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高度重视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
专利对医药产业发展的影响
医药行业是典型的高技术产业,近20年来世界制药产业的飞速发展使其对专有技术越来越具有依赖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专利产品已成为制药巨头竞争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制药产业在20世纪获得了极大的成就。但最后20年制药技术的发展也出现许多新的难题,如:新的活性化合物的难寻,新药研制费用的急剧增长,新药生命周期的越来越短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国际制药企业,一方面更加注重技术的创新和新产品的开发,另一方面又希望加强专利技术和专有产品的市场保护,以获得更多的垄断利润。据统计资料显示,近几年,专利药品的销售额已超过全球药品销售总额的1/3,而研发费用在许多制药巨头的销售额中已占到15~20%,专利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已由原来的10~15年降为5~6年。
二是专利技术和专有产品已成为企业收购与兼并的重要因素。收购与兼并是医药行业企业超常规发展的主要途径,近20年来,国际上医药企业购并浪潮已经历了3次高潮,分别是1989~1990年、1994年~1996年、1999~2000年。从收购的目的分析,70年代购并的目的主要是市场,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主要是公司专利药物到期的压力以及为了进入生物技术领域,而最近的2次高潮主要是为了加强R&D实力、扩大治疗领域以维持自身在行业中的地位。如葛兰素兼并威康就是因为其专利产品——雷尼替丁的专利到期,1994~1996年的购并高潮主要是为了进入生物技术领域,1999~2000年发生的针对许多中小企业的购并和合作主要在新的输送系统和基因组。
, http://www.100md.com
三是专利技术和专有产品成为中小企业生存的惟一资本。生物技术的日新月异和许多其它新技术的突破,使医药行业近几年出现许多新热点,并成为许多中小型制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要途径,如美国著名的安近公司,就得益于EPO的开发成功。
我国医药行业专利技术的保护现状
由于新药的研制费用太大,我国的医药企业无论从财力还是能力方面讲,都难以独自开发出具有专利权的新药。目前我国约98%的化学药品都是仿制的,被世界公认的具有自我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几乎是空白,而长期走仿制道路的我国制药工业自我创新能力又非常低,因此,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制药工业将面临知识产权的压力。
从目前的现状看,我国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的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从我国企业申请的专利数可以看出。据国家专利局数据显示,我国自1985年专利法实施以来,国家专利局共受理发明专利申请28万多件,其中国内占46%,国外占54%;在国内申请中企业占17%,而在国外申请中,企业比例达93%。如果简单换算,就可以发现,国外与国内企业申请专利的比例是6.4:1。除了数量上的优势,在质量上也占有优势,在许多高技术领域,外国申请占据了垄断地位,西药和生物工程技术方面的比例都在65%以上。
, 百拇医药
另一方面,我国大量专利技术由于缴费不足、过期、方式不对以及不知道如何缴费等原因,不得不被迫放弃,1991~1993年我国专利受理量是2.46、3.15和6.2万件,而同期放弃专利权的数量为1.7、2.33和3.48万件。
中药专利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1995年与美国签署知识产权保护备忘录的时候,没有涉及中药,而在国内也没有用法律的形式将中药进行保护,只有行政法规,如中药保护品种。因此我国在中医药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非常突出,2001年与诺华关于金龙胶囊的风波就是这一问题的体现。
随着国际天然药物研究热潮的掀起,天然药物和洋中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在植物药、中成药的制剂技术方面,许多国家已远远超过我国,我国在中药领域的诸多优势正逐步丧失。而另一方面,随着中医药贸易的扩大,中药相关领域的知识产权纠纷已在方方面面展现出来。中医药知识产权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行政保护、边境保护等多方面。内容也很丰富,如中药材、饮片、处方、提取物、制剂、制药工程、相关产品、文献及信息资源等。对于企业来说,与药品贸易相关的专利、商标、品种资源和商业秘密是最关键的。
, http://www.100md.com
中外合资与合作成陷阱
这个问题以前主要体现在生物技术领域。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源头,绝大部分来源于美国。而且美国的这个源头也非正本清源,而是部分华人学者或中国留学生采用非正常途径获得的相关菌株与技术,因而存在较大的风险性。如资料不完善,技术存在缺陷,存在知识产权问题等。但近几年随着国际关于中医药研究的升温,国外研究机构非常看重我国比较成熟的方剂和民间经验方,并委托国内机构与个人进行
大规模的收集。而国内大部分企业、民间机构和科研机构在研究经费和研究手段方面依然比较匮乏,因此希望通过合资或合作的方式开展研究。但在研究中相继出现许多知识产权流失的现象,从近10年发生的许多案例看,我方往往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上面所涉及的金龙胶囊只是众多案例中的一个。
