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信息
编号:185256
伤寒的中医治疗1
http://www.100md.com 2002年7月16日 网易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持续菌血症,网状内皮系统受累,远端回肠微小脓肿及溃疡形成为基本病理特征。典型临床表现包括持续高热、腹痛、便秘或腹泻、肝脾肿大、白细胞低下。部分病人有玫瑰疹及缓脉。伤寒病人及带菌者都是传染源,病源随粪、尿、呕吐物等排出体外,直接或间接污染水或食物,引起疾病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为多。病后常可获得持久免疫力。本病属中医温病学中“湿温”的范畴。

    病原体:

    伤寒杆菌属于肠道杆菌沙门氏菌属,不形成芽胞,无荚膜,有鞭毛,革兰区染色阴性。在普通培养基上即能生长,加入胆汁后生长更好。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力较强,能耐低温,对热抵抗力不强,60℃、15分钟即可杀死。对一般化学药品敏感,5%石炭酸5分钟可杀灭。伤寒杆菌具有复杂的抗原构造,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这三种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应用已知的O抗原和各型H抗原,测定患者血清中的相应抗体。

    现代医学病理:

    伤寒杆菌随污染食物进入消化道后,在小肠繁殖增生。细菌穿透肠粘膜上皮细胞到达肠壁固有层,迅速为区域淋巴组织的巨噬细胞吞噬并在胞浆内继续繁殖。部分病菌可逸出局部淋巴组织,通过淋巴液进入血循环,此为原发菌血症(一般在摄入病菌后24-72小时即可发生)。由于迅速被肝、脾、骨髓、淋巴结等的网状内皮细胞清除,故为时短暂,多无任何症状,属潜伏期。

    伤寒杆菌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后继续增殖,并随淋巴、单核细胞散布至全身。病菌再次进入血液,此时相当于病程第1周。患者处于持续菌血症状态,血培养阳性率可达80%。细菌在胆囊内大量增殖,不断随胆汁排至肠道。病菌长期在胆囊存在,可使病人成为慢性带菌者,且常伴有慢性胆囊炎,为伤寒的重要传染源。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部分则经肠粘膜再次侵入肠壁组织发生坏死和溃疡。

    伤寒的特征病理变化为大单核细胞的浸润和高度增生,形成伤寒结节。从结节中央血管开始逐渐阻塞,导致该处坏死和溃疡形成。病变处血管损伤可引起肠道出血。肠道病变一般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偶可穿透肌层和浆膜层而导致穿孔,常见于病程第3周。肝脾肿大,肝脏有灶性坏死使肝细胞混浊肿胀,有伤寒结节。脾脏有网状内皮细胞增生。严重者心肾有中毒变性。

    中医病机分析:

    湿温病邪由口鼻而入,主要蕴结脾胃而造成病损。本病初起以湿邪阻遏卫气为主要病理变化。湿热抑郁肌表则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身热不扬等卫分证;脾胃受损、运化失常、湿邪停聚、阻遏气机,则见胸闷脘痞,舌苔厚腻等气分证。初起阶段,虽湿中蕴热,但多见湿重于热证。素体中阳偏旺者,则邪从热化而病变偏于阳明胃,素体中阳偏虚者,则邪从寒化而病变偏于太阴脾。病在太阴则湿重热轻,病在阳明,则湿轻热重。湿热化燥化火,即可深逼营血,血络受伤则出现斑疹及出血,肠络出血过多气随血脱而阳气外亡。热盛日久则耗损阴液而出现邪去正衰余邪未净之证。,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导医指南 > 中医百科 > 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