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区 > 轻松驿站 > 好文共赏 > 生活时尚 > 生活感悟 > 正文 编号:194330
难得“糊涂”

http://www.100md.com   2002年8月12日 文学之路
    二十年前,老赵作梦也不会想到,他能从一个整天在铜臭堆里打滚的生意人,变成瓷器的大收藏家。非但如此,而今还拥有了海内外闻名的博物馆。

    更令人难以相信的,是这一切居然只由个小东西开始——一个不起眼的小瓷碗。

    那确实是个不起眼的东西,最起码老赵二十年前,第一次由白大师手上接他来的时候,觉得还不如他家的饭碗漂亮。

    只见灰灰青青、雾雾蒙蒙的碗上,爬满小小的裂纹,碗底还有几个点子。“别看它不起眼,它可是宋代五大名窑之首‘汝窑’的神品。”白大师把那碗在老赵面前转了转,老赵抻手要拿,被旁边的孙老板挡了下来。“小心!小心!这可是咱们白大师的宝贝,砸了就是上百万。”“上百万?”这句话倒让老赵感动了,生意人嘛!东西不认人,钱可认得人。赶快摘下眼镜,凑前细细端详:“这么个饭碗,要上百万?”

    “是啊!多美呀!多润哪!这叫‘香灰胎’,就像烧完的香灰似的。”白大师小心地放回红木柜。柜里有投光灯,照上去,透亮,老赵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还真觉得有点意思,喃喃地说:“这……这……卖不卖?”

    “哈哈哈!”旁边孙老板突然大笑起来:“太阳从西边出来了!老赵居然风雅起来。”又过去搂着白大师的肩膀:“老白!这可真难得,老赵居然开了口,看我面子,您就算舍不得,也得破一次例……”

    老赵当天晚上居然没再出去喝酒,双手捧着锦缎盒子,像奉祖宗牌位似地,把这汝窑的瓷碗捧回来。

    “一百万?”太太先跳了起来:“你发神经啦?”

    “这是人家卖子!白大师是什么人物,出手一定是真东西,你细瞧瞧,这东西多润哪!”

    太太看了半天,摇摇头。老赵也摇头:

    “只怪你没艺术细胞,明天我买个漂亮柜子,放进去,灯一照,你就看得出了。”

    第二天,果然买了个七尺高的“明式”古董柜。

    只是柜子里上上下下一共十几层,就放这么一支碗,太孤单了。试着摆两瓶XO进去,怎么看都不对劲。

    第三天,老赵又花一百多万找白大师买了三件。

    牌不打、酒不喝、朋友也不扯淡了。老赵两口子晚上就坐在红木柜前面盯着这四个宝贝看。也妙!愈看愈美,一方面有一种“看钱”的满足感,一方面觉得自己的气质不凡,连谈吐都不一样了。

    从此,老赵成了故宫博物院、历史博物馆和各大古董店的常客,愈看愈内行、愈看愈会买,东西愈来愈多,家的酒改成了古董柜。

    老赵更因此交了不少朋友,常“煮酒论古玩”地品评鉴定。更一块出国,跑香港、纽约的“苏富比”和“克莉丝蒂”拍卖场。

    老赵不再被称为“老赵”而改成了“赵老”,这是大家对他的尊称。还甚至常举行专题演讲,放幻灯片,为收藏家们解说鉴赏中国瓷器的方法。连他当年做生意的几个老朋友,看他东西进进出出,比作外贸发达,都常向老赵请教。

    今天老赵的“文磁轩博物馆”开幕,真是冠盖云集。

    老赵站在台上致谢词,谈到自己当年怎么与瓷器结缘,也提到白大师,大家一起向刚去世的白大师致敬。

    “我要特别给各位看一件东西。”老赵由柜子里棒出一支灰青色的瓷碗:“就是这个汝窑的精品,为我先开了收藏的大门。”

    他把碗举起来,接受大家的掌声,又小心翼翼地放回柜子。

    一个不识相的商场朋友,腆著啤酒肚,财大气粗地居然过来拍老赵的肩膀:“喂!那个碗是不错,卖不卖?”

    立刻挨了旁边老朋友的骂:“那是赵老的镇馆之宝,你少作白日梦了。”

    晚上,老赵把那件“镇馆之宝”带回家,放在灯下,左右摩挲了一个多钟头。拿起电话,打给下午酒会的那个冒失鬼:

    “想想以前,这个碗改变了我半生,让我戒了酒、戒了赌,甚至维系了婚姻。今天想想,您什么都不缺,居然喜欢这个宝贝,就让善缘结下去吧!也不赚你钱,五百万,你要不要?”

