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辞典
编号:164392
螺蛳
http://www.100md.com 神农网
     【药 名】:螺蛳

    【拼 音】:LUOSI

    【来 源】:为田螺科动物方形环棱螺或其他同届动物的全体。

    【功 效】:清热,利水,明目。

    【主 治】:治黄疸,水肿,淋浊,消渴,痢疾,目赤弱障,痔疮,肿毒。

    【性味归经】:甘、寒。1、别录:味甘,无毒。本草拾遗:寒;本草汇言:味甘微苦、气寒、有毒《玉揪药解》: “入足太阳膀胱经。”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煎汤或捣汁饮。外用:捣敷。

    【用药忌宜】:①《本草汇言》:“胃中有冷饮,腹中有久泄不实,并有冷痕宿疯,或有久溃痈疮未敛,不宜食之。”②姚可成《食物本草》:“多食令人腹痛不消。”

    【别 名】:蜗篱(《别录》)、师螺(《本草拾遗》)、蜗赢(《纲目》)方形环梭螺,又名:方田螺

    【药用部位】:本动物的陈旧螺壳(自螺狮壳)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动植物资源分布】: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拉丁名】:Bellamya quadrata (Benson)

    【考 证】:出自《本草纲目》;《纲目》:“(螺狮)处处湖溪有之,江夏、汉酒尤多,大如指头,而壳厚干田螺,惟食泥水,春月,人采置锅中蒸之,其肉自出,酒烹糟煮食之。清明后,其中有虫,不堪用矣。”,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