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研究命题的建立与展开-2
面对以上三方面的挑战,西方生物医学无以答对,虽然不情愿,也只能允许经络这一科学探索的命题建立。一九八六年“经络的研究”作为我国自然科学的攻关项目立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也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和支持。
“七五”期间,一个以客观检测为中心的经络物理研究的热潮展开,具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沿十四经脉陆续发现了声、光、热、电、磁和同位素扩散的特异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一、祝总骧教授实验室采用循经低电击穿特性,循经低声阻特性等方位建立了一套十四经脉的客观检测定位方法,这一方法在国内外诸多实验室得到了重复验证和推广,促使经脉实质的研究迈进了科学定位的探索时期。
二、孟竞壁教授实验室利用法国学者建立的同位素锝(Tc99)穴位注射方法,用γ照相机显象了十四经脉同位素优势扩散线与古典经脉线走行基本一致,并进一步证明了它既非神经干,亦非淋巴或动静脉血管。
然而一切现代的解剖学手段,包括数十万倍的电子显微镜观察,均没有找到与十四经脉相对应的管道型组织结构线。
薛崇成教授一项著名的“口裂试验”宣布了所有“经脉外周组织结构线假说”的彻底破产。“口裂试验”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循经感传经过口唇时,双唇的开裂并没有阻止感传沿任督脉继续进行。同样,其他经脉的感传,亦可越过裂开的伤口。显然这一实验支持了“感传中枢幻觉假说”。然而对经络物理研究来讲,它恰恰提示:经脉是实实在在的无形存在,它正如海洋中的暖流、鱼汛、航线、天空中的候鸟迁徙线、季风带、航空线一样,是不会被局部的干扰而中断的,更不可能用解剖学方法所观察。
令人遗憾的是,薛崇成实验室和孟竞壁实验室以及李志超实验室先后被压制、扼杀、夷为平地。祝总骧实验室在困境中挣扎,举步维艰。而极力企图证明经脉只是古人对神经的无知和误解,以及一味热衷于寻找管道型组织的一系列实验室却能够得到大量的资金,但由于其技术路线是错误的,而陷入误区不能自拔。
“八五”期间,由于开放政策大势所趋,诸多综合大学、医科大学多学科学者的介入,使经络实质的研究还是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