    对方兴奋极了,马上亲自赶来,捧走了老赵的“镇馆之宝”。

    何止收藏界,连商场也震惊了,大家都竖起大拇指,赞美赵老的胸怀,有人引古人的话,说“这是得一善,而不专也。能以善感人、以德化人。”

    老赵的牺牲真不小,自从那天晚上,瞒着太太丧心病狂地把“镇馆之宝”脱手,赵太太就一个礼拜没跟老赵说话,除了狠狠骂一句:

    “那天哪!老糊涂得把我都卖了。”

    这一次,赵太太又背过身,不理老赵。

    老赵翻过来、覆过去、睡不着,突然坐起,拍拍老妻:

    “开幕那天,我举起那瓷碗,突然有种奇怪的感觉,好多年没拿近看了,带回家,细看看,发觉当年的白大师不老实,他居然拿个几乎乱真的赝品,骗了我,一骗骗了二十年。”

    想一想:

    老赵诈不诈?

    原来花一百万买进的假东西,居然五百万卖出去。人家尊重他是专家、信任他,他居然把自己以前上当“买进来”的假东西,拿去骗外行人。

    但是,再想想,难道当年的白大师又不诈吗?以白大师的“法眼”,能不知道这是赝品?他不是跟老赵一样,在唬外行人吗?

    我们还可以换个角度——

    如果当年老赵没自以为得个稀世珍品,而引发更大的兴趣,也不会有今天的瓷器专家“赵老”。我怎么不想,把不定今天花五百万买下赝品的这个人,过十年,也成了专家,又把那假汝窑的瓷碗,当真东西,以两千万卖给别的外行人呢?

    在收藏界,这几乎已经成了一种当然的道理——

    由于你是新手,你理当缴学费,从“学习”中避免“上当”,也从“上当”之中“学习”,新手吃一次亏、学一次乖,渐渐变成老油条:又用老油条的本事把新手唬得一楞一楞。

    大家为什么都这样诈呢?道理很简单:

    你既然废寝忘食地沉迷其中,成为收藏家,成为“凝”、成为“癖”。

    你当然觉得那样东西,爱得要死。

    这世上最大的问题,入一般说来出在爱上。

    当你看上一块玉、一个瓷器、一幅画,举世只有那一件,你爱得要死,还会让给别人吗?

    一个人可以非常廉洁,绝不贪非分之财。但是当他爱物成痴的时候,看到那个物,就另当别论了。你绝不能用他“对钱”的态度,来推想他“对收藏”的态度。

    因为钱随时可以赚到,那稀世的收藏品,却可遇而不可求。

    我曾经拿一块上好的印石,请一位金石家帮我刻印。

    东西刻好,拿回来,发现虽然刻得极好,那印石却被换了,换来的跟原先的形状、大小,一模一样,只是里面有许多杂质。

    我也有一次跟朋友出去郊游,那朋友有坐骨神经痛的毛病,但是当他在溪谷里发现一块石之后,坚持要我和他一起抬回家。

    几个小时路走下来,连我的腰都痛了三天。他老兄,更躺在床上一个多星期。

    他是大老板,有得是钱,何苦这样呢?

    道理很简单因为他是奇石的收藏家。

    想想,当一个人爱成这个样子,爱得连自己的健康都不顾,他又可能把那好东西让给你吗?

    如果有一天,你要买上好的宝石、玉器、古玩,自忖不内行,而找这么一位“专家”陪你去,你认为就一定好吗?

    至于由他介绍的,就更不可靠了。

    如果真是稀世奇珍,他为什么不买?那八成因为太贵,他买不起。或买了之后,不易脱手;脱手也没得赚。

    否则,还会轮到你吗?

    当然,交情特别的是例外。我们绝不能一篙子打翻一船人。有些人就有牺牲自己,成全他人的美德。

    如果你们问我收藏东西最稳当的方法,我要建议:

    一、你可以请行家介绍,或直接向他购买“虽是上等货色,却非他看得上眼的精品。”既然他持不上眼,就心中“无争”,也就能容观地为你着想。

    二、如果我真打算收藏好东西,自己又不内行,你有两条路可走。

    去国际知名的拍卖场,卖“见诸图录”,也就是知道以前由谁收藏过,而且印在收藏目录的东西。

    或先去宝石或古董鉴定班,好好学,学会之后,再自己出去,冷冷静静地卖。

    记住!这世界上,最难改变的是人性,最可信任的是自己,为什么?请看下一个故事: 有礼有利

    (摘自《纵与横》)

  介绍给朋友
【相关文章】
  • 药名把百姓弄糊涂了
  • 还是糊涂一点好
  • 小病诊成精家长犯糊涂医生合伙诊人?
  • 冬季易做的糊涂事
  • 两会谈医-农工党政协委员评医疗成本糊涂账
  • 冬天易做糊涂事
  • 以毒攻毒?癞蛤蟆毒死糊涂汉
  • 沪药店“冬令进补”让人糊涂
  • 您是否理解“老糊涂”——老年痴呆的迫近急需全社会认识
  • 上海一医院护理推出分级亮牌:病人费用不再是糊涂账
  • “7米糊涂帐单”呼吁“明明白白就医”
  • 关注“老糊涂”
  • “***”专骗糊涂人
  • 略微“糊涂”益健康
  • 江西犟性不想改 年届九旬不糊涂
  • “***”专骗糊涂人
  • 学会“装糊涂”
  • 健脑防“糊涂”
  • 中药方里带“密码” 患者吃起“糊涂药”
  • 记忆衰退,未必是老糊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