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木类 > 樟木
编号:164313
樟木
http://www.100md.com 神农网
     【药 名】:樟木

    【拼 音】:ZHANGMU

    【英文名】:Camphorwood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樟科植物樟的木材。

    【功 效】:祛风湿,行气血,利关节。

    【主 治】:治心腹胀痛,脚气,痛风,疥癣,跌打损伤。

    【性味归经】:辛,温。①《本草拾遗》: “味辛,温,无毒。”②《本草再新》: “味苦,性温,无毒。”③《广西中药志》: “味辛,性温,有小毒。”《本草再新》: “入肝、脾、肺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煎水熏洗。
, 百拇医药
    【用药忌宜】:孕妇忌服。

    【药物配伍】:配秦艽:祛风除湿;配硫黄:解毒杀虫。

    【别 名】:樟树(《本草拾遗》)、香樟木(《药材资料汇编》)、吹风散(《广西中药志》)。樟(《本草拾遗》),又名:樟公(《花木考》)、香樟(《分类草药性》)、香蕊、樟脑树、芳樟、乌樟。

    【药用部位】:本植物的根(香樟根)、树皮(樟树皮)、树叶(樟树叶)、果实(樟树子)以及木树、枝、叶中提取的结晶(樟脑)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台湾、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药材盛产我国沿海一带,广西、江西、福建、台湾、湖南、湖北、四川、云南等地均有,以台湾产量最大。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通常在冬季砍取樟树树干,锯段,劈成小块后晒。
, 百拇医药
    【拉丁名】:Lignum Cinnamomi Camphorae 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

    【炮制方法】:洗净、阴干、密闭保存。

    【考 证】:出自《本草纲目拾遗》;①《品汇精要》:“樟,木高四、五丈,径大丈许。皮如柳而坚实,叶似梨厚大而面青碧,背丹如枫,枝干婆娑荫地,夏开白花,五出若梅,秋结子,至冬成实如榛,褐色而不堪啖,惟可作油燃灯而已。生福建福州府罗源深山谷及樟州府,或道傍郊野中亦有之。”②《纲目》:“樟,西南处处山谷有之。木高丈余,小叶似楠而尖长,背有黄赤茸毛,四时不雕,夏开细花,结小子。木大者数抱,肌腠细而错纵有纹,宜于雕刻,气甚芬烈。”

