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监督管理 >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 > 正文
编号:198956
http://www.100md.com 2002年8月28日 中国中药材GAP网
     近两年来,GAP药材基地建设有了一定发展,但在建设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具体说来,目前基地建设运行中明显存在以下四大误区:

    第一,重建设轻管理。GAP药材基地建设属于高标准、高投资、高回报的技术性系统产业工程,非一朝一夕、一哄而起所能建设起来的,而且其建设之始就需要高效率的管理、贯彻始终。目前我们的一些基地建设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问题,在建设时能做到合理规划、坚持标准,一旦建成,后期管理便不尽如人意。比如药材品种的病虫病管理按标准应施什么,不应施什么,施多少量,何时最适宜,就缺乏指导和监督,这就不能保证农药残留量保持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之下。

    第二,重生产轻市场。GAP中药材基地建设的核心之点,就是必须与市场需求相结合,需要什么则种什么,不能单纯讲什么赚钱种什么,否则只能是“多了是草”,事倍功半,达不到基地建设的最终目的。现在一些基地只考虑建设生产,没有对市场做深入的调查、考察和研究,对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心中无数,或只是模仿重复、跟“风”。其结果是种植盲目,产品单一,使药农蒙受损失。各地药材基地应立足于当地品种资源优势,研究开发(种植)具有市场需求的合格品种,并根据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和销售,从而取得基地效益的最大化。

    第三,重眼前轻长远。GAP基地建设的路是长期的,推行“大跃进”的方式既不现实,更不科学。目前在引进一些基地项目和种植技术的过程中,过分地追求所谓的“短、平、快”效应,只顾当前利益,而对一些见效慢、投入大、有风险、高效益的项目和品种不感兴趣,不认真地筹划和落实,是十分错误的。

    第四,重展示轻效益。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是GAP中药材基地建设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其根本所在。但一些地方的基地建设,却走上了“业绩示范”的错误轨道,如有些是政府部门靠行政命令打造起来的GAP基地,表面上轰轰烈烈,但根本不是经济管理的模式。只重展示,只讲业绩,不讲成本,不讲效益,这样的基地建设是没有任何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