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中医妇科
编号:200895
“气”与妇科病的关系浅识
http://www.100md.com 2001年7月31日 湖北中医杂志
“气”与妇科病的关系浅识

     “百病生于气也”,这是《内经》发病学观点之一。百病生于气的“气”,不仅是指外来致病之邪气,也包括机体的“正气”。气既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表现形式。气化而物生,气弱则物衰,气正则物和,气乱则物病。由于人体本身“气”的虚弱,机体抗病能力低下,各种致病因素“邪气”则乘虚而入,导致机体发病。故《内经》又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气与血的关系极为密切,一旦气有病变,必会影响到血;反之,血有病变,也会涉及到气,以致产生一系列疾病。妇人以血为本,以气为用。经孕产乳皆有赖于化源充足,气血安和。如气机流畅,血海充盈,则经带如期,嗣育理想。若气的功能紊乱,升降失常,必会影响妇女的生理功能,继而引起妇科病变。临床常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气郁

    引起气郁的因素主要为“七情”所伤,而七情所伤又以伤肝最为多见。肝气的疏泄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人的精神情志活动。因此只有肝气疏泄功能正常,人才能气血和平,心情舒畅。如果肝失疏泄,气机失调,就可引起情志异常而致肝气郁结。故临床所见气郁之病变多在于肝。肝为藏血之脏,司血海,具有调节血流的作用。肝气失于疏泄,气机郁结,则影响肝的藏血功能而导致妇科病。
, http://www.100md.com
    如:肝气郁结,可致经血运行不畅,冲任受阻,胞宫不能按时满溢;或经气受阻,失于温煦,可使月经后期、先后不定期、痛经、闭经;或肝气郁结,气血失调,冲任失养而致不孕;或肝气郁结,气血结于冲任,留滞少腹,发为症瘕。患者可随月经周期的变化出现经前胸乳胀痛,少腹作胀或胀痛,或郁郁不乐,善太息,经血紫暗有块,脉弦等症。

    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瘀血内阻,可致经行后期,行而不畅,量少,痛经,闭经。痛经患者可见血块下后疼痛减轻或停止。常见面色晦滞,口干肤燥,经血暗滞有块,舌质泛紫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

    若气郁日久,久而化火,热伏冲任,迫血妄行可致月经先期量多,崩漏或经断复来,并见乳房胀痛结块,心烦易怒,头晕头痛,失眠烘热,口干口苦,便结,脉弦数,苔薄黄,舌质红或偏绛。

    若因肝气郁结,横逆犯脾,以致脾气受损,运化失职,致化源不足,可见月经后期,量少,闭经;或水湿内停,可见经行泄泻,浮肿,呕吐;若湿热互结,流注下焦,伤及任带,致成带下。并伴有脘腹胀痛,纳呆口苦,两胁不舒,苔白腻,脉弦等。
, 百拇医药
    治疗此类患者,临床皆可使用“木郁达之”之法,“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根据临床不同证型分别选用不同方药。肝气郁结者,可用柴胡疏肝散、金铃子散、加味乌药散、香附疏肝汤加减;气滞血瘀者可用膈下逐瘀汤、延胡索散、佛手益母汤(自拟)加减;肝郁化火者,可用丹栀消遥散、龙胆泻肝汤加减。

    2 气虚

    气虚属现代医学机能衰退的范畴。五脏皆可发生气虚,临床以心、脾、肾气虚的病变而引起妇科疾病者较为多见,特别是脾、肾二脏更著。

    气血生化来源于脾,而脾又主统血。因此,临床所见气虚之病变,首先责于脾。其一为脾气虚弱,化源不足。化源不足致冲任失养,胞脉空虚,可使月经后期,经行量少,甚至源泉日涸而成闭经,或致不孕。脾为湿土之脏,喜燥而恶湿。脾气虚弱,失于运化,水湿内停,聚而为湿,发为经行泄泻;或下注任带,致成带下,或溢于肌肤而致经行浮肿、子肿;其二是中气不足,升举无力。如中气不足,气不载胎,致胚胎下坠,压迫膀胱可使妊娠小便不通;或产时伤气,气失司化,膀胱气化无力,又可使产后小便不通;或由中气不足致冲任失固,无力系胞系胎,而致胎动不安,胎漏下血,坠胎、滑胎、小产、早产或子宫脱垂;或伤及带脉,带脉受损,失于约束而致带下。
, 百拇医药
    上述病变,由于脾气虚弱,临床常可伴有食少纳呆,食后脘胀,四肢困倦,不温,面黄肌瘦,口淡不渴,脉缓弱沉迟,舌淡胖或边有齿印、苔薄等症。

    其次,肾气虚弱,不能固摄。封藏失职致冲任失调而引起月经先期或后期,或先后无定期;或冲任失调,血不循经,导致崩漏;或肾气不足,冲任失养,胎失所系而致胎动不安、滑胎、小产;或胞脉失固而宫坠;或因先天不足,房劳多产,损伤肾气,以致精血亏少,冲任失养,胞脉空虚,肾阳不足,不能温化膀胱又可致妊娠或产后小便不通;或肾气不足,固摄无力,任带失约,精液滑脱而带下,甚至可见滑脱如崩;又肾气虚弱,阳不敷布,致气化失司,水湿泛滥而为子肿。因气属阳,肾气不足则肾阳亦亏。上述患者常伴有形寒怕冷,精神不振,腰膝酸冷,面色白,小便清长,夜尿频频,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等症。

    治疗此类病证,脾气虚者以调理脾胃为主,采用补中益气法,参以运脾化湿、调中理气、和胃降逆、温补中阳等法则治之;脾气虚弱者可用四君子汤、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化裁;兼脾阳虚者可用理中汤;脾不统血者可用归脾汤加减;中气下陷者可用补中益气汤或举元煎加减。肾虚者宜调补阴阳,可用肾气丸、左归丸、右归丸、养血补肾助阳汤、五子衍宗丸、寿胎丸等,随证灵活化裁。
, 百拇医药
    3 气逆

    气逆是气机功能紊乱的一种病变。气运行于机体,或升或降,一出一入,皆有规律。如胃气主降,肝主升发,肺主肃降。若运行规律一反常态,则称之为“逆”。

    气逆的病变,在妇科多表现为因胃失和降而引起的妊娠恶阻,或肝气上逆,升发太过,血随气泄发为经行吐衄等病证,治宜顺气降逆。胃失和降者可用香砂六君子汤或顺胎饮;肝气上逆者可用旋覆代赭汤或归经汤。

    4 讨论

    “百病生于气”,主要是由于体内正气虚弱,机体抗病力低下,加之外邪侵袭,导致气的功能紊乱发生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气虚、气郁、气逆三种类型。妇人虽以血为本,但因气血之间相互依存,关系密切,所以气有病可影响到血,而导致诸多妇科疾患。

    肝主疏泄,是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因此气郁、气逆病变多与肝有关;气血互根,均来源于脾,因而脾虚可致气血不足,以致内脏失于濡养,功能衰退,产生病变,故气虚者多责之于脾。气之为病,或实或虚,实者气郁、气逆也,病位在肝;虚者气虚也,病位在脾在肾。

    笔者体会,气的病变在妇科多表现为“肝气郁结、脾气肾气亏虚”三大证型。临证应详问病史,谨守病机,细心诊察,不难得出正确结论。, http://www.100md.com(张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