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酮氰醇中毒
丙酮氰醇,(CH3)2C(CH)CN,是一种无色液体,易溶于水、酒精、乙醚。在碱性溶液中或受热时很快分解成丙酮和HCN。工业上主要用于制造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酮氰醇属于高毒类,丙酮氰醇引起急性中毒的潜伏期与接触毒物的量有关,一般在接触4~5分种后出现症状。早期中毒症状有无力、头昏、头痛、胸闷、心悸、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等,严重者可出现呕吐、呼吸困难、意识伤失并伴有抽搐等,甚可因呼吸停止而迅即死亡。皮肤接触丙酮氰醇后引起接触性皮炎。
对于丙酮氰醇中毒的预防:(1)可在成品中加入少量硫酸,使丙酮氰醇液体呈酸性或中性,减少其分解;(2)贮存和运输过程中防止受热日晒,因为本品受热后可产生大量氰化氢气体而造成爆炸和中毒事故;(3)防止皮肤接触,加强个人防护。
实例1 1983年5月4日下午2时45分,上海某石化厂化工分厂四车间丙酮氰醇甲班工段长曹某在丙酮氰醇成品储罐B的取样口,用板头把针形阀打开,想打通硫酸钠阻塞物,刚打通管道内随即液体喷出,这时被该厂职工封某路过发觉,既叫曹某穿戴防护衣后再进入现场进行操作,曹某听后即离去穿戴了防护衣,但未戴防毒面具,当曹某再次进入现场时,由于已喷出的丙酮氰醇浓度很高(出事后1小时浓度为29~30mg/m3),曹某进入现场吸入后随即跌倒,在现场工作的二名职工即刻进行抢救,其中陈某拖曹某时也吸入中毒、另1名职工汪某想帮助关闭针型阀也中毒跌倒在现场,之后,该厂还有封某等3位职工在投入抢救过程中也相继中毒。酿成一起6人急性丙酮氰醇中毒、其中曹某、汪某2人死亡的重大职业中毒事故。
原因分析:丙酮氰醇系由氢氰酸+丙酮反应生成的有机氰化物,与一般氰化物同属剧毒的窒息性气体,高浓度下可致人击倒式死亡。该厂现有的丙酮氰醇生产装置于1982年7月安装,由于仓促上马,将原有的中间产品储罐改用为成品储罐,因而硫酸钠结晶物的阻塞问题未得到解决,仅赖于人工开通。操作人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对丙酮氰醇毒性的认识,作业时未戴防毒面具即打开针形阀行开通作业,同时其他人员在抢救过程中也未佩带防护用品,此外在针形阀开口处未设置强制性局部抽风排毒装置也为原因之一。, 百拇医药
丙酮氰醇属于高毒类,丙酮氰醇引起急性中毒的潜伏期与接触毒物的量有关,一般在接触4~5分种后出现症状。早期中毒症状有无力、头昏、头痛、胸闷、心悸、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等,严重者可出现呕吐、呼吸困难、意识伤失并伴有抽搐等,甚可因呼吸停止而迅即死亡。皮肤接触丙酮氰醇后引起接触性皮炎。
对于丙酮氰醇中毒的预防:(1)可在成品中加入少量硫酸,使丙酮氰醇液体呈酸性或中性,减少其分解;(2)贮存和运输过程中防止受热日晒,因为本品受热后可产生大量氰化氢气体而造成爆炸和中毒事故;(3)防止皮肤接触,加强个人防护。
实例1 1983年5月4日下午2时45分,上海某石化厂化工分厂四车间丙酮氰醇甲班工段长曹某在丙酮氰醇成品储罐B的取样口,用板头把针形阀打开,想打通硫酸钠阻塞物,刚打通管道内随即液体喷出,这时被该厂职工封某路过发觉,既叫曹某穿戴防护衣后再进入现场进行操作,曹某听后即离去穿戴了防护衣,但未戴防毒面具,当曹某再次进入现场时,由于已喷出的丙酮氰醇浓度很高(出事后1小时浓度为29~30mg/m3),曹某进入现场吸入后随即跌倒,在现场工作的二名职工即刻进行抢救,其中陈某拖曹某时也吸入中毒、另1名职工汪某想帮助关闭针型阀也中毒跌倒在现场,之后,该厂还有封某等3位职工在投入抢救过程中也相继中毒。酿成一起6人急性丙酮氰醇中毒、其中曹某、汪某2人死亡的重大职业中毒事故。
原因分析:丙酮氰醇系由氢氰酸+丙酮反应生成的有机氰化物,与一般氰化物同属剧毒的窒息性气体,高浓度下可致人击倒式死亡。该厂现有的丙酮氰醇生产装置于1982年7月安装,由于仓促上马,将原有的中间产品储罐改用为成品储罐,因而硫酸钠结晶物的阻塞问题未得到解决,仅赖于人工开通。操作人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对丙酮氰醇毒性的认识,作业时未戴防毒面具即打开针形阀行开通作业,同时其他人员在抢救过程中也未佩带防护用品,此外在针形阀开口处未设置强制性局部抽风排毒装置也为原因之一。,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