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热的中医论治
低热,即体温波动在37.5度~38.5度之间,持续2周以上。为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中医认为,低热是由外感、内伤使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所致。该病治疗虽有些棘手,但只要辨证无误,立法用药切合病情,就—定能收到满意之效果。
一阴虚所致低热
此型多发生在肾阴虚、肝肾阴虚、肺阴虚等相关大病、久病之后;其热以午后为著。证见骨蒸潮热,五心烦热,盗汗,眩晕颧红,心悸多梦,心烦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二治宜养阴清热。药用青蒿鳖甲运、清骨散加减:青蒿30克,生
地、知母、地骨皮、丹皮各15克,银柴胡,泰艽、鳖甲各10克,甘草6克。大补阴丸、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沙参麦冬汤皆可随证选用。
二血虚所致低热
此型多发生在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以及由脾胃受伤逐渐发
展而成。证见低热缠绵,面色淡白,头昏目眩,心悸怔仲,失虑多梦,倦怠乏力,肢体麻木,舌质淡;脉细弱。
洽宜益气养血。药用益气血的党参与当归六黄汤加减治之:生地、熟地、首乌、黄芪各15克,当归;白芍各12克,党参、黄芩、黄柏各9克,黄连6克。用四物汤或归脾丸、当归补血汤加减治之,其效甚佳。
三、气虚所致低热
此型多发生过劳及久病之后,证见长期低热,气短懒言,食欲不振,大便溏薄,渴喜热饮,常伴自汗,舌质淡,脉虚弱。
治宜益气健脾,甘温除热;药用补中举气汤加减:黄芪、党参各15克,白术、当归、陈皮各10克,升麻、柴胡、炙甘草、雄黄(冲服)各6克。
四、湿热伤表所致低热
此型证见低热,头重如裹,肢体酸楚,倦怠乏力,胸闷腹胀,嗜睡懒言,食欲不振,便溏,舌质淡红,苔腻,脉濡。
治宜清热化湿;方用藿朴夏苓汤、三仁汤加减:藿香、佩兰、茯
苓各15克,厚朴、半夏各10克,白蔻仁、连翘各15克,茵陈20克,黄芩、菖蒲各10克,滑石30克,甘草5克。
五淤血所致低热
此型多发生在跌打损伤、吐衄,便血及妇女分娩之后。证见低热缠绵,胸腹或肢体剧痛,拒按,口唇肯紫,面部黯黑,肌肤甲错,妇女伴月经不调,量少或闭经,经来色黑有块,舌有瘀点,脉沉涩。
治宣活血化瘀。药用血府逐淤汤:当归、生地、红花、牛膝各9克,桃仁12克,枳壳、赤芍、川芎、桔梗各6克,紫胡、甘草各3克。
六、痰郁所致低热
此型证见低热经久不愈,或一身烘热阵作。或憎寒发热,伴身倦嗜睡,胸闷腹胀;恶心呕吐,痰涎,渴喜热钦,咽喉或有埂塞之感,女性可有白带增多,舌质红,苔腻,脉滑。
治宜行气化痰。主用温胆汤、导痰汤加减:陈皮、法半夏、枳壳、茯苓各15克,竹茹、菖蒲、苍术各10克,白术15克,苡仁30克,甘草15克。亦可配用三子养亲汤治之。
此外,患者应忌吃伤阴耗津的辛燥温热的食品,还应常食滋肺肝肾阴的百合、银耳、鳖甲、水鸭、枸杞子;莲藕、冬瓜、雪梨、绿豆、黑豆、乌骨鸡等食物。, http://www.100md.com(邓理有)
一阴虚所致低热
此型多发生在肾阴虚、肝肾阴虚、肺阴虚等相关大病、久病之后;其热以午后为著。证见骨蒸潮热,五心烦热,盗汗,眩晕颧红,心悸多梦,心烦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二治宜养阴清热。药用青蒿鳖甲运、清骨散加减:青蒿30克,生
地、知母、地骨皮、丹皮各15克,银柴胡,泰艽、鳖甲各10克,甘草6克。大补阴丸、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沙参麦冬汤皆可随证选用。
二血虚所致低热
此型多发生在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以及由脾胃受伤逐渐发
展而成。证见低热缠绵,面色淡白,头昏目眩,心悸怔仲,失虑多梦,倦怠乏力,肢体麻木,舌质淡;脉细弱。
洽宜益气养血。药用益气血的党参与当归六黄汤加减治之:生地、熟地、首乌、黄芪各15克,当归;白芍各12克,党参、黄芩、黄柏各9克,黄连6克。用四物汤或归脾丸、当归补血汤加减治之,其效甚佳。
三、气虚所致低热
此型多发生过劳及久病之后,证见长期低热,气短懒言,食欲不振,大便溏薄,渴喜热饮,常伴自汗,舌质淡,脉虚弱。
治宜益气健脾,甘温除热;药用补中举气汤加减:黄芪、党参各15克,白术、当归、陈皮各10克,升麻、柴胡、炙甘草、雄黄(冲服)各6克。
四、湿热伤表所致低热
此型证见低热,头重如裹,肢体酸楚,倦怠乏力,胸闷腹胀,嗜睡懒言,食欲不振,便溏,舌质淡红,苔腻,脉濡。
治宜清热化湿;方用藿朴夏苓汤、三仁汤加减:藿香、佩兰、茯
苓各15克,厚朴、半夏各10克,白蔻仁、连翘各15克,茵陈20克,黄芩、菖蒲各10克,滑石30克,甘草5克。
五淤血所致低热
此型多发生在跌打损伤、吐衄,便血及妇女分娩之后。证见低热缠绵,胸腹或肢体剧痛,拒按,口唇肯紫,面部黯黑,肌肤甲错,妇女伴月经不调,量少或闭经,经来色黑有块,舌有瘀点,脉沉涩。
治宣活血化瘀。药用血府逐淤汤:当归、生地、红花、牛膝各9克,桃仁12克,枳壳、赤芍、川芎、桔梗各6克,紫胡、甘草各3克。
六、痰郁所致低热
此型证见低热经久不愈,或一身烘热阵作。或憎寒发热,伴身倦嗜睡,胸闷腹胀;恶心呕吐,痰涎,渴喜热钦,咽喉或有埂塞之感,女性可有白带增多,舌质红,苔腻,脉滑。
治宜行气化痰。主用温胆汤、导痰汤加减:陈皮、法半夏、枳壳、茯苓各15克,竹茹、菖蒲、苍术各10克,白术15克,苡仁30克,甘草15克。亦可配用三子养亲汤治之。
此外,患者应忌吃伤阴耗津的辛燥温热的食品,还应常食滋肺肝肾阴的百合、银耳、鳖甲、水鸭、枸杞子;莲藕、冬瓜、雪梨、绿豆、黑豆、乌骨鸡等食物。, http://www.100md.com(邓理有)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小儿科 > 小儿内科杂病 > 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