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中医妇科
编号:200836
黄少华从脾论治妇科病经验拾零-1
http://www.100md.com 2001年4月26日 湖北中医杂志
     黄少华主任医师是全国著名老中医之一,行医五十余载,起沉疴,疗痼疾,能愈难病。笔者有幸跟师学习,侍诊左右。今就黄师从脾论治妇科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1 补脾培元 益气生血

    例1:继发闭经。刘某,女,20岁,未婚。1996年1月8日初诊。主诉:闭经4年。患者于14岁月经初潮,月经量少,经色淡红,1天即尽。1年后出现月经后期,3~5个月一行,逐渐发展为闭经。初用西药黄体酮治疗,可见撤退性出血,而后用之,未能奏效。现每月定期胸乳作胀,伴头昏,胸闷,气短,纳差,形体消瘦,每次运动后身体极度疲乏。带下量多清稀,时有腹泻。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妇检:子宫偏小,后倾。B超示:子宫、附件未发现异常。诊断:继发性闭经。证属脾肾两虚。

    治拟补脾培元,益气生血。方药:太子参25g,白术、炙草、山茱萸各10g,炙黄芪20g,炙升麻、柴胡各8g,当归、菟丝子、枸杞、仙茅、复盆子、陈皮各12g,淫羊藿15g。1剂/d,分2次温服。二诊:上方服3周,月经仍未来潮,但出现少腹胀痛、双乳胀、白带多等月经来潮之先兆。效不更方,守前方加鸡血藤、益母草各25g,红花6g,服法如前。三诊:上方服2周,于2月13日月经来潮,但量少,色淡,2天经尽。仍伴头昏,气短。前方已见成效,又续服上方1个月后,月经第2次来潮,经量、经色正常,3天干净。伴随症状消失,精神转佳。后继用前方化裁,待连续4次月经正常来潮后,遂停服煎剂,予以补脾培元之丸药调理善后。三年后随访,患者形体较前丰满,月经按时来潮,病告愈。
, http://www.100md.com
    按:闭经属妇科疾病中的难治之症。《傅青主女科》云:“夫经水者,乃天一之真水也,满则溢而虚则闭。”黄师认为:女子以血为本,二七天癸至,血海满盈,满而溢,则月事以时下。先天之精化生的天癸,须在后天水谷之精的充养下才能发挥作用,而后天的水谷之精必得脾胃健旺才能充沛。因此,在女子天癸已至、月事初潮后,尤其要注重调理脾胃的功能,使之源源不断地化生气血,充养天癸,方可保证月事以时下。

    本例之闭经正是由于化源不足所致,其根在于脾肾两虚。黄师拟补脾培元之法,重在补脾益气。在诊治过程中以补中益气汤为主导,贯穿始终,旨在健全脾胃功能,培其本以资化源。如《景岳全书》云:“欲其不枯,无如养营,欲以通之,无如充之……血盈则经脉自至,源泉混混,又孰有能阻之者。”黄师在闭经证的用药方面亦有独到的经验,方中选加鸡血藤乃甘温之品,温而不燥,入心脾两经,有补中养血、活血祛瘀、通利经脉之功,是强壮性补血药,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闭经均适用。

    2 健脾益气 升清降浊
, 百拇医药
    例2:倒经鼻衄。李某,女,16岁,1996年10月24日初诊。患者于1995年8月开始每月鼻衄1次,而月经不潮,伴双乳胀痛。经西医诊治无效,遂求治于中医。前医认为,此乃肝郁化火、迫血妄行所致,拟清肝泻火、降逆止血法,方用龙胆泻肝汤化裁。服药10剂后,今日鼻衄又作,因而求治于黄师。诊中症见:鼻衄,色鲜红、量偏多,时从口中吐出,乳房胀痛,带下量多、清稀。伴头昏,四肢微肿,胸闷气短,倦怠乏力。舌尖红、苔白,脉沉细弦。诊断:倒经。

    黄师据证分析,认为此案非肝经实火,乃是脾胃虚弱,元气不足,阴火上炎,迫血妄行所致。投以补中益气汤加味:太子参、炙黄芪、鸡血藤各20g,白术、炙甘草、陈皮各10g,生升麻、炙升麻各6g,柴胡8g,当归、牛膝各12g,白芍15g,益母草25g,连皮茯苓、旱莲草各30g。1剂/d。服药12剂,11月9日患者第1次月经正常来潮,经量中等,经色红,夹少许血块,未发鼻衄。而后数次复诊,续守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并嘱患者忌辛辣。12月7日患者第二次月经正常来潮,5天干净,四肢水肿消退,白带正常,精神转佳。因患者欲回乡里,嘱其续服原方,经前加用鸡血藤、益母草、红花引经下行,以巩固疗效。

    按:“火热气逆,热伤阳络”为倒经之常理,然前医循常法治之罔效。黄师接诊后去伪存真,探究病源。分析本案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升降之枢失调,清阳不升,浊气伏于下焦,伏而化火,迫使相火离位,阴火上炎,伤及阳络。黄师临证注重治病求本,健脾益气,调理升降之枢,泄阴火,引经下行。俟脾气健旺,血归所统,则血循常道。黄师谆谆告诫吾辈,医生必须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不为常法所囿,既要知常,又能达变,才能证的药准,收鼓桴之效。, 百拇医药(陈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