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中的信息标准
在我国的众多医院里,绝大部分信息仍然通过纸介质和手工来传播。这就使得众多先进的医疗设备成为彼此隔离的信息孤岛。
——2001年6月,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麻醉系统顺利完成了与其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的无缝集成,开始试运行。9月底,系统正式投入使用。“过去,我们在选择麻醉方式和麻醉用药之前,必须从病人的一沓纸病历中翻出相关检验结果、病史记录等,同时还要忙着询问病人的费用承担能力。现在,麻醉系统可以从HIS系统中直接调出所有相关资料,麻醉记录和收费单等也可以通过内部网传到有关科室和财务处……。”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麻醉科医生这样描述他们在集成系统中的例行工作。
——过去医院使用的医疗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流一直被忽视。但是传统的流程和先进的医疗设备之间的巨大落差,已经制约了医院的全面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1987年开始,美国国家标准局(ANSI)授权的标准开发机构Health Level Seven Inc.(HL7组织),开发了一个专门用于医疗卫生机构及医用仪器、设备数据信息传输的标准HL7。1994年,HL7被正式纳为美国国家标准。到目前为止,HL7的影响力已经扩及到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芬兰、德国、日本、荷兰、新西兰、英国、印度、南非、韩国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在2000年1月以HL7中国协作中心(HL7 CHINA)的名义成为其国际会员。
, 百拇医药
——对于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这次尝试,相关的实施人员这样评价——“是国内首次利用HL7的集成”。据说,该医院的HIS系统在当初接口设计时参考的就是国外比较主流的HL7,而这次他们购买的也是飞利浦公司基于HL7的麻醉系统。相近的接口标准为系统成功集成创造了条件。
信息的充分共享让人们对医疗的未来遐想无限
——多种异构医疗信息系统间需要快捷集成,这是产生HL7的根本需求。美国的医院,特别是大医院的信息系统,往往是由多家产品逐步构建而成。不同时期、不同技术水平的系统彼此结构差异很大,系统互联绝非易事。最初的应对之策就是开发专用接口。随着应用系统的增加,不同系统间出现了网状互联态势。这时,系统间的一对一接口已不能实现高效数据交换,统一的输出标准成为用户对系统越来越迫切的需求。这种需求催生了研发标准的HL7组织,推出了内容不断完善的HL7标准。2000年底颁布的Version2.4是目前的最新版。
, 百拇医药
——基于国际标准组织(ISO)开放式系统架构(OSI)应用层制定的HL7,适用多种操作系统和硬件环境,可用于多应用系统间的文件和数据交换,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健康信息表示规则、健康信息指标项分类代码体系、健康信息交换协议。
——其中,第一项内容相对独立,是病人病案或普通人健康档案的电子化表述规则;基于该规则建立的电子化病案系统易于存储、检索、调用和进行数据挖掘。分类代码体系规定了病人临床医疗信息的标志代码,便于机器识别,使交换成为可能。通过广播式传输HL7 消息(HL7 Message),健康信息交换协议最终实现数据交换。HL7消息是信息的载体,一条消息分成几段,在固定字段上分别记载不同的信息,系统根据字段信息自动识取病人相关资料。
——HL7 Engine和HL7 Ready是医疗信息系统标准化的两种途径。前者是通用的中间件,适用于旧有的、不基于HL7标准的医疗信息系统。它输出的内容符合HL7格式,便于系统进行数据识别和交换,而相关信息的输入,则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借助手工完成。HL7 Ready是指系统的开发基于HL7标准,系统直接输出标准的内容。在HL7已经普及的国家,只有HL7 Ready的医疗信息产品才有市场。
, 百拇医药
