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中医内科
编号:201419
处方遣药要学会用轻量
http://www.100md.com 2001年4月9日 三九社区传统医学
     中医治病的巧处在分量上。用量的大小要因人因病而定适合病人的体质和病情为宜。

    当前在中医界的一些同道中,有一种不善于科学用药的倾向。他们在临证上不从入细的辨病和辨证下功夫,处方时不考虑方剂的配伍和药物对人体的利弊一味求功,一张处方用药可达几十味,一剂煎药重量可达数斤。结果是既浪费了药队又损害了病人的身体。

    古代名医处方用药,都是以药味精专,用量精当为度,如仲景除了鳖甲煎丸、薯蓣丸和升麻鳖甲汤等少数几个方子以外,处方很少超过十味以上。虽然开方时量大者较多,但将一剂药的总量换成现代剂量并不大,有不少方剂是做成散服,实际上每日用量都很轻。例如五苓散,用法是“白饮和服方寸七,日三服”。一方寸匕草木药末约为1克,日三服也只有3克,就可以治疗“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的膀胱蓄水证,如果用量太大,药过病位,反而效果不好,达不列“汗出愈”的目的。

    叶天士医术也很精祖,以方小量轻为特点,徐灵胎不大佩服他的方剂,认为叶氏的处方太小太轻谈,没有力量,容易误病,其实行的药量虽轻,力量却很大。曾有一个朋友吃了苍术、藿香各一钱,出现干咳、口舌干燥,反应很厉害,说明用药应从实践出发,不能以主观想像为依据。李东桓方剂之组合,与仲景简繁异度.但在处方用药上,长于用轻剂取汛以清暑益气汤为例.方中十五味药物用量最大的兄黄芪、苍术,各为一钱五分,用量最小的是五味子,只有九粒全方总剂量为八钱五分,没打超过一两。更值得提出的是,他善于将汤剂轧成粗末,或吹咀如麻豆大采用煮散的方法煎服,从而减少用药剂民提高疗效,例如一剂升阳散火汤总量为四两五分,用法是“吹咀如麻豆大,每服佯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人温服无时”。按照这样的服法,一剂药可作八次服,假若一日两胀,用四天是没有问题的。
, 百拇医药
    运用轻量方剂治病适用范围,有如下几点:

    其一是上焦病。吴鞠通留指出:“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因此治疗上焦疾病,不仅要多采用花叶一类质轻的药物.而且用量也要轻,煎法不宜久煮,否则药过病所,疗效反差。余曾用苏叶黄连汤治疗妇女胎前恶阻,呕恶不止,昼夜不差欲死,症屑温热药于肺胃,肺胃不和,胃热移肺,肺不受邪,还归于胃,乃用黄连三、四分以清湿热,苏叶二、三分以通肺胃,投之多愈。查肺胃之气非苏叶不能通.所以用轻量者,以轻剂恰治上焦之病,此方药只二味,分不及钱。不但治上焦宜小剂,而轻药也可以治重病,所谓轻可去实也。盖气贵流通而邪气挠之,则气行窒滞,失其活虚灵动之机,故觉实矣,唯剂以轻清,则正气宣布,邪气潜悄,而滞者自通。设投重药,不但已过病所,病不能去,而无病之地,反先遭其克伐。章虚谷谓轻剂为吴人质瘪而设,殆未明治病之理也。川连不但治湿热,且可用以降冒火之上冲;苏叶味甘辛而气芳香,通降倾气,独擅其长,然性温撤,被虽与黄连并驾,尚减用分许而节制之,可谓方成知约矣。

, 百拇医药     其二是皮表病。皮毛和人体之表部属于人体之阳位,非轻剂药物不能达之。所以治此部位的疾病,一般采用轻剂,如桑菊饮,九昧羌活汤,升阳散火汤等,应区别风热、寒湿、火郁之不同分别予之,

    其三是慢性病。如慢性肺病、胃肠病、肝肾病等,患这些病的人日久体衰,加之长期服药.耗伤正气,不能急于求成,治疗的方法,只能象《中庸·三十二章》里说的那样,阖然而日彰”,而用药物配成散剂或丸剂,小量服用,促进机体抗病能力的再生,通过渐积,慢慢起效,如春起回温,阳气布散,阴气自然消退,不期然而然。萌芽自然出土,茁壮而长矣。此理甚明,无待资言。余曾治越南某患者,年迈体衰,患慢性结肠炎,久治不愈,对多种药物均有反应,中药禁服之品竞达一百余种。就诊时每天进食不到一两,形体消瘦,脉象缓弱,疾病的关健在于脾胃受损害太甚,化源不能资生.乃先令停服中西药物一周,继用资生丸一贴,以剪刀将药物剪成粗末,每日煎服三钱,煮取两盅,早晚两次内眠守方月余,饮食大进而痊。

    药物使用轻量,除在轻量剂型中配方以外还有如下两种方法。
, http://www.100md.com
    动药与静药相配伍而用于补益时,动药用量宜经。所谓静药,是指具有补益作用,但易产生壅滞的药物,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熟地、山芋、鹿胶、甘草等。所谓动药,是指具有调理气血作用,而易伤正损气的药物,如川芎、积实、当归、柴胡、陈皮、肉桂、香附、大腹皮、砂仁、豆蔻等,以阴阳归类,动药属阳,俗药属阴,在组织方剂时两类药物相配伍,动药可推动静药,使补益作用增强,而付作用减少,这是处方的一种规律。例如在异功散中,参术苓草是静药.用量宜重,陈皮是动药,甩量宜轻.这样健脾的效果就会增加。久病怕动,一动则不堪收拾,所以静药应多于动药。

    引经药在处方中、用量宜轻、所谓引经药是引主药直达病所的药物。它的用量过大反而会宣宾夺主,牵制主药发挥作用。加傅青主完带汤.主药是二术、山药、党参、白芍,用虽很重,而柴胡和黑芥穗是引诸药入肝经和冲脉、带脉的药物,用量很轻,都只有几分,算得善于配伍的典型方剂。

    处方用药的规律有其传统性,不能以想像代替临床实践。使用轻剂量方药治病所以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也是前人实践的结晶。我们应当学会这种用药方法从而既可避免药物的浪费,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又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但是,提倡学习使用轻剂量药丸不等于主张任何病都使用轻淡药物,见了病人就是一派批把叶、淡竹叶、灯芯、六曲、麦芽、焦山查、佛手花、代代花等轻描谈写之品,有人说此类药吃了不坏病,不会出乱子,其实一莲撞钟则不响,以寸草起重木草必沂,泛用这种方法不但不能治病,反能误病,故必须区别对待方才不致误人。, http://www.100md.com(岳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