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眼科 > 结膜病 > 结膜炎 > 泡性结膜炎
编号:188298
泡性角结膜炎
http://www.100md.com 2002年7月21日 37c医学网
泡性角结膜炎

     【概述】

    泡性角结膜炎(phlyctenular kerato conjunctivitis)是由微生物蛋白质引起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发生于春夏季节。特点为结膜、角膜缘上皮下反复出现结节样细胞浸润,病变中央坯 煞费苦心脱落后形成溃疡,结节周围呈现局性充血。本病可自愈,但极易复发。尤其双眼患者,病变交替反复,可达数月数年之久。一般预后良好,病变位于角膜中央部时,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视力损害。

    【治疗措施】

    局部滴用0.5%可的松眼药水、0.1%利福平眼药水等及白降汞和黄降汞膏等。为防止继发感染,可同时使用广谱抗生素眼药水滴眼。角膜受累者,按角膜炎治疗。口服鱼肝油、钙剂及多种维生素等。此外还应加强营养、调节饮食、多接受阳光照射及新鲜空气,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对顽固及易于复发的病例,可试用结核菌素脱敏疗法。

    【病因学】

    泡性角结膜炎的发生,新的观点多认为是一种感染免疫机制,由多种微生物蛋白质,如细菌中的结核菌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及真菌、衣原体或寄生虫蛋白质引起的迟发型变态反应。当微生物蛋白等抗原进入机体后,产生抗体使T细胞致敏并使其增殖,使机体处于过敏状态,及致敏的淋巴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致敏淋巴细胞一方面直接杀伤带有抗原的细胞,同时释放各种淋巴因子引起局部反应,形成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组成的泡疹。 本病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特别是营养不良和过敏素质者。不良的卫生习惯、阴暗潮湿的居住环境对本病的诱发也有关系。患者常伴发眼睑、颊部、耳鼻及身体其他部位湿疹、淋巴结核、骨结核等。

    【临床表现】

    泡性角结膜炎仅有异物感或灼热感,如侵及角膜则有严重的畏光、流泪、刺痛和睑痉挛等症状。 根据病变侵犯的部位,临床上本病可分为:病变仅发生于结膜者称泡性结膜炎;发生于角膜者称泡性角膜炎;病变侵及角膜者称泡性角结膜炎。

    1.泡性结膜炎 发生在球结膜的结节呈灰红色,直径约1~4mm,结节周围限局性结膜充血(图)。结节易破溃,顶端形成溃疡。随后上皮细胞由边缘向内生长,1周左右溃疡愈合,一般不留瘢痕。在较严重的病例,有时形成较大的溃疡,病变可深及浅层巩膜,愈合后遗留瘢痕。少数在睑结膜或睑缘部出现泡性溃疡,常见于维生素A缺乏者。

    图 泡性结膜炎

    2.泡性角结膜炎 结节位于角膜缘,表现为灰白色圆形浸润,边界清楚,易形成溃疡。愈合后角膜遗留不透明瘢痕,使角膜缘不整齐。有时在角膜缘及其附近球结膜上出现多数粟粒样细小结节,沿角膜缘排列,称粟粒性泡性角结膜炎。这些结节可不经破溃即消失,也可互相融合形成溃疡。

    3.泡性角膜炎及束状角膜炎 见角膜病章。,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