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带下病
http://www.100md.com
《妇科按摩学》
“带下”其义有二,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带下,是泛指妇科的经、带、胎、产疾病而言,因为这些疾病均发生在束带以下的部位。狭义带下,是指妇女阴道内流出的一种粘稠液体,如涕如唾,绵绵不断,通常称为白带。如王孟英说:“带下女子生而即有,津津常润,本非病也”。女子在发育成熟期,或经期前后,或妊娠初期,白带可相应的增多,不作病论。如带下量多,或色、质、气味发生变化,或伴有全身症状者,即称“带下病”。
(病因病理)产生白带的主要原因分内外两种因素。内因与任、带二脉有密切关系,任脉失约,带脉不固,水湿下注,逐成带下。任、带二脉受病,与脾虚肝郁,湿热下注,或肾气不足,下元亏损有关,其中尤以脾为更重要;外因是感受湿毒所致。临床以白带、黄带、赤白带为多见。
1、脾虚 由于饮食不节,劳倦过度,脾气受损,水精不运,反聚为湿,流注下焦,伤及任脉,而为带下。也有因脾虚湿盛,反而侮肝,肝郁生热,湿热下注而致者。
2、肾虚 素体肾气不足,下元亏损,或房劳多产,伤及肾气,而使带脉失约,任脉不固,逐致带下。
, http://www.100md.com
3、肝火 由于情绪刺激,肝气内郁,日久热化火,下注任、带二脉而致带下。如《景岳全书.妇人规》说:“带下有由肝经怒火之下流者。”
4、湿毒 经行、产后、胞脉空虚,或因手术所伤,湿毒之邪乘虚而入,损伤任带二脉,而为带下。
(辩证论治)带证病机,与脾密切相关,脾失健运,是产生白带病的内在原因,故治疗多以健脾、升阳、除湿为主。但结合临床见证,有疏肝、固肾、清热解毒等法。若带下清冷,滑脱无禁者,更应温补肾元,固涩止带。
1、脾虚
主证 带下色白或淡黄,质粘稠,无臭气,绵绵不断;面色光白或萎黄,四肢不温,精神疲倦,纳少便溏,两足跗肿,舌淡苔白或腻,脉缓弱。
治则 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 百拇医药 选穴 脾俞、胃俞、三焦俞、中脘、关元、足三里。可采揉按背部健脾法、揉按中脘和胃法、揉摩关元温补法。
2、肾虚
主证 白带清冷,量多,质稀薄,终日淋漓不断,腰疼如折,小腹冷感,小便频数清长,夜间尤甚,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
治则 温肾培元,固涩止带。
选穴 肾俞、大肠俞、次缪、关元、带脉、水道。可采用揉摩腰部固肾法,揉搓八缪除湿法,揉摩小腹温阳法。
3、肝火
主证 带下色赤,或赤白相兼,或黄绿、质粘稠秽味,淋漓不断,月经先后无定期,精神抑郁易怒,胸胁满,口苦咽干,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则 疏肝理气,清热泻火。
, http://www.100md.com
选穴 肝俞、章门、中脘、曲池、丰隆、太冲。可采用推拿胁部疏肝法,推按胃部理气法,推拿头肩清热法。
4、湿毒
主证 带下量多,色黄绿如脓 或夹血液,或浑浊如米泔,有秽臭气,阴中瘙痒,或小腹痛,小便短赤,口苦咽干,舌质红,苔黄 脉数或滑数。
治则 清热解毒,除湿止带。
选穴 大肠俞、次缪、育俞、气冲、三阴交、太冲。可用重按大肠利便法,按压育俞降浊法。压放气冲泻热法。
(基本手法)
1、揉按背部健脾法 掌根揉、多指捏拿背部脊柱两侧;拇指按颤脾俞、胃俞、三焦俞、至阳、腰阳关。
2、揉按中脘和胃法 掌推揉中脘;拇指点按中脘、粱门、水分。
, 百拇医药
3、揉摩关元温补法 掌揉摩关元,拇指揉按足三里。
4、揉摩腰部固肾法 掌揉摩下腰部,掌根按颤命门,多指捏那肾俞。
5、揉搓八缪除温法 掌根揉搓八缪、拇指点按大肠俞、次缪、下缪。
6、揉摩小腹温阳法 掌揉摩小腹部;拇指点按关元、水道;多指捏拿带脉,掌搓大腿内侧。
7、推拿胁部疏肝法 掌推掌揉多指捏拿右侧背脊肋部;拇指揉按肝俞、胃俞。
8、推按胃部理气法 掌推掌揉胃部;拇指揉按期门,章门,中脘、阳陵泉、丰隆、太冲。
9、推拿头肩清热法 拇指分推前头部;拇指揉按太阳,头维、百会、风池;多指捏拿肩部,揉按曲池、合谷。
