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各地传统医学 > 专题信息
编号:199764
治疗久泄勿忘血瘀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1月9日 健康报
     久泄多虚,健脾补肾此其常,久泄兼瘀,此乃久病入络是也,当化瘀通脉治其变。临证之时,应知常达变,既要治其常,又勿忘其变,明此医理,往往事半功倍矣。正如王清任所云:“泻肚日久,百方不效……凡肚腹疼痛总不移的是血瘀。”可谓切中契机,一语中的。其临床特征是:泻泄不止,里急后重,或泻后有不尽之感,大便粘滞不畅,脘腹胀满痛,或腹痛如刺,痛有定处而拒按,口干不欲饮,舌质暗红,边有瘀点,脉弦或涩,更有患者,大便时干时稀,反复不愈,此为瘀血使然。笔者在治疗之时,依据辨证,配以化瘀通络之品,脾络一和,运化复常,水津四布,泻泄即止。其具体治法:一是首辨寒热虚实,针对病机投方,在辨证施治基础上,加上山楂、当归、五灵脂、白芍、没药以活血化瘀,少佐陈皮、高良姜、木香以理气,但应注意理气活血之品用量要少,否则有滑肠伤阴之弊。二是若瘀血症状明显,以活血化瘀为主,可选用膈下逐瘀汤,酌加调补脾肾之品,做到标本兼顾,总之以平和不伤正为度。

    患者李某,男,36岁,腹泻4年余,用健脾收敛止涩诸法调治不愈。大便日行3~4次,晨起为甚,先少腹部疼痛,随即腹泻,泻后痛缓,便夹粘液,平素脘腹喜热畏寒,西医诊为“慢性结肠炎”。舌质暗苔白、脉沉弦,证属肾阳虚兼瘀血之泄泻,治以温肾助阳,化瘀通络,以真武汤加减治之。药用:炮附子10克,茯苓15克,白芍15克,补骨脂10克,山楂15克,炒五灵脂10克,高良姜10克,当归10克,赤石脂15克,水煎服。6剂后,诸症好转,大便日行1次,继服15剂而愈,随访2年未发。

    从以上病例看出,腹泻久延不愈,不独脾肾阳气虚,更易见血络受伤,而见血虚、血瘀之变。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是其病缠绵难愈,反复发作之根源。论治时当在治疗方药中辨证加入养血化瘀、推陈出新之药物,则气血活通,瘀滞得散,邪去正复,顽疾可愈。, 百拇医药(田在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