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两种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
一认识角度
1中医的基本理论在《黄帝内经》中已构成了基本框架。它把人作为自然界的产物,融自然、生物、社会、心理、信息、征候等等为一体。提出天、地、人的概念,并把天人合一作为人类健康的最高追求目标。着眼点放在——人——这个整体与其生存的所有外部环境的关系上,所用的方法是用阴阳二气解释自然、解释人体,继而引申出气血经络与五脏六腑的相生相克的有机协同,强调局部与整体,整体与自然的统一协调。因此它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完美的理想的医学体系,基本上拒绝现代科技手段的介入。
2西医在基本上是一套组合医学:解剖、生理、病理、药物、微生物、诊断仪器设备、临床的各科学者们组成了庞大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因为是组合的,所以西医的着眼点是局部的,所用的方法是近代的物理学的认识方法。着重于分析剖解数理统计和重复性实验。因此,西医是一门开放的医学体系。自然科学的任何一点进步,包括基础理论、认识、方法和技术手段。它都可以据为己用,并引申出自己的内涵。
, 百拇医药
二思维方式
1西医的线形思维:西医在19世纪传入中国,以其明确的标准化迅速被人们认同接受。至今在医学界已占到绝对统治的地位 。“只有能用数字表达的才是科学的。”西医的一切理论与实践都有量化标准。比如,急性扁桃体炎:发热、咽痛、吞咽时疼痛加重;检查时可见扁桃体肿大;血液检查: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比例增大;细菌学检查:链球菌感染。治疗:抗生素加对症。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急性肾炎、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条理清晰,根据充足,无可挑剔。就像我们解一元一次方程那样严谨,无懈可击 。在这里最重要的前提是未知的变量很少。因此,西医是由专家学者们制定出标准,用统一的、通用的、量化的标准指导临床。
但是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庞大体系,现代医学尚不能完全认识,用量化指标表达人体,比如衰老,比如高血压,比如癌症等。线形思维适用于机械系统,比如设计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颗飞弹,要求系统有绝对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而不允许有偏差和不稳定性。相对与机械系统来说,生物系统(比如人体)则时时处于崩溃的边缘各个系统均处于不稳定的动态平衡中。而影响这个动态平衡的因素则不胜枚举。比如体温可因时间的不同,进食的区别,情绪的变化,外界的气温,活动度的大小等等随时而变化。
, 百拇医药
现代医学因受当时认识水平的限制,需要不断地修正与补充。例如五十年代发生在欧洲东海岸的“反应停”事件。“反应停”是一种拮抗怀孕反应的药物,其药效显著。几年后发现使用“反映停”的孕妇胎儿畸型率很高,于是认识到其对胎儿有至畸作用。再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认为胃炎、胃溃疡与细菌无关,于是指责赤脚医生用痢特灵治胃病是胡闹,中医用“黄连泻心汤”是不科学的。后来在胃病患者的粘膜下找到细菌,才知道细菌感染是胃病的重要病因之一。这个基础理论的研究证实了用“痢特灵”是正确的,而中医早在几百年前就使用的“黄连泻心汤”是科学的。又如芬氟拉明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欧美广泛应用,一直公认有确切的减肥效果,在我国有人曾报告为最好的减肥西药。后来发现其有中枢神经兴奋作用,可导致心脏瓣膜损坏和四肢肢端坏死而于一九九七年在美国被明令禁止使用。
医家们曾乐观地宣布在上世纪末消灭传染病。然而古老的疾病没有被消灭,鼠疫、霍乱、结核病、狂犬病等死灰复燃,还不时冒出如军团病,艾滋病等新的传染病。这是医家们用线性思维得出的结论。他们简单的认为,人类有了抗生素便可以消灭一切传染病。然而他们恰恰忘记了生命进化的历史就是挣脱一切束缚的历史,而生命的进化对于现代的人类来说还是个未知领域,有许多的变量因素还没有被认识。现在医家们又在重复这个美丽的错误:破译人类基因后人类可以健康的活到两千岁。然而这是不可能的。举个简单的例子: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中国人的体重恐怕是最标准的了,八十年代以后至今短短的二十几年中国人体重超标的、肥胖的增加了多少?还是中国人的遗传基因,单纯用基因解释恐怕是不通的。
2相对于西医来说,中医的思维方式则为非线性思维,也就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的“混沌理论”。这个理论其实就讲了两个问题:一是任何复杂系统都有内在的潜在的规律性;二是任何简单系统都有其复杂性的一面。人类进化至今已成为自然界最复杂的系统之一,“阴平阳秘,其人乃寿”揭示的就是人类健康长寿的基本规律,讲的是协调、统一、平衡。“虚则补之,实则消之”为维护这个平衡的手段,具体对待每个人、每个症候的时候,特别强调因人而异、辨证论治。这是对简单事物的复杂性的一面的具体认定,因而演绎出众多的流派纷呈的众家学说。, 百拇医药(剑张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