商标与产品被抢注
, 百拇医药
由于我国中医药企业长期处于比较封闭状态,在国际贸易中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够,因此存在商标与产品被国外抢注的现象。药品的商标,尤其是中药的商标往往具有很强的商业价值,如同仁堂300多年的品牌在海内外就具有很高的声誉。但就是这样一个全球中医药金字招牌,在日本的商标拥有者却不是我国的同仁堂。
与品牌相关的另一个领域就是我国“道地药材”被假冒。中医药非常讲究道地药材,但随着中药工业化的扩大和野生资源的枯竭,人们开始大规模种植中药材,但由于道地药材的良好声誉和价格,许多非道地药材被商家假冒成道地药材,从而造成使用者以及中医药产业的损失。
随着全球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我国中医药传统品牌的地位会日益突出,因此加快传统品牌在海外地区的保护是一项非常前瞻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值得企业重视。
中药与中药材被乱用成为国际贸易障碍
, http://www.100md.com
是药三分毒,这是几千年实践的结果,但这几千年的古训却在在全球天然药物的热潮中被践踏,许多中药和中药材被当作补充食品或功能食品在西方应用。而国内急功近利的投资者也似乎找到了振兴中医药产业的捷径,大力鼓吹以植物提取物出口欧美,并希望以此为跳板挤身西方主流药物市场。
但没有理论指导和合理配伍的单一植物提取物应用注定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取的。日本的小柴胡汤的昙花一现,轰动国内外的马兜铃酸事件就是很好的例证。本来马兜铃酸在中医药中的应用就受到严格的限制,也属于有毒中药类,但在西方却被广泛用来减肥,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国内没有权威学者出来制止。最后酿成西方及东南亚部止叶晕夜?2种含马兜铃酸药材的贸易禁运,并使得我国中药材提取物2001年出口大幅下滑,出口金额下降24.37%。比例之大令人震惊,而且其长远影响还难以估量。
因此,加快中药材的标准化工作,利用标准化成果对中药材的应用与适应病症予以专利保护才是中医药产业走向世界的基础,也是中医药国际贸易必须解决的问题。
中医药贸易逆差自1999年下半年以来,已经是连续3年了,而且逆差数额还在逐年增加,因此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与贸易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必须引起国内企业、科研机构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如果重视不够,那么我国中医药产业重蹈化学制药的老路不是不可能,如果解决好了,知识产权将成为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利器,最终实现中医药产业走向世界的目标。, http://www.100md.com(张仕元)
医药行业是典型的高技术产业,近20年来世界制药产业的飞速发展使其对专有技术越来越具有依赖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专利产品已成为制药巨头竞争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制药产业在20世纪获得了极大的成就。但最后20年制药技术的发展也出现许多新的难题,如:新的活性化合物的难寻,新药研制费用的急剧增长,新药生命周期的越来越短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国际制药企业,一方面更加注重技术的创新和新产品的开发,另一方面又希望加强专利技术和专有产品的市场保护,以获得更多的垄断利润。据统计资料显示,近几年,专利药品的销售额已超过全球药品销售总额的1/3,而研发费用在许多制药巨头的销售额中已占到15~20%,专利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已由原来的10~15年降为5~6年。
二是专利技术和专有产品已成为企业收购与兼并的重要因素。收购与兼并是医药行业企业超常规发展的主要途径,近20年来,国际上医药企业购并浪潮已经历了3次高潮,分别是1989~1990年、1994年~1996年、1999~2000年。从收购的目的分析,70年代购并的目的主要是市场,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主要是公司专利药物到期的压力以及为了进入生物技术领域,而最近的2次高潮主要是为了加强R&D实力、扩大治疗领域以维持自身在行业中的地位。如葛兰素兼并威康就是因为其专利产品——雷尼替丁的专利到期,1994~1996年的购并高潮主要是为了进入生物技术领域,1999~2000年发生的针对许多中小企业的购并和合作主要在新的输送系统和基因组。
, http://www.100md.com
三是专利技术和专有产品成为中小企业生存的惟一资本。生物技术的日新月异和许多其它新技术的突破,使医药行业近几年出现许多新热点,并成为许多中小型制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要途径,如美国著名的安近公司,就得益于EPO的开发成功。
我国医药行业专利技术的保护现状
由于新药的研制费用太大,我国的医药企业无论从财力还是能力方面讲,都难以独自开发出具有专利权的新药。目前我国约98%的化学药品都是仿制的,被世界公认的具有自我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几乎是空白,而长期走仿制道路的我国制药工业自我创新能力又非常低,因此,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制药工业将面临知识产权的压力。
