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医业资讯 > 正文
编号:199202
又见半瓶醋乱晃-邹院士抨击“人体器官克隆”
http://www.100md.com 2002年8月30日 医业网
     《中国青年报》2002年8月30日讯:就徐荣祥“人体器官克隆”风波,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科学时报》今天刊登了该报记者潘锋对邹承鲁院士的专访。全文转载如下———

    8月16日,徐荣祥向媒体公开宣布他将用5年的时间完成复制人体的206个组织器官,这一“惊人之举”随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质疑。我国著名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承鲁为此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潜能再生细胞”文献上从来没见过,是什么概念?

    记者:您认为徐荣祥的“成果”有新意吗?

    邹承鲁:“潜能再生细胞”这个词是他自己定的,文献上我从来没有见过,也查不到。徐荣祥对“潜能再生细胞”没有确切的定义和解释,也讲不出这种细胞与干细胞有什么区别。科学上的新发现随时都有可能出现,一些概念或新名词提出来之后,应在被大家广泛承认和广泛使用之后才能真正成立,如果在概念上并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只能说是偷换概念。

    对新发现的命名,必须要考虑不能与已有的概念和定义相重复,并要恰如其分地说明其中的科学核心以及所包含的科学内容,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歧义。科学研究需要实证,因此任何一个新的发现都必须以客观的令人信服的实验手段和实验数据从多个方面来证实其存在,如细胞的超显微结构、细胞生理、生化功能等等;并且要公开在世界范围内的有价值的刊物上发表,得到国际国内同行的承认。徐荣祥之所以不发表,我认为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不成熟,拿不出来过硬的东西;二是顾忌商业利益。但是,真正搞科学的人不会把自己的东西总是“捂”着不放,既然你已经申请了美国专利,如果已被正式批准,完全可以发表,没有矛盾。

    如果连基本概念和定义都不能沟通的话,那么很难与科学家对话

    记者:您认为引起如此多的争议是研究水平问题吗?

    邹承鲁:徐荣祥把细胞、组织、器官的概念混为一谈,一会儿是“组织器官”,一会儿又是“器官组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26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