——在一个集成系统中,住院病人的基本信息被输入后,系统在病人经历各种治疗的过程中,会自动拾取相关信息,丰富病历。在国外比较先进的医院里,医疗设备诸如X光机、生化仪和核磁共振等,都可以与HIS系统相联,相关检验结果直接加入病人电子病历中,需要查阅时,可以随时调出。对于那些危重的病人,他的各种信息可以通过各种医疗设备实时收集,并反映在主管医生的工作站屏幕上,便于对病人的情况及时监控。
——HL7的应用,不仅使医院内部不同系统的沟通大大简化,各医院之间以及医院与其他机构的联系也因此而便利。医院之间经常发生的联系就是转诊。在传统方式下,病人转诊时病历只能是借出或复印,手续烦琐,携带不便。如果医院之间系统互联,医生就可能从网上直接调取病人的病历。
——同时,技术的可行性,也促进了社区医疗联盟、特色医疗以及面向地区或全国的病历委托中心等一系列医疗服务的发展。社区医疗联盟的出发点是面向社区居民,实行有病治疗、无病保健。联盟主要由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社区站)和专科医院以及综合医院组成。遇到社区站医治不了的病,患者可以根据社区站全科医生的建议,转到指定的医院进行治疗,完成治疗后可以再转回社区站做康复。基于这样的联盟,可以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杜绝不必要的诊治浪费。显然,联盟内部和联盟与相关机构间信息系统的有效沟通是保证其良好运作的必要条件。
, http://www.100md.com
——北京市方庄第一医院是我国的第一家社区医院,目前它跟友谊医院签订双向转诊协议,结成联盟。但据记者了解,他们的转诊效果不佳。究其原因,除去病历转移的烦琐,病人的合同医院限制也是阻碍之一。而合同医院的圈定,跟信息难沟通、费用难结算也不无关系。
——系统间的便利互联也为特色医疗服务打开了方便之门。在美国有专门提供医学影像诊断服务的机构,里面聚集了一些诊断影像片子的专家。医院或诊所中遇到不能诊断或诊断不清的片子,都可以通过网络传输到这个中心里,经这里的专家诊断后,把结果再发回去。服务按片子份数收费。整个数据交换遵循HL7文本标准和DICOM影像标准(据说,在HL7 Version 3.0里将融合DICOM)。
——所以,基于系统互联的思路,已经有专家提出,可以根据各医院的优势,发展特色专科,实现功能互补。
——病历委托中心是近期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尝试建立的机构。电子病历管理,不仅涉及到存储、检索和调用,还牵涉到数据更新维护以及系统安全等复杂问题。对于像医院这样以医疗为核心的机构,如果能把这部分管理外包出去,无疑会减掉不少工作量。再者,集中托管病历也为病历共享创造了条件,增大了病人转诊时选择医院的任意性。医生可以根据一定的授权直接从网上下载病历。
, 百拇医药
——据悉,我国台湾地区“卫生署”第二代医疗信息网计划(HIN2.0)就确定建立包括台北数家大医院在内的电子病历信托中心(EMRTC),被覆盖的医院将不再自己保管病案,统一由信托中心代管。信托中心与各家医院的医疗信息管理系统(HIS/RIS)和医疗影像系统(PACS)实时沟通,保证。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1年8月,全美国约有80%的医疗机构和90%的医用仪器、设备制造商采用HL7标准。但在国内,由于数据交换标准没有建立起来,医疗设备与HIS系统连接必须开发专用接口,或者干脆手工操作。日前,记者在某大医院做血常规检查时,看到医院还在进行这样的操作:医生先把所采的血样置入生化仪进行检验,再记下仪器上的显示结果,然后到旁边计算机上手工输入相关数据,经过一系列界面操作,打印检验结果。先进医疗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竟还要靠人工来完成,效果和效率都大打折扣。
——目前,以北京大学医院管理教研室主任周子君为首的HL7 CHINA正在着手进行标准推广和汉化工作。2001年10月,他们在北京召开了首次年会。据熟悉HL7的人士介绍,融合西方流程习惯的HL7也不能拿来即用,本地化的工作不可缺少。
, 百拇医药
——迄今,HL7在国内应用还很少,按照业内相关人士的说法,这种情况与国内医疗信息化管理方法及管理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国内医疗信息化管理起步较晚,囊括医院各管理模块的“大而全”或“小而全”的综合型HIS产品还是市场的主流。一家医院一般只用一个HIS厂商的产品,基于同一个数据库操作,不存在异构系统相联的需求。偶尔更换个别模块,也是求助于同一家厂商或实行定制。所以,在这种应用背景下,像专注于实验室系统、手术室系统等专门软件的提供商很难立足。但是,随着医院各部门应用的深化,专业化细分是大势所趋。