10、重按大肠利便法 拇指重按揉拨大肠俞、次缪、下缪。
11、按压肓俞降浊法 拇指按压肓俞(下肢有热感为佳);多指捏拿带脉、水道。
12、压放气冲泻热法 掌根压放气冲,拇指揉按血海,阴陵泉、三阴交、太冲。, http://www.100md.com
(病因病理)产生白带的主要原因分内外两种因素。内因与任、带二脉有密切关系,任脉失约,带脉不固,水湿下注,逐成带下。任、带二脉受病,与脾虚肝郁,湿热下注,或肾气不足,下元亏损有关,其中尤以脾为更重要;外因是感受湿毒所致。临床以白带、黄带、赤白带为多见。
1、脾虚 由于饮食不节,劳倦过度,脾气受损,水精不运,反聚为湿,流注下焦,伤及任脉,而为带下。也有因脾虚湿盛,反而侮肝,肝郁生热,湿热下注而致者。
2、肾虚 素体肾气不足,下元亏损,或房劳多产,伤及肾气,而使带脉失约,任脉不固,逐致带下。
, http://www.100md.com
3、肝火 由于情绪刺激,肝气内郁,日久热化火,下注任、带二脉而致带下。如《景岳全书.妇人规》说:“带下有由肝经怒火之下流者。”
4、湿毒 经行、产后、胞脉空虚,或因手术所伤,湿毒之邪乘虚而入,损伤任带二脉,而为带下。
(辩证论治)带证病机,与脾密切相关,脾失健运,是产生白带病的内在原因,故治疗多以健脾、升阳、除湿为主。但结合临床见证,有疏肝、固肾、清热解毒等法。若带下清冷,滑脱无禁者,更应温补肾元,固涩止带。
1、脾虚
主证 带下色白或淡黄,质粘稠,无臭气,绵绵不断;面色光白或萎黄,四肢不温,精神疲倦,纳少便溏,两足跗肿,舌淡苔白或腻,脉缓弱。
治则 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 百拇医药 选穴 脾俞、胃俞、三焦俞、中脘、关元、足三里。可采揉按背部健脾法、揉按中脘和胃法、揉摩关元温补法。
2、肾虚
主证 白带清冷,量多,质稀薄,终日淋漓不断,腰疼如折,小腹冷感,小便频数清长,夜间尤甚,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
治则 温肾培元,固涩止带。
选穴 肾俞、大肠俞、次缪、关元、带脉、水道。可采用揉摩腰部固肾法,揉搓八缪除湿法,揉摩小腹温阳法。
3、肝火
主证 带下色赤,或赤白相兼,或黄绿、质粘稠秽味,淋漓不断,月经先后无定期,精神抑郁易怒,胸胁满,口苦咽干,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则 疏肝理气,清热泻火。
, http://www.100md.com
选穴 肝俞、章门、中脘、曲池、丰隆、太冲。可采用推拿胁部疏肝法,推按胃部理气法,推拿头肩清热法。
4、湿毒
主证 带下量多,色黄绿如脓 或夹血液,或浑浊如米泔,有秽臭气,阴中瘙痒,或小腹痛,小便短赤,口苦咽干,舌质红,苔黄 脉数或滑数。
治则 清热解毒,除湿止带。
选穴 大肠俞、次缪、育俞、气冲、三阴交、太冲。可用重按大肠利便法,按压育俞降浊法。压放气冲泻热法。
(基本手法)
1、揉按背部健脾法 掌根揉、多指捏拿背部脊柱两侧;拇指按颤脾俞、胃俞、三焦俞、至阳、腰阳关。
2、揉按中脘和胃法 掌推揉中脘;拇指点按中脘、粱门、水分。
, 百拇医药
3、揉摩关元温补法 掌揉摩关元,拇指揉按足三里。
4、揉摩腰部固肾法 掌揉摩下腰部,掌根按颤命门,多指捏那肾俞。
5、揉搓八缪除温法 掌根揉搓八缪、拇指点按大肠俞、次缪、下缪。
6、揉摩小腹温阳法 掌揉摩小腹部;拇指点按关元、水道;多指捏拿带脉,掌搓大腿内侧。
7、推拿胁部疏肝法 掌推掌揉多指捏拿右侧背脊肋部;拇指揉按肝俞、胃俞。
8、推按胃部理气法 掌推掌揉胃部;拇指揉按期门,章门,中脘、阳陵泉、丰隆、太冲。
9、推拿头肩清热法 拇指分推前头部;拇指揉按太阳,头维、百会、风池;多指捏拿肩部,揉按曲池、合谷。
10、重按大肠利便法 拇指重按揉拨大肠俞、次缪、下缪。
11、按压肓俞降浊法 拇指按压肓俞(下肢有热感为佳);多指捏拿带脉、水道。
12、压放气冲泻热法 掌根压放气冲,拇指揉按血海,阴陵泉、三阴交、太冲。,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中医疾病 > 带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