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治疗急性心肌梗塞68例
急性心肌梗塞是临床常见病、危重病。我院运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 共观察120例病人,均为我院住院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8例中,男39例,女29例;年龄41~78岁,平均62.4岁。对照组52例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40~76岁,平均61.8岁。两组梗塞部位及并发症见表1。
表1 心肌梗塞部位及并发症
组别
例数
梗 塞 部 位
并 发 症
下壁
, 百拇医药
前壁
下壁+前壁
下壁+右室
高侧壁
正后壁
内膜下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心源性休克
治疗组
68
16
24
, 百拇医药
11
5
4
2
6
12
14
2
对照组
52
13
16
8
4
, 百拇医药
4
0
5
8
11
1
1.2 诊断标准 按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联合专题组1979年通过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依据临床表现、特征性心电图演变、心肌酶谱而确诊。中医辨证分为痰热瘀结、胸阳痹阻、气虚血瘀、气阴两虚4型。
1.3 观察项目 治疗前后胸痛、胸闷、憋气等症状及舌象变化,心电图、心肌酶变化。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疗法,即心电监护、吸氧、止痛镇静、静点硝酸甘油、镁盐极化液、肝素,口服消心痛、倍他乐克、开搏通、阿斯匹林等,符合溶栓条件的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辨证施治。
, 百拇医药
痰热瘀结型(31例):证见突发胸痛、胸闷如窒,汗出肢冷,甚则晕厥,恶心呕吐,舌红边有瘀点,苔厚腻或黄,脉滑数。治以清热化痰,活血化瘀。温胆汤合桃仁红花煎加减(枳实、竹茹、半夏、瓜萎、大黄、桃仁、红花、丹参)。
胸阳痹阻型(12例):证见心前区猝然剧痛,面色苍白,四肢逆冷,舌淡紫暗或边有瘀点,苔白腻,脉细微或结代。治以宣痹通阳。瓜萎薤白半夏汤加减(瓜萎、薤白、半夏、桂枝、炙附子、丹参、三七、炙甘草)。
气虚血瘀型(17例):证见心胸剧痛,痛有定处,气短乏力,心悸自汗,面晦唇青,舌紫暗有瘀斑,脉弦细无力。治以益气活血化瘀,保元汤合丹参饮加减(黄芪、丹参、党参、桂枝、川芎、水蛭、三七、灸甘草)。
气阴两虚型(8例):证见胸闷胸痛、短气乏力、心烦、自汗或盗汗、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或结代。治以益气养阴,生脉散加减(西洋参、麦冬、五味子、玉竹、黄精、丹参、赤芍、灸甘草)。
, 百拇医药
两组均以治疗3周为1疗程,判断疗效。
3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心肌酶恢复正常,心电图ST段恢复正常或仅留病理性Q波和/或冠状T波;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心电图有Q波及ST-T好转的改变;无效:症状不缓解,心电图无好转,甚至死亡。
4 治疗效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例(%)
组 别
例数
显 效
好 转
, 百拇医药
无 效
总有效率
P 值
治疗组
68
47(69.12)
17(25.00)
4(5.88)
94.12
<0.01
对照组
52
31(59.62)
, 百拇医药
14(26.92)
7(13.46)
86.54
5 讨论
急性心肌梗塞属于祖国医学的“胸痹”、“真心痛”范畴,其病因病机归纳为本虚标实。本虚即心之阴阳气血不足,标实指气滞、血瘀、痰阻、寒凝。发病初期以邪实为主,常见痰热瘀结、胸阳痹阻证型,恢复期以本虚为主,多为气虚血瘀、气阴两虚证型。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各证型可以相互转化,在治疗上应突出中医整体观念、标本同治,攻补兼施,故在辨证基础上,将活血化瘀法贯穿始终。同时加入安神养心、行气消食、导滞通便之品,以使患者保持安定的精神状态,饮食易于消化,大便排泻通畅,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及康复,临床观察表明:中药辨证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不仅在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而且对消除症状、调节人体各种机能活动,改善预后等起着积极作用。, 百拇医药(刘梅 刘俊荣)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 共观察120例病人,均为我院住院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8例中,男39例,女29例;年龄41~78岁,平均62.4岁。对照组52例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40~76岁,平均61.8岁。两组梗塞部位及并发症见表1。