——HL7的应用,不仅使医院内部不同系统的沟通大大简化,各医院之间以及医院与其他机构的联系也因此而便利
——再者,多数医院信息系统目前尚停留在管理信息系统阶段。按照北京协和医院信息中心李包罗教授的划分,这只是信息化的第一阶段。李包罗认为,随后的发展将进入临床信息系统和区域医疗信息系统阶段,后者在美国刚有雏形,目标是在一定区域内完成被服务对象医疗保健全部信息的共享。因此,接踵而来的系统集成工作会越来越多。
, 百拇医药
——而且,根据国务院体改办等相关部委起草的《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家将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合理分工的医疗服务体系;转变公立医疗机构运行体制,实行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凡社会能有效提供的后勤保障,都应逐步交由社会去办,也可通过医院联合,组建社会化的后勤服务集团。因此,医院之间的联系以及医院与第三产业的联系也将逐步建立。
——还有,目前医疗保险机构与医院之间的数据交换问题也亟待解决。在国内,医疗保险中心系统与HIS的数据接口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由于政策和技术的原因,现行标准的变更时有发生。标准一变,接口就要随之而变。改变接口,必须动用HIS源代码,必须进行系统测试,工作繁重,苦不堪言。解放军总医院计算机室副主任薛万国对此深有感触。据他介绍,2001年岁末,他们负责医疗保险接口系统的工程师们又一次对HIS与医保中心信息系统的数据接口进行了改造。“那至少是第二次对接口大动手术了”。所幸的是,解放军总医院的HIS系统是自己开发的,因此,标准改变还可以及时响应,而那些依靠厂商的医院则更加痛苦。厂商很少有精力去跟从不断变化的标准,因此,这类医院最后只能用医保提供的单机版软件,将医疗保险所需信息手工输入。
——目前国内保险公司的商业医疗保险费用没有像国外那样直接与医院进行结算,数据交换难以进行,也是瓶颈之一。
来源:IT经理世界, 百拇医药
——2001年6月,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麻醉系统顺利完成了与其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的无缝集成,开始试运行。9月底,系统正式投入使用。“过去,我们在选择麻醉方式和麻醉用药之前,必须从病人的一沓纸病历中翻出相关检验结果、病史记录等,同时还要忙着询问病人的费用承担能力。现在,麻醉系统可以从HIS系统中直接调出所有相关资料,麻醉记录和收费单等也可以通过内部网传到有关科室和财务处……。”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麻醉科医生这样描述他们在集成系统中的例行工作。
——过去医院使用的医疗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流一直被忽视。但是传统的流程和先进的医疗设备之间的巨大落差,已经制约了医院的全面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1987年开始,美国国家标准局(ANSI)授权的标准开发机构Health Level Seven Inc.(HL7组织),开发了一个专门用于医疗卫生机构及医用仪器、设备数据信息传输的标准HL7。1994年,HL7被正式纳为美国国家标准。到目前为止,HL7的影响力已经扩及到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芬兰、德国、日本、荷兰、新西兰、英国、印度、南非、韩国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在2000年1月以HL7中国协作中心(HL7 CHINA)的名义成为其国际会员。
, 百拇医药
——对于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这次尝试,相关的实施人员这样评价——“是国内首次利用HL7的集成”。据说,该医院的HIS系统在当初接口设计时参考的就是国外比较主流的HL7,而这次他们购买的也是飞利浦公司基于HL7的麻醉系统。相近的接口标准为系统成功集成创造了条件。
