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各地传统医学 > 中西医结合 > 信息3 > 正文
编号:172020
http://www.100md.com 2002年5月10日 医学空间
     一位60岁的老妪突发中风,右侧肢体偏瘫,情绪极度低落,不配合医生治疗,甚至拒绝进食和与人交流,转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科病房后,科主任孙远征教授耐心做老太太的思想工作,并为她设计了针灸、中药、心理等一整套综合疗法。结果1个月后,老人的病情有了明显缓解,不但抑郁症状消失,同时其肢体的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也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近10年来,中风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由此产生的精神障碍及心理问题亦日益增多,尤其是中风后抑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外研究表明,中风后抑郁约占脑卒中患者的30%~60%,是一种常见且持续时间较长的病理状态,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恢复。

    中风后抑郁的患者以情绪低落、悲观、厌世、烦躁、焦虑、缺乏主动性以及全身疲劳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病人常因抑郁、悲观、失望而对治病丧失信心,不愿和医务人员配合,甚至拒绝进食和治疗,影响疾病的康复。严重者可发生关节强直、褥疮等合并症。身体的诸多不适又可加重抑郁症状,形成恶性循环,使病情日趋恶化,最终导致康复治疗的失败。

    孙远征教授介绍说,中风后抑郁的发生与病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神经内分泌改变以及病人精神压力有关。随着现代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中风病灶的位置、面积与情绪行为的变化有关。病灶位于大脑左半球,靠颈部越近,面积越大,就越容易发生情绪行为的变化。这种中风后由神经病理改变造成的神经递质活动异常引起的情绪变化被称为“中风后抑郁症”。中风后抑郁的发病与年龄也有关,年龄越轻,症状就越重。中风后抑郁按发生时间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是在中风发生后的急性阶段(30天内)出现,神经病理学的改变在发病因素中起决定性的作用;继发性是在病后数月至2年内逐渐出现,这是在原有病理改变的基础上,由于功能减退、活动障碍、社会角色变化等所致的心理因素的作用。

    从传统中医理论来看,中风后抑郁属于祖国医学的情志病范畴,肝与情志关系非常密切。中风患者常因突如其来的生理功能障碍而难以承受打击,产生害怕和担心情绪,思虑过度。“思则气结”,所以忧思,郁怒最易伤肝。肝郁或横逆犯胃克脾,导致生化之源不足,或郁久伤血耗气,可致气血心脾俱虚,惊恐伤神则心失所养,忧思伤志则肾失所藏致心肾两亏。故中风后抑郁病位主要在肝,但与心、脾、肾各脏的气血和阴阳失调都有一定的关系。

    在此认识基础上,孙远征教授主张对中风后抑郁症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身心并治,并充分发挥传统医学的优势,对患者进行针灸、中药及心理治疗。他根据“益气活血,解郁通络”的原则,治疗以调肝为主,兼顾其它,自拟中药“中风解郁汤”,在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孙远征教授正承担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针刺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整体康复的对比研究”。

    通过研究发现,应用针刺不但可以改善中风患者的运动功能,而且可以调整他们的抑郁状态,促进其整体康复进程。若交替应用传统的“十三鬼穴”及头穴治疗,则临床疗效更佳。

    由于本病的发病与心理、社会应激等因素有关,故在药物及针灸治疗的同时,不可忽视心理和社会支持等措施。孙远征教授认为解除患者的心理障碍极为重要,首先应启发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还应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心理疏导,解除家属的焦虑不安、悲观失望、抱怨等情绪,以免刺激患者。适当的社会支持是必要的,但过度的支持将导致病人产生依赖,使在家庭中的病人恢复不如单独生活者。

    最后,孙远征教授指出,抑郁的发生是严重影响中风病人康复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发病率较高。若临床上仅重视躯体功能的治疗,而没有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常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影响中风患者的全面康复。而中风后长期的抑郁状态亦会对躯体产生直接的影响,导致中风再发,故对中风后抑郁症应积极干预和治疗。目前临床应用的抗抑郁药均具有难以避免的毒副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

    相比之下。针灸疗法具有安全、无毒、操作简单、疗效显著等优点,因而有着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中风(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