    【生药材鉴定】:为形状不规则的木块,外表呈赤棕色至暗棕色,横断面可见年轮,质地重而硬,有强烈的樟脑香气,尝之有清凉感。以块大、完整、香气浓郁看为佳。四川地区有以本品制成的船底板,经多年水浸腐朽,取出入药者,名“甲沉香”。
, 百拇医药
    【中药化学成分】:樟木含樟脑(Camphor)及芳香性挥发油(名樟油)。樟油减压分馏,可得白油20%(沸点160~165℃),中含 1,8-桉叶素(Cineole)25~30%、α-蒎烯(α-Pinene)、莰烯(l- Camphene)、柠檬烯(d-Limonene)等;赤油24%(沸点210~250℃), 中含黄樟醚(Safrole)、 α-松油醇(Ter-Pincol)、香荆芥酚(Carvacrol)、丁香油酚( Eugenol)等;蓝油 1%(沸点 250~300℃), 中含毕澄茄烯(Cadinene)、甜没药烯(Bisabolene)、α-樟脑烯(α- Camphorene)、AO(Azulene)。樟树的根中尚得新木姜子碱(Laurolitsine)和中心果碱 (Reticuline)。木材尚含C16~25正烷烃(C22~25烷烃为主)、C17~23异烷烃、 C16,20,22,24,26,28烷醇(其中C26烷醇约占50%)、β-谷甾醇、多元醇、酮醇等。树皮中尚检出丙酸、丁酸、戊酸、己酸、辛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硬脂酸、油酸等。 叶中尚含 C16~33的正烷烃。种子含脂肪油,其中饱和脂肪酸占93%;三饱和酸、二饱和酸、一饱和酸及三不饱和酸甘油酯的比例为80、17、1、2%。随季节不同,叶中含樟脑0.2~1.5%。叶中黄樟醚含量为0.04~0.05%,与季节无关。樟树变种 Cinnamomum camphora Nees et Ebermeyervar. Nominale Hayata 的叶含重挥发油0.83%,轻挥发油0.26%。重油中含黄樟醚80%,樟脑10%;轻油中含芳樟醇7O%,樟脑1%。云南樟 C、Glauduliferum Meissn 叶油中含茨烯、α-蒎烯、聚伞花素、芳樟醇、α-松油醇、樟脑、柠檬醛、癸醛、甲基庚烯酮、1,8-桉叶素及丁香油酚。毛叶樟 C. Molle H. W. Li的小品种之一香茅樟的鲜叶出油0.68~2%,叶油中樟脑约为50%,柠檬醛及甲基庚烯酮约为42%,另外尚含有 1,8-桉叶素、α-蒎烯、莰烯及 dl-柠檬烯。毛叶樟的另一小品种毛叶芳樟的叶油以含萜烯和1,8- 桉叶素为主。日本产樟树的叶和小枝产挥发油和樟脑约 1%,挥发油去樟脑后的余油约占 10%,中有α-衣蓝烯(α-Ylangene)约3%,β-榄香烯(β-Elemene)约8%,β-石竹烯(β- Caryo-phyllene)约35%,葎草烯(Humulene)约18%,芹子烯(Selinene)14%,橙花叔醇 (Nerolidol)1%。另有报道,樟油高沸点部分(沸点>215°)中的主要成分是α-衣蓝烯、α- 檀香萜烯(α-Santalene)、β-檀香萜烯和δ-毕澄茄烯(δ-Cadi-nene),含量都在10%以上;尚含γ-广藿香烯(γ-Patchou-lene)、 二氢白菖考烯(Calamenene)、 白菖考烯 (Cala-corene)、茄萜二烯-9, 11(Cadina-9,11-diene)、 1,6-二甲基-4-异丙基-7,8- 二氢萘、β-榄香烯、石竹烯、葎草烯等。从蓝油部分还分得倍半萜成分樟烯酮 (Campherenone)、樟烯醇(Campherenol)、枯苏醇(Kusunol)。 日本产樟树的枝叶存放几天后再蒸气蒸馏,可产挥发油1~1.3%,油中含醇类90%,主为芳樟醇(Linalool),樟脑2.1%。中国药材学:树干及根含挥发油3%-5%(根可达8%),油中主成分d-樟脑(d-camphor) 30%-55%,桉油精(cineole)14%-22%,黄樟醚(safrole)10%以下;树干含量随树龄厕增长,10年以下含脑量甚小,一般选生长30年以上的老树供提制樟脑用;树枝含挥油 0.8%-2%,油中含樟脑量较少,主成分黄樟醚、桉脑。叶含挥发油0.8%-1.8%,油中主成分为樟油精,生长10年左右树的叶含樟脑达1.321%,以秋、冬季含量最高。樟挥发油中尚含樟脑醇(campherenol)、樟脑酮(cam-pherenone)及d-α-蒎烯、莰烯(camphene)、水芹烯(phellandrene)、d-苧烯(d-limonene)、杜松烯(cadinene)、丁香酚、龙脑、奧(azulene)、乙醛、有机酯类,以及其他单萜类、倍半萜醇类等50余种化合物。根另含两种具有酚羟基的生物碱:牛心果碱(reticuline)及月桂山姜碱(laurolitsine)。工业上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再用分馏法从挥发油中提取樟脑(沸点204℃)、白樟油(馏程160-185℃)、红樟油含(馏程210-250℃)、蓝樟油(馏程220-300℃)等。红樟油含黄樟醚22.2%,芳樟醇9.2%,α-萜品醇(α-terpineol)7.8%,二戊烯4.2%, α-蒎烯2.8%,樟脑1.9%,1,8-桉油精(1,8-cineole)0.8%,以及倍半萜14.8%[其中含α-檀香烯(α-santal-ene)、葎草烯(humulene)]等;另含酚性物质,可能为丁香酚类化合物。,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