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辞典
编号:164282
鮧鱼
http://www.100md.com 神农网
     【药 名】:鮧鱼

    【拼 音】:TIYU

    【来 源】:为鲇科动物鲇鱼的全体或肉。

    【功 效】:滋阴开胃,催乳利尿。

    【主 治】:治虚损不足,乳汁不多,水气浮肿,小便不利。

    【性味归经】:甘,温。①《别录》: "味甘,无毒。"②崔禹锡《食经》: "温。"③《医林纂要》, "甘咸,平,滑。"脾经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

    【用药忌宜】:《纲目》:"反荆芥。"

    【别 名】:鲇(《诗经》)、额白鱼(《尔雅》郭璞注)、要(崔禹锡《食经》)、鯷鱼(《食经》)、石鰋、潭虱(《医林纂要》)、鲶(《动物学大辞典》)、粘鱼(《吉林中草药》)

    【药用部位】:本动物的眼睛(鮧鱼目)、尾(鮧鱼属)、皮肤分泌的粘液(鮧鱼涎)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动植物资源分布】:生活于江河、湖泊和水库中, 秋后居于深水或污泥中越冬。 白天多栖于水草丛生的底层,喜夜出觅食,食物大都为小型鱼类。

    【拉丁名】:Parasilurus asotus(L.)

    【考 证】:出自《名医别录》; ①崔禹锡《食经》:"鲇鱼,貌似鳟而小,色白,皮中有白垢,大者一、二尺,小者七、八寸,无鳞,春生夏长,秋衰冬死。"②《蜀本草》: "《图经》云,鮧鱼有三种: 口腹俱大者名鱯;背青而口小者名鲇;口小,背黄,腹白者名鲇。三鱼并堪为臛,美而且补。"③《纲目》: "鲇乃无鳞之鱼,大首偃额,大口大腹,鮠身鳢尾,有齿有胃有须,生流水者色青白,生止水者色青黄,大者亦至三、四十斤,俱是大口大腹,并无口小看。凡食鲇、鮠,先割翅下,悬之则涎自流尽,不粘滑也。""鮧鱼肝治骨鲠。《圣济总录》: 栗子肉上皮半两,研末,乳香、鮧鱼肝各一分,同捣丸,梧子大,以绵裹一丸,吞下钓出。",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