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芽
http://www.100md.com
神农网
【药 名】:粟芽
【拼 音】:SUYA
【来 源】:为粟的发芽颖果。
【功 效】:健脾,消食。
【主 治】:治食积胀满,不思饮食。
【性味归经】:①《别录》:"味苦,无毒。"②《品汇精要》: "味苦甘,性微温,无毒。"本草汇言: "入脾、胃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别 名】:檗米(《别录》)、粟檗(《本草衍义》)
【药用部位】:主产华北各地。
【拉丁名】:Setaria italica (L.) Beauv.
【炮制方法】:将粟谷入水中浸透,捞出置筐内,上盖稻草,每日洒水4~5次,保持湿润,至芽长 2~3毫米许,取出晒干。炒粟芽:取粟芽置锅内以文火炒至黄色为度。取出放凉。亦有炒至焦黄色者。
【考 证】:出自《本草纲目》 ①《本草衍义》:"檗米,此则粟檗也。今谷神散中用之,性又温于大麦檗。"②《纲目》:"《名医别录》止云檗米,不云粟作也。苏恭言凡谷皆可生者是矣。有粟、黍、谷、麦、豆诸?,皆水浸胀,候生芽暴干去须,取其中米,炒研面用,其功皆主消导。"
【生药材鉴定】:干燥粟芽呈小球形,径约1毫米。表面淡黄色,有外稃与内稃包围,多数均已裂开,露出长约 1~3毫米的初生根(芽),或无初生根。剥去壳即为果实,表面淡黄色,光滑,基部有黄褐色的胚,长约 1毫米,胚乳近白色。质坚,断面粉质。气无,味微甜。以黄色、有芽、颗粒匀整者为佳。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