信息的充分共享让人们对医疗的未来遐想无限
——多种异构医疗信息系统间需要快捷集成,这是产生HL7的根本需求。美国的医院,特别是大医院的信息系统,往往是由多家产品逐步构建而成。不同时期、不同技术水平的系统彼此结构差异很大,系统互联绝非易事。最初的应对之策就是开发专用接口。随着应用系统的增加,不同系统间出现了网状互联态势。这时,系统间的一对一接口已不能实现高效数据交换,统一的输出标准成为用户对系统越来越迫切的需求。这种需求催生了研发标准的HL7组织,推出了内容不断完善的HL7标准。2000年底颁布的Version2.4是目前的最新版。
, 百拇医药
——基于国际标准组织(ISO)开放式系统架构(OSI)应用层制定的HL7,适用多种操作系统和硬件环境,可用于多应用系统间的文件和数据交换,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健康信息表示规则、健康信息指标项分类代码体系、健康信息交换协议。
——其中,第一项内容相对独立,是病人病案或普通人健康档案的电子化表述规则;基于该规则建立的电子化病案系统易于存储、检索、调用和进行数据挖掘。分类代码体系规定了病人临床医疗信息的标志代码,便于机器识别,使交换成为可能。通过广播式传输HL7 消息(HL7 Message),健康信息交换协议最终实现数据交换。HL7消息是信息的载体,一条消息分成几段,在固定字段上分别记载不同的信息,系统根据字段信息自动识取病人相关资料。
——HL7 Engine和HL7 Ready是医疗信息系统标准化的两种途径。前者是通用的中间件,适用于旧有的、不基于HL7标准的医疗信息系统。它输出的内容符合HL7格式,便于系统进行数据识别和交换,而相关信息的输入,则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借助手工完成。HL7 Ready是指系统的开发基于HL7标准,系统直接输出标准的内容。在HL7已经普及的国家,只有HL7 Ready的医疗信息产品才有市场。
, 百拇医药
——在一个集成系统中,住院病人的基本信息被输入后,系统在病人经历各种治疗的过程中,会自动拾取相关信息,丰富病历。在国外比较先进的医院里,医疗设备诸如X光机、生化仪和核磁共振等,都可以与HIS系统相联,相关检验结果直接加入病人电子病历中,需要查阅时,可以随时调出。对于那些危重的病人,他的各种信息可以通过各种医疗设备实时收集,并反映在主管医生的工作站屏幕上,便于对病人的情况及时监控。
——HL7的应用,不仅使医院内部不同系统的沟通大大简化,各医院之间以及医院与其他机构的联系也因此而便利。医院之间经常发生的联系就是转诊。在传统方式下,病人转诊时病历只能是借出或复印,手续烦琐,携带不便。如果医院之间系统互联,医生就可能从网上直接调取病人的病历。
——同时,技术的可行性,也促进了社区医疗联盟、特色医疗以及面向地区或全国的病历委托中心等一系列医疗服务的发展。社区医疗联盟的出发点是面向社区居民,实行有病治疗、无病保健。联盟主要由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社区站)和专科医院以及综合医院组成。遇到社区站医治不了的病,患者可以根据社区站全科医生的建议,转到指定的医院进行治疗,完成治疗后可以再转回社区站做康复。基于这样的联盟,可以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杜绝不必要的诊治浪费。显然,联盟内部和联盟与相关机构间信息系统的有效沟通是保证其良好运作的必要条件。
, http://www.100md.com
——北京市方庄第一医院是我国的第一家社区医院,目前它跟友谊医院签订双向转诊协议,结成联盟。但据记者了解,他们的转诊效果不佳。究其原因,除去病历转移的烦琐,病人的合同医院限制也是阻碍之一。而合同医院的圈定,跟信息难沟通、费用难结算也不无关系。
——系统间的便利互联也为特色医疗服务打开了方便之门。在美国有专门提供医学影像诊断服务的机构,里面聚集了一些诊断影像片子的专家。医院或诊所中遇到不能诊断或诊断不清的片子,都可以通过网络传输到这个中心里,经这里的专家诊断后,把结果再发回去。服务按片子份数收费。整个数据交换遵循HL7文本标准和DICOM影像标准(据说,在HL7 Version 3.0里将融合DICOM)。
——所以,基于系统互联的思路,已经有专家提出,可以根据各医院的优势,发展特色专科,实现功能互补。
