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各地传统医学 > 专题信息
编号:199613
藏医药五十年变迁轨迹追溯
http://www.100md.com 2001年7月23日 健康报
     摆在记者面前的,是一张摄于去年7月,内容非同寻常的照片:金碧辉煌的宫殿内,十几位端坐于条桌前的藏族学生,专心致志地盯着摊开的典籍。一位身着藏袍的老者正在认真讲授着《四部医典》。

    作为祖国医学宝库中一支绚丽的奇葩,源远流长的藏医药学,正是以这部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四部医典》的诞生为标志。在有着“世界屋脊”之称的高寒缺氧、生存条件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历代藏医学家总结自身实践,汲取中医学、天竺医学、阿拉伯医学的经验,从不同角度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及其与自然的关系,探讨防病治病的机理和法则,寻找到各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曾有人将藏医药学誉为“由无比坚强的生命力所创造的特殊的高原传统医学”,“世界医学史上罕见的学术奇迹”。

    然而,在解放前的旧西藏,藏医药学仅仅是占人口不足5%的三大领主(即官家、贵族和寺院上层僧侣)掌握并独享的“专利”。所以,藏医药学发展缓慢,一直到1951年,万里雪域仅有三所藏医机构……
, 百拇医药
    时光荏苒。当记者伴随着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的欢庆锣鼓,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采访时,所见所闻无不令记者得出如此深刻印象:藏医药不仅已成为各族群众共同享用的卫生资源,而且,对于这一伟大创造的继承和发展也与以往有天壤之别。

    提起藏医药学的发展变化,西藏自治区卫生厅藏族厅长土登回答干脆:过去的50年,可谓藏医药学腾飞的50年,这也正是藏医药学成为今天西藏民族卫生事业“亮点”之一的重要原因。

    土登回顾说,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自治区筹委会将“门孜康”和“药王山利众医学院”两处机构合并为组建了拉萨市藏医院。后来,区政府又将其扩建成自治区藏医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藏医药的挖掘、整理、继承得到加强。藏医药教育逐步走向正轨。1983年,自治区政府在拉萨建立了藏医学校,又在西藏大学开设藏医系,1989年,在此基础上合并为独立的藏医学院,使其最终成为向自治区乃至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省等输送藏医药人才的重要基地。与此同时,区卫生厅还下大力强化农牧区藏医人才的培养,以及科研交流工作。先后编辑出版了《四部医典大详解》,〈中华本草,藏医分卷〉等专著。
, 百拇医药
    尤令人难忘的是,区党委和政府多次召开高规格的藏医药工作会议,明确新时期藏医药事业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于是,藏医机构的基础建设、队伍建设和藏药的研发,都被纳入区政府有关文件,提出了明确要求。1990年,江泽民总书记赴藏期间,专程前往区藏医院视察,使藏医药事业得到更大的发展契机。

    “女人与狗不准接近藏药制造过程”,这是西藏民主改革前的所谓“行规”。如今,当家作主的藏族妇女与男人一样,在藏医药事业中大显身手。

    今年52岁的德吉卓嘎,现任区藏医院副主任医师。这位曾因母亲是奴隶,从一出生就被农奴主登记入册,确定终身为奴的女藏医,凭借高超精湛的医术和理论修养,让参加首届藏医药国际学术会中外专家赞不绝口。“女藏医的命运变迁,最真实地反映了新旧西藏两重天。”德吉卓嘎说。

    据了解,目前,在西藏最大的区藏医院的500余名医护人员中,女藏医和女护士占50%以上。西藏藏医学院每年招收的学员中,近一半是女生。
, 百拇医药
    能够展现藏医药历史性跨越的还不仅如此。据统计,截至1999年底,全区已有独立藏医机构17个,其中区级1个,地区级6个,县级10个。在西藏,凡未建藏医院的县,均在县医院内设立了藏医科。全区藏医病床达587张,在编藏医药从业人员达1071人,此外,自治区各级藏医院还与内地有关省市合办了3所藏医院。

    为更有效地开发利用藏药资源,在卫生部的支持指导下,已正式公布了首批藏药部颁标准,从而使藏药得以纳入标准化、法制化管理轨道。目前,全区已有41种藏药材、97种藏成药被列入此标准。全区的22家藏药厂开发的众多新产品,获得多项国际金奖。这不仅实现了西藏科技成果在国际上零的突破,还促使藏药业逐渐发展为西藏经济的支柱产业——1999年,总产值达到3.3亿元。近年来,西藏医药人员已应邀前往美国、英国、日本、巴西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交流讲学,古老的藏医药学吸引了海外越来越多的关注。

    回首过去,展望明天,藏医药就如同老树逢春,必将放射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

    所属专题:走近藏医药, 百拇医药(李建伟 王健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