从目前的现状看,我国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的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从我国企业申请的专利数可以看出。据国家专利局数据显示,我国自1985年专利法实施以来,国家专利局共受理发明专利申请28万多件,其中国内占46%,国外占54%;在国内申请中企业占17%,而在国外申请中,企业比例达93%。如果简单换算,就可以发现,国外与国内企业申请专利的比例是6.4:1。除了数量上的优势,在质量上也占有优势,在许多高技术领域,外国申请占据了垄断地位,西药和生物工程技术方面的比例都在65%以上。
, 百拇医药
另一方面,我国大量专利技术由于缴费不足、过期、方式不对以及不知道如何缴费等原因,不得不被迫放弃,1991~1993年我国专利受理量是2.46、3.15和6.2万件,而同期放弃专利权的数量为1.7、2.33和3.48万件。
中药专利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1995年与美国签署知识产权保护备忘录的时候,没有涉及中药,而在国内也没有用法律的形式将中药进行保护,只有行政法规,如中药保护品种。因此我国在中医药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非常突出,2001年与诺华关于金龙胶囊的风波就是这一问题的体现。
随着国际天然药物研究热潮的掀起,天然药物和洋中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在植物药、中成药的制剂技术方面,许多国家已远远超过我国,我国在中药领域的诸多优势正逐步丧失。而另一方面,随着中医药贸易的扩大,中药相关领域的知识产权纠纷已在方方面面展现出来。中医药知识产权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行政保护、边境保护等多方面。内容也很丰富,如中药材、饮片、处方、提取物、制剂、制药工程、相关产品、文献及信息资源等。对于企业来说,与药品贸易相关的专利、商标、品种资源和商业秘密是最关键的。
, http://www.100md.com
中外合资与合作成陷阱
这个问题以前主要体现在生物技术领域。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源头,绝大部分来源于美国。而且美国的这个源头也非正本清源,而是部分华人学者或中国留学生采用非正常途径获得的相关菌株与技术,因而存在较大的风险性。如资料不完善,技术存在缺陷,存在知识产权问题等。但近几年随着国际关于中医药研究的升温,国外研究机构非常看重我国比较成熟的方剂和民间经验方,并委托国内机构与个人进行
大规模的收集。而国内大部分企业、民间机构和科研机构在研究经费和研究手段方面依然比较匮乏,因此希望通过合资或合作的方式开展研究。但在研究中相继出现许多知识产权流失的现象,从近10年发生的许多案例看,我方往往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上面所涉及的金龙胶囊只是众多案例中的一个。
商标与产品被抢注
, 百拇医药
由于我国中医药企业长期处于比较封闭状态,在国际贸易中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够,因此存在商标与产品被国外抢注的现象。药品的商标,尤其是中药的商标往往具有很强的商业价值,如同仁堂300多年的品牌在海内外就具有很高的声誉。但就是这样一个全球中医药金字招牌,在日本的商标拥有者却不是我国的同仁堂。
与品牌相关的另一个领域就是我国“道地药材”被假冒。中医药非常讲究道地药材,但随着中药工业化的扩大和野生资源的枯竭,人们开始大规模种植中药材,但由于道地药材的良好声誉和价格,许多非道地药材被商家假冒成道地药材,从而造成使用者以及中医药产业的损失。
随着全球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我国中医药传统品牌的地位会日益突出,因此加快传统品牌在海外地区的保护是一项非常前瞻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值得企业重视。
中药与中药材被乱用成为国际贸易障碍
, http://www.100md.com
是药三分毒,这是几千年实践的结果,但这几千年的古训却在在全球天然药物的热潮中被践踏,许多中药和中药材被当作补充食品或功能食品在西方应用。而国内急功近利的投资者也似乎找到了振兴中医药产业的捷径,大力鼓吹以植物提取物出口欧美,并希望以此为跳板挤身西方主流药物市场。
但没有理论指导和合理配伍的单一植物提取物应用注定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取的。日本的小柴胡汤的昙花一现,轰动国内外的马兜铃酸事件就是很好的例证。本来马兜铃酸在中医药中的应用就受到严格的限制,也属于有毒中药类,但在西方却被广泛用来减肥,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国内没有权威学者出来制止。最后酿成西方及东南亚部止叶晕夜?2种含马兜铃酸药材的贸易禁运,并使得我国中药材提取物2001年出口大幅下滑,出口金额下降24.37%。比例之大令人震惊,而且其长远影响还难以估量。
因此,加快中药材的标准化工作,利用标准化成果对中药材的应用与适应病症予以专利保护才是中医药产业走向世界的基础,也是中医药国际贸易必须解决的问题。
中医药贸易逆差自1999年下半年以来,已经是连续3年了,而且逆差数额还在逐年增加,因此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与贸易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必须引起国内企业、科研机构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如果重视不够,那么我国中医药产业重蹈化学制药的老路不是不可能,如果解决好了,知识产权将成为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利器,最终实现中医药产业走向世界的目标。, http://www.100md.com(张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