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针灸科
编号:200083
输尿管结石的针灸治疗(1)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月11日 针灸验方
     [处方1] 主穴:关元 中极 太溪(双) 三阴交(双)

    配穴:太冲(双) 大横(病侧) 京门(病侧)

    [操作] 关元,行轻刺激施补法。中极、太溪、三阴交,捻转提插,行重刺激施泻法。配太冲、大横、京门提插泻法。针刺关元、中极得气后,行手法使针感传至前阴,大横、京门取一侧,针感由同侧传至前阴及会阴部,三阴交、太溪、太冲针双侧使针感上传过膝。留针30分钟,每隔5-10分钟施手法予强刺激。以增强肾盂的收缩及加强输尿管的蠕动易使向下排石。

    [治验] 患者,女,24岁,1987年10月17日就诊。主诉:小腹坠痛,尿频尿痛。2月前曾在××医院就诊,腹平片示双侧输尿管结石(左侧为中下段结石,右测为下段结石),结石如大米粒样 (左侧稍小些),发病初期有腰疼及重坠感,少腹持续疼痛,时轻时重。体温正常,腰肌稍有紧张,下腹拒按,舌红苔薄黄,脉弦滑。尿蛋白(十),红细胞(十),脓细胞偶见。重作腹平片如前所示。诊为石淋,属膀胱湿热兼气滞。施针刺,每日1次,手法如前。至10月24日排出1石,经X光复查,左输尿管下段结石消失。继续针刺法疗,10月29日右侧结石亦排出。

    应用此法共治疗21例,均告愈。

    [按语] 本病属中医“淋证”石淋范畴,膀胱湿热,气滞不通型,治则为清热利湿,行气止痛,用捻转提插重刺激泻法施针。关元、中极振奋任脉之经气,通调足少阴、足太阴之经气,助脾肾以固本,利膀胱而除湿热。太溪为足少阴原穴,主治内脏(肾>病,可缓解输尿管痉挛而止绞痛,并促进输尿管蠕动以排石下行。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会穴,健脾益肾舒肝,扶正祛邪。辅以肝胆经穴者,是因足厥阴肝经“环阴器,抵少腹”。太冲为肝经原穴,平肝通络,以增强输尿管蠕动,利于排石。取京门疏泄利胆,又加强肾之排泄功能。大横以清热利湿。, 百拇医药(张文进)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