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中医内科
编号:201104
上病取下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
http://www.100md.com 2001年2月16日 通腑法临床运用五则
     (节选)

    李某,女,48岁,教师,1996年3月18日初诊。头痛频发8年,情绪激动及高脂饮食易发,多次测查血压、脑电图、头颅CT等均无异常。西医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痛,口服颅痛定、西比林等药物,时能缓解。就诊前5天头痛剧烈,以前额及两太阳穴为甚,伴呕吐痰涎,面色潮红,目胀痛,心烦躁,口干苦,大便秘结,3~5天一行,舌红苔黄,脉弦数。中医辨为肝火夹痰上扰,腑气不通,气机逆乱,血行不畅。治以清肝化痰通腑。大黄(后下)、菊花、炒栀子、炒丹皮、姜半夏、瓜蒌皮各10g,钩藤(后下)12g,炒白芍、川芎各15g。每日1剂,分3次服。3剂后解黄褐色大便2次,量较多。继以原方减大黄为6g,5剂,大便日1~2次,火随便清,病随之而退。随访2年未复发。

    按:血管神经性头痛多由血管痉挛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所致,属于中医“头痛”范畴。情志素郁化热,风痰上扰清窍,腑气不通致气血逆乱,周流不畅,不通则痛。《丹溪心法.头痛》云:“头痛多主痰,痛甚者火多,有可吐者,有可下者。”病在上,取之下,治以通腑泄热,佐以清肝化痰,使上扰之痰火得泄,逆乱之气血平和流畅,通则不痛。, http://www.100md.com(罗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