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90724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及相关因素
http://www.100md.com 2002年7月28日 《中国医学论坛表》 2002年第27期
     左氧氟沙星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了解该药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我们进行了多中心、前瞻性调查。我们选择北京市ADR监测信息服务网中8家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积水潭医院、同仁医院、宣武医院、朝阳医院和石景山医院。对上述医院2000年10月至2001年9月共11个月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全部住院病人进行调查。剔除用药后由于与ADR无关的死亡原因或提前出院的病人后,共收集病例4437例(男2393例、女2044例),平均年龄49.33±18.51岁,其中18岁以下105例。患者因患有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慢性病合并感染(慢性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肿瘤等)及手术预防和治疗等而使用左氧氟沙星。

    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用药情况及用药目的、临床检验、ADR因果关系评价、ADR程度、临床表现、处理情况及转归、用药合理性评价等。利用SPSS 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在调查的4437例中,有143例出现ADR,ADR的发生率为3.22%(143/4437例),其中轻度83例(58.04%)、中度55例(38.46%)、重度5例(3.50%)。左氧氟沙星引起的消化系统损害(59例,41.26%)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转氨酶升高、菌群失调;皮肤及附件损害(47例,32.87%)主要表现为皮疹;心血管系统损害(13例,9.09%)主要表现为心悸和静脉炎;神经系统损害(11例,7.69%)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失眠等;血液系统损害(8例,5.59%)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泌尿系统损害(5例,3.50%)主要表现为血尿和尿素氮升高。左氧氟沙星ADR表现基本与文献报告一致。
, http://www.100md.com
    患者在出现ADR后,经停药和用药处理后,均治愈(50.35%)或好转(49.65%)。发生ADR患者中,无过敏史(2.75%)与有过敏史(4.47%)者有显著差异(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左氧氟沙星ADR的发生率与合并用药、过敏史、剂量、老年人有关。

    本次调查显示:1左氧氟沙星对≥ 60岁老年人ADR的发生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下的患者(P< 0.05),且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建议给老年人用左氧氟沙星时应慎重,注意调整剂量。另外,国内外学者研究均表明喹诺酮类药物对增生活跃的软骨组织有直接毒性作用,故儿童、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禁用;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宜用。而本次调查中18岁以下有105例,最小的8岁。这105例中虽然只有3例发生ADR,但不能否认没有潜在的危害。

    2调查发现左氧氟沙星日剂量400 mg和日剂量200 mg ADR发生率分别为3.56%和1.58%,前者为后者的2.25倍,有显著性差异(P< 0.05),说明ADR发生率与剂量有关。一般来说,连续用药时间越长,发生ADR的可能性越大。本次调查中,用药时间小于5天与大于5天的ADR发生率分别为2.23%和4.02%,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调查中发现5例严重ADR(二重感染)均与用药时间过长有关。故临床应注意用药疗程,用于各种感染一般情况不超过10天,尤其对老年人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应严格掌握用药疗程。

    3左氧氟沙星在无合并用药与有合并用药情况下,ADR发生率分别为2.13%和4.96%,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而且ADR的发生率有随合并用药种类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尤其与非类固醇类抗炎药合用时,ADR发生率增高。, 百拇医药(梁雁鲁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