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区 > 轻松驿站 > 好文共赏 > 非常情感 > 正文 编号:194498
渴 望

http://www.100md.com   2002年8月12日 文学之路
    我这家小店,开设在学院区的小街上。

    暑假来临了,小街上人员稀少,店里生意十分清淡。有时甚至十几分钟半个小时也没有人来光顾。那一天,大约是下午两点钟左右,我正在柜台里埋头读着一张报纸,以此来排解那难熬的烦闷的时光。这时,走进来一个少女。实在地说吧,这姑娘很美,即使是背着光线,我也能看出她的轮廓很美。我站起身来,说了句:“你好,请问,你需要一些什么?”那少女似乎根本就没有听见我在问她什么,她的那一双眼睛,好像在寻打着什么。终于,她看见了我那柜台上放的一支圆珠笔,她用眼睛向我询问:“我可以用用你的这支笔吗?”我点了点头。那少女拿起笔,掏出一本小本子,写了起来。不一会儿,她将她的那本小本子交给了我,我一看,那本小本子上写了这么几句话:请你按照下面的号码帮我拨个电话好吗?告诉我的爸爸,就说,我今天下午约了几个同学在艺术学院的画室画画,大约要晚上九点钟才能回去。最后的几个字是:我叫圆圆。我感到十分诧异,但我还是拨通了电话。对方接电话了。我将小纸条上意思照实说了。对方——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在询问:她现在还在你那儿吗?我说:是的。对方说:那请你嘱咐她,就说,家里人知道了,只是要她早一点回家才好。然后便是道谢,而且一连说了好几句。我把她爸爸的嘱咐对她说了,当然,是写在小纸条上,此时我已经明白了,这位名叫圆圆的女孩,是一个聋哑人了。

    那位名叫圆圆的女孩子走了,但我的心却一下子难以平静了。我在想,她怎么会是聋哑人呢?这怎么可能呢?这么漂亮的女孩子,她将因为自己的聋哑而痛苦终生,这太残酷了呀!

    这以后,我经常看见她挎着画夹从我的小店门口走过,有时是她独自一个人,有时是三、四个人。她们是趁暑假在这附近的那所艺术学院美术系进修或培训的。暑假里这所艺术学院常常要办各种形式的进修班和培训班,指导老师大多是一些知名画家或在这所学院授课的教师。有一次,她和她的同学们从郊外画画回来,又在我的这个小店里打电话,我这才知道,常常和她一块儿去画画的那两三个男孩儿,竟同她一样,和我打招呼时也用哑语。自然也是聋哑人了。电话钱他们是必然要付的。有一次,他们通了电话之后,因为什么事忘了付钱,走了好远了,才想起来,于是,他们又折回身子,把钱送回来。他们红着脸,急切地打着手式,嘴里还在哇哇地说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向我作着解释和道歉。我笑笑说,没有关系的。他们确认我没有把他们当成不诚实的孩子时,才安心地走了。

    漫长的暑假终于结束了,小街上从此不见了圆圆和她同学的身影。第二年的暑假我希望再见到他们,但圆圆和她的伙伴们再也没有在我们的这条小街出现过。但我知道,他们是不会放下自己的画笔的。他们也许到了别的什么地方在努力学习。

    一晃两三年过去了。有一天,我去市内办点事情,偶尔看见一张广告,青少年宫正在举办一个残疾人的画展。不知怎么的,我有了一种非常想去看看的欲望。我想起了圆圆。也许,她的画儿也会在那儿展出呢。我买了一张入场券,进了画展厅。画展的规模并不大,统共只有百十幅画,看画展的人也不很多,三三两两的,但却看得十分认真。我在画展厅徘徊徜徉,在一幅幅画的面前,寻找我要找的圆圆的画。

    我在一幅画的面前站住了。这是一幅女孩子的肖像画。那画里女孩极像圆圆,因为只有圆圆才长得这么的美。我把目光投向那画的下端,我一眼看见作者的名字:蓉蓉。这使我有些失望和惆怅。画的标题是:《渴望》。再看:那画中女孩,正怀抱琵琶微眯着双眼,纤细指拨动琴弦。她的身后是一片新春的树林,细雨霏霏之中,有数只小鸟,正张开嘴巴,似在歌唱,又似在倾诉。树林的深处,有一线银色的高岩飞泉,潺潺地跌落在布满青苔的深潭里……

    也许,在整个的展厅里,只有我一个人能够领会这画面深蕴的含义?画的作者——一也是一个聋哑女孩,渴望歌唱、渴望倾听。再一次看着画的下端那一段作者的自述,我的心灵又一次地强烈的受到感染。“作者蓉蓉,年19岁。从小就耳聋口哑,于是,只好握起画笔作画。只有在画中,我才可以变成一个完美的人,我所没有的一切,失去的一切,也只有在画中我才可以得到。画,丰富了我心灵的感受……”

    我久久地站在这幅画的面前,深深地感动了。我在想:无论是蓉蓉还是圆圆,她们都是坚强的女孩!她们虽然身患残疾,但心却不残,她的内心世界,多么的丰富多彩……

    (完)
(郭光锴)
  介绍给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