冬历春,得夏乃成,一名游冬,叶似苦苣而细,断之而有白汁,花黄似菊。此则与桐君略同,今所在有之也。”④《纲目》:“苦菜,即苦荬也。家栽者呼为苦苣,实一物也。春初生苗,有赤茎、白茎二种,其茎中空而肥,折之有白汁出。叶似花萝卜菜叶,而色绿带碧,上叶抱茎,梢叶似鹤嘴,每叶分叉,撺挺如穿叶状。开黄花,如初绽野菊。一花结子一丛,如茼蒿子及鹤虱子,花罢则收敛。子上有白毛茸茸,随风飘扬,落处即生。”
【生药材鉴定】:有些学者,对《本经》苦菜的学名,拟定为Sonchusarvensis L.,参见“牛舌头” 条。, 百拇医药
【拼 音】:KUCAI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苦苣菜的全草。
【功 效】:清热,凉血,解毒,明目,和胃,止咳。
【主 治】:治痢疾,黄疸,血淋,痔瘘,疔肿,蛇咬伤,咳嗽,支气管炎,疳积。
【性味归经】:苦,寒。①《本经》:“味苦,寒。”②《别录》:“无毒。”入心、脾、胃、大肠经;①《本草经疏》:“入心、脾、胃三经。”②《本草求真》:“入心、胃、大肠。”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打汁或研末。外用:捣汁涂或煎水熏洗。
【用药忌宜】:①《本草经疏》:“脾胃虚寒者忌之。”②《随息居饮食谱》:“不可共蜜食。”
【别 名】:荼、芑(《诗经》)、荼草、选(《本经》)、游冬(《别录》)、野苦马(《普济方》)、青菜、紫苦菜(《滇南本草》)、堇菜(《品汇精要》)、苦苣、苦荬、天香菜(《纲目》)、老鸦苦荬(《医林纂要》)、滇苦菜、苦马菜(《植物名实图考》)
【药用部位】:本植物的根(苦菜根)、花及种子(苦菜花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动植物资源分布】:生长于路边及田野间。
【拉丁名】:Sonchus oleraceus L.
【考 证】:出自《名医别录》①《别录》:“苦菜,生益州川谷、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阴干。”②陶弘景:“《桐君录》云,苦菜三月生,扶疏,六月花从叶出,茎直花黄,八月实黑,实落根复生,冬不枯。今茗极似此。”③《唐本草》:“茗乃木类,殊非菜流,茗春采为苦荼。按《尔雅·释草》云,荼,苦菜。《释木》云,槚,苦荼。二物全别,不得比例。又《颜氏家训》按《易通卦验·玄图》曰,苦菜生于寒秋,经冬历春,得夏乃成,一名游冬,叶似苦苣而细,断之而有白汁,花黄似菊。此则与桐君略同,今所在有之也。”④《纲目》:“苦菜,即苦荬也。家栽者呼为苦苣,实一物也。春初生苗,有赤茎、白茎二种,其茎中空而肥,折之有白汁出。叶似花萝卜菜叶,而色绿带碧,上叶抱茎,梢叶似鹤嘴,每叶分叉,撺挺如穿叶状。开黄花,如初绽野菊。一花结子一丛,如茼蒿子及鹤虱子,花罢则收敛。子上有白毛茸茸,随风飘扬,落处即生。”
【生药材鉴定】:有些学者,对《本经》苦菜的学名,拟定为Sonchusarvensis L.,参见“牛舌头” 条。,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