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骨伤推拿科
编号:201958
真武汤临证一得
http://www.100md.com 2001年6月12日 浙江中医杂志
     真武汤源于张仲景《伤寒论》,为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的主要方剂。笔者临证以该方治疗各种慢性疾病,疗效满意,兹举例如下。

    1 慢性心力衰竭

    陈某,男,75岁。1997年11月24日初诊。患者胸闷气急心悸反复发作10余年,甚则面浮肢肿,咳嗽咳痰。此次因劳累后再发5天,舌苔薄白、质淡胖,脉沉滑。胸片检查:全心增大,肺淤血;心电图检查:S—T段下移。西医诊断: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心阳不振,血脉瘀滞,水气上凌心肺。治宜益气温阳,化瘀利水,拟真武汤加味。处方:茯苓、车前子各30g,芍药、炒白术、人参(另煎)、川芎、瓜蒌皮各10g,熟附片(先煎)12g,紫丹参15g,生姜3片。2剂。二诊:尿量增多,面浮肢肿渐消,胸闷气急心悸咳嗽诸症得缓,原方续服2剂。三诊:浮肿消退,咳嗽气急已和,活动后尚感胸闷心悸,舌苔薄、质胖,脉沉。原方人参易炒党参15g,熟附子改量为9g,去车前子,加炙黄芪15g,五味子6g,5剂。药后诸症均缓解。
, 百拇医药
    按:心力衰竭属中医“心悸”、“喘证”、“水肿”等范围。益气温阳是心力衰竭治本的重要治法,化瘀利水是心力衰竭治标的重要环节。其中人参、附子共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缺血等作用;丹参、川芎、茯苓、车前子等化瘀利水之品又具有扩张血管,减轻心脏前后负荷的功能。故用真武汤加味治疗效甚佳。

    2 慢性结肠炎

    张某,男,58岁。1996年12月7日初诊。患者病4年余,每日凌晨必腹鸣腹泻水样便,多达6次,伴纳差,神疲肢倦,形瘦,怕冷,时有恶心,舌苔薄腻、质胖,脉细无力。西医诊断:慢性结肠炎。中医辨证:脾肾阳虚,水湿下注。治宜温肾扶脾,行气燥湿,拟真武汤加减。处方:茯苓、芍药、炒党参、姜半夏各12g,炒白术、炒青皮、陈皮、煨木香各10g,淡干姜5g,熟附片(先煎)9g。5剂。二诊:晨起腹鸣腹泻次数减少至2次,且大便由水泻转为烂便,食欲增加,精神好转,恶心已除。上方加补骨脂、石榴皮各12g,炙升麻10g。7剂后告愈。
, 百拇医药
    按:此病例泄泻虽久,然脾肾阳虚,水湿下注为其根本病机,温阳利水为真武汤之功效所在,久泻不止,中气下陷,故配合党参、补骨脂、石榴皮、炙升麻等益气升阳固涩之品。

    3 类风湿性关节炎

    李某,女,48岁。1996年2月10日初诊。患者关节酸痛,僵硬变形,屈伸不利5年,每逢寒冷季节加重,伴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尿清便溏,舌苔薄白、质淡胖,脉沉弱。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阳性。西医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辨证:病久阳气不足,卫外不固,风寒湿邪内侵经络。治宜温阳益气为主,佐入祛风散寒,拟真武汤加减。处方:熟附片(先煎)、炒白术、五加皮、羌活、独活各10g,干姜5g,茯苓、芍药、桑寄生、杜仲各12g,生黄芪15g,川桂枝9g。5剂。二诊:关节酸痛大减,能屈伸活动,腰酸怕冷渐除,二便尚调,舌苔薄、质淡胖,脉沉。上方去桂枝、羌活、独活,加炒当归12g,红花6g。先后服用20剂,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按:此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中的阳虚型。久病肾阳亏虚,阴寒凝集于经脉,故治以真武汤温补阳气为主。方中生姜易干姜为脾虚便溏而设,配以桑寄生、羌独活、五加皮补肾祛风湿,芪、桂、归、红等益气活血通络。, http://www.100md.com(俞凤英)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祛湿剂 > 温化水湿 > 真武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