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癌中药临证选择的思考
中药抗癌的研究已经进行了许多年,虽成绩不小,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把中西医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或偏于西医理论,疏于辨证论治;或囿于中医理论,没有充分考虑到现代医学和现代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成果,其结果是I临证用药的盲目性较大,针对性较低,重复性较差。
有学者认为,在使用中药抗癌时缺乏现代医学理论和现代中药药理学的指导,不少医生在治疗时使用了夏枯草、白芍、丹皮、山茱萸等既无抗癌作用,却具有免疫抑制的中药,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其次,抗癌中药制剂的抗癌谱太广,而不同种的癌细胞、同种不同类型的癌细胞的生物特性均有差异,因此,可能针对性较差。从药理学和治疗学的角度来说,一种药物治疗的病越多,其作用和不良反应就越多,该药也就越不是好药。对恶性肿瘤的治疗除了抗癌;还需辨证治疗,而辨证治疗时使用的药物对抗癌中西药的疗效有很大影响,若配合不当,则适得其反。
有关专家认为,不要妄想搞出一个包治癌的方剂。应在现代医学、中药药理学和传统中医药学的指导下,针对某种恶性肿瘤,研究由哪些抗癌中药组方才能使疗效提高;探索对同一种恶性肿瘤的不同组织学类型如何调整抗癌中药处方;在产生抗药性时如何调整处方;当病人不能耐受某些药物时如何调整处方。要进一步探索辨证治疗药物和抗癌中西药之间的最佳配伍,避免出现症状暂时改善了,而肿瘤却反而增大的情况发生。
学者们认为,人选抗癌中药的条件应是经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该药能抑制或杀灭指定的癌细胞,提高针对性;要有免疫增强作用(尤其是细胞免疫),或至少无免疫抑制作用,有免疫抑制作用的不宜使用;所用药物宜有健脾胃、增加食欲的功能,或至少对脾胃功能无明显损害,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否则无法长期使用。脾胃为生化之源,脾胃一败,百药难施,百病难医。诸如山豆根、苦参之类虽有抗癌作用,若恣意妄用,容易败胃,不仅治不好病,反而可能会缩短病人的生存期。
在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时时顾及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脾胃功能,以辨证施洽原则用药,才是提高疗效的三个基本着眼点。, 百拇医药(沈施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