表1 心肌梗塞部位及并发症
组别
例数
梗 塞 部 位
并 发 症
下壁
, 百拇医药
前壁
下壁+前壁
下壁+右室
高侧壁
正后壁
内膜下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心源性休克
治疗组
68
16
24
, 百拇医药
11
5
4
2
6
12
14
2
对照组
52
13
16
8
4
, 百拇医药
4
0
5
8
11
1
1.2 诊断标准 按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联合专题组1979年通过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依据临床表现、特征性心电图演变、心肌酶谱而确诊。中医辨证分为痰热瘀结、胸阳痹阻、气虚血瘀、气阴两虚4型。
1.3 观察项目 治疗前后胸痛、胸闷、憋气等症状及舌象变化,心电图、心肌酶变化。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疗法,即心电监护、吸氧、止痛镇静、静点硝酸甘油、镁盐极化液、肝素,口服消心痛、倍他乐克、开搏通、阿斯匹林等,符合溶栓条件的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辨证施治。
, 百拇医药
痰热瘀结型(31例):证见突发胸痛、胸闷如窒,汗出肢冷,甚则晕厥,恶心呕吐,舌红边有瘀点,苔厚腻或黄,脉滑数。治以清热化痰,活血化瘀。温胆汤合桃仁红花煎加减(枳实、竹茹、半夏、瓜萎、大黄、桃仁、红花、丹参)。
胸阳痹阻型(12例):证见心前区猝然剧痛,面色苍白,四肢逆冷,舌淡紫暗或边有瘀点,苔白腻,脉细微或结代。治以宣痹通阳。瓜萎薤白半夏汤加减(瓜萎、薤白、半夏、桂枝、炙附子、丹参、三七、炙甘草)。
气虚血瘀型(17例):证见心胸剧痛,痛有定处,气短乏力,心悸自汗,面晦唇青,舌紫暗有瘀斑,脉弦细无力。治以益气活血化瘀,保元汤合丹参饮加减(黄芪、丹参、党参、桂枝、川芎、水蛭、三七、灸甘草)。
气阴两虚型(8例):证见胸闷胸痛、短气乏力、心烦、自汗或盗汗、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或结代。治以益气养阴,生脉散加减(西洋参、麦冬、五味子、玉竹、黄精、丹参、赤芍、灸甘草)。
, 百拇医药
两组均以治疗3周为1疗程,判断疗效。
3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心肌酶恢复正常,心电图ST段恢复正常或仅留病理性Q波和/或冠状T波;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心电图有Q波及ST-T好转的改变;无效:症状不缓解,心电图无好转,甚至死亡。
4 治疗效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例(%)
组 别
例数
显 效
好 转
, 百拇医药
无 效
总有效率
P 值
治疗组
68
47(69.12)
17(25.00)
4(5.88)
94.12
<0.01
对照组
52
31(59.62)
, 百拇医药
14(26.92)
7(13.46)
86.54
5 讨论
急性心肌梗塞属于祖国医学的“胸痹”、“真心痛”范畴,其病因病机归纳为本虚标实。本虚即心之阴阳气血不足,标实指气滞、血瘀、痰阻、寒凝。发病初期以邪实为主,常见痰热瘀结、胸阳痹阻证型,恢复期以本虚为主,多为气虚血瘀、气阴两虚证型。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各证型可以相互转化,在治疗上应突出中医整体观念、标本同治,攻补兼施,故在辨证基础上,将活血化瘀法贯穿始终。同时加入安神养心、行气消食、导滞通便之品,以使患者保持安定的精神状态,饮食易于消化,大便排泻通畅,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及康复,临床观察表明:中药辨证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不仅在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而且对消除症状、调节人体各种机能活动,改善预后等起着积极作用。, 百拇医药(刘梅 刘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