——病历委托中心是近期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尝试建立的机构。电子病历管理,不仅涉及到存储、检索和调用,还牵涉到数据更新维护以及系统安全等复杂问题。对于像医院这样以医疗为核心的机构,如果能把这部分管理外包出去,无疑会减掉不少工作量。再者,集中托管病历也为病历共享创造了条件,增大了病人转诊时选择医院的任意性。医生可以根据一定的授权直接从网上下载病历。
, 百拇医药
——据悉,我国台湾地区“卫生署”第二代医疗信息网计划(HIN2.0)就确定建立包括台北数家大医院在内的电子病历信托中心(EMRTC),被覆盖的医院将不再自己保管病案,统一由信托中心代管。信托中心与各家医院的医疗信息管理系统(HIS/RIS)和医疗影像系统(PACS)实时沟通,保证。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1年8月,全美国约有80%的医疗机构和90%的医用仪器、设备制造商采用HL7标准。但在国内,由于数据交换标准没有建立起来,医疗设备与HIS系统连接必须开发专用接口,或者干脆手工操作。日前,记者在某大医院做血常规检查时,看到医院还在进行这样的操作:医生先把所采的血样置入生化仪进行检验,再记下仪器上的显示结果,然后到旁边计算机上手工输入相关数据,经过一系列界面操作,打印检验结果。先进医疗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竟还要靠人工来完成,效果和效率都大打折扣。
——目前,以北京大学医院管理教研室主任周子君为首的HL7 CHINA正在着手进行标准推广和汉化工作。2001年10月,他们在北京召开了首次年会。据熟悉HL7的人士介绍,融合西方流程习惯的HL7也不能拿来即用,本地化的工作不可缺少。
, 百拇医药
——迄今,HL7在国内应用还很少,按照业内相关人士的说法,这种情况与国内医疗信息化管理方法及管理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国内医疗信息化管理起步较晚,囊括医院各管理模块的“大而全”或“小而全”的综合型HIS产品还是市场的主流。一家医院一般只用一个HIS厂商的产品,基于同一个数据库操作,不存在异构系统相联的需求。偶尔更换个别模块,也是求助于同一家厂商或实行定制。所以,在这种应用背景下,像专注于实验室系统、手术室系统等专门软件的提供商很难立足。但是,随着医院各部门应用的深化,专业化细分是大势所趋。
——HL7的应用,不仅使医院内部不同系统的沟通大大简化,各医院之间以及医院与其他机构的联系也因此而便利
——再者,多数医院信息系统目前尚停留在管理信息系统阶段。按照北京协和医院信息中心李包罗教授的划分,这只是信息化的第一阶段。李包罗认为,随后的发展将进入临床信息系统和区域医疗信息系统阶段,后者在美国刚有雏形,目标是在一定区域内完成被服务对象医疗保健全部信息的共享。因此,接踵而来的系统集成工作会越来越多。
, 百拇医药
——而且,根据国务院体改办等相关部委起草的《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家将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合理分工的医疗服务体系;转变公立医疗机构运行体制,实行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凡社会能有效提供的后勤保障,都应逐步交由社会去办,也可通过医院联合,组建社会化的后勤服务集团。因此,医院之间的联系以及医院与第三产业的联系也将逐步建立。
——还有,目前医疗保险机构与医院之间的数据交换问题也亟待解决。在国内,医疗保险中心系统与HIS的数据接口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由于政策和技术的原因,现行标准的变更时有发生。标准一变,接口就要随之而变。改变接口,必须动用HIS源代码,必须进行系统测试,工作繁重,苦不堪言。解放军总医院计算机室副主任薛万国对此深有感触。据他介绍,2001年岁末,他们负责医疗保险接口系统的工程师们又一次对HIS与医保中心信息系统的数据接口进行了改造。“那至少是第二次对接口大动手术了”。所幸的是,解放军总医院的HIS系统是自己开发的,因此,标准改变还可以及时响应,而那些依靠厂商的医院则更加痛苦。厂商很少有精力去跟从不断变化的标准,因此,这类医院最后只能用医保提供的单机版软件,将医疗保险所需信息手工输入。
——目前国内保险公司的商业医疗保险费用没有像国外那样直接与医院进行结算,数据交换难以进行,也是瓶颈之一。
来源:IT经理世界,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