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木
http://www.100md.com
神农网
【药 名】:柘木
【拼 音】:ZHEMU
【来 源】:为桑科植物柘树的木材。
【功 效】:化瘀止血,清肝明目,截疟。
【主 治】:治崩漏,飞丝入目,疟疾。
【性味归经】:《本草拾遗》:"味甘,温,无毒。"入肝、脾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l-2两。外用:煎水洗。
【别 名】:原植物柘树(《救荒本草》)又名:柘(《诗经》)、柘桑(《淮南子》高诱注)、文章树(《清异录》)、灰桑树(《湖阴县志》)、柘子、野梅子、野荔枝、老虎肝、黄桑、黄了刺、刺钉、黄疸树、山荔枝、痄腮树、痄刺、九重皮、大丁癀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江苏、浙江、安微、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
【拉丁名】:Cudrania tricuspidata (Carr.) Bur.,
【考 证】:出自《本草纲目拾遗》,①《本草衍义》: "柘木,里有纹,亦可旋为器。叶饲蚕曰柘蚕。叶硬,然不及桑叶。" ②《纲目》:"杨,处处山中有之,喜丛生。干疏而直,叶丰而厚,团而有尖。……其实状如桑子而圆粒如椒,名佳子。其木染黄赤色,谓之柘黄。", 百拇医药
【拼 音】:ZHEMU
【来 源】:为桑科植物柘树的木材。
【功 效】:化瘀止血,清肝明目,截疟。
【主 治】:治崩漏,飞丝入目,疟疾。
【性味归经】:《本草拾遗》:"味甘,温,无毒。"入肝、脾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l-2两。外用:煎水洗。
【别 名】:原植物柘树(《救荒本草》)又名:柘(《诗经》)、柘桑(《淮南子》高诱注)、文章树(《清异录》)、灰桑树(《湖阴县志》)、柘子、野梅子、野荔枝、老虎肝、黄桑、黄了刺、刺钉、黄疸树、山荔枝、痄腮树、痄刺、九重皮、大丁癀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江苏、浙江、安微、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
【拉丁名】:Cudrania tricuspidata (Carr.) Bur.,
【考 证】:出自《本草纲目拾遗》,①《本草衍义》: "柘木,里有纹,亦可旋为器。叶饲蚕曰柘蚕。叶硬,然不及桑叶。" ②《纲目》:"杨,处处山中有之,喜丛生。干疏而直,叶丰而厚,团而有尖。……其实状如桑子而圆粒如椒,名佳子。其木染黄赤色,谓之柘黄。",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