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在人体生命科学中的地位-1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如果说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四大发明曾经是照耀近代科学发展的指路明灯,那么,对中华民族繁衍生息起过莫大作用的中国医药学,就是一个有待开发的伟大宝库。它珍藏着亿万人,数千年来从自身实践中体察到的,对人类生命真谛的深刻认识,和无数祛病养生的经验。一、二百年来,它一直落在近代科学的视野之外。而今天,在科学发展行将进入生命世纪的今天,这批宝藏以及它的命运,引起了国内外许多科学工作者的倾心关注;怎样看待这批宝藏?怎样开发这批宝藏?它的前如何?它的现状又怎么样?
从中西医结合谈起
自从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以来的百余年间,中医和西医长期并存,使得各自的长处和短处在广泛的实践中接受了深刻的比较和严峻的检验。在此期间,虽然出现过“全盘西化”的潮流,并以国民党的“取消国医法”达到顶峰,但中医始终取而不消。也有人提出要象抵制洋货那样抵制西医、维护‘国粹’,同样未为人民所接受。因为客观事实是:中医能治好很多病,包括使西医棘手的某些疑难病;并且有数千年的实践成效为证;而西医,则有解剖学、生理学、细胞学、化学、物理学等实证科学为其基础,而且征服了许多威胁人类生命的疫病,使人类的水平和平均寿命显著提高。
, 百拇医药
有鉴于此,凡不抱偏见的中医和西医,都觉察到两种医学各有所长。个别有识之士则勇敢地投入综合中、西医结合的尝试。尽管其成效如何有待商榷,但他们的革新精神值得钦佩。
解放后,提倡西医学习中医、“中西医结合”。改变了中西医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如: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小夹板治疗骨折、针灸、针麻等。然而,总的来说,进展不大。迄今仍停留在局部的、零星的、经验结合的水平上,仅限于在西方医学的框架上,镶嵌一些中医的经验。两种医学在理论上的巨大鸿沟,依然如故。
二十余年时间不算短,投入这方面的人力、物力不算少、国家对此也不为不重视,为什么成效不大呢?固然,这里有许多客观困难,例如遍试现代技术,依然找不到经络,也弄不清中医的‘气’为何物。但更重要的或许是认识论、方法论的问题。
现今的中、西医结合,实际上是以西医理论为基础,运用解剖学、生理学、组织学、药物学等的研究方法,来认识、整理、汲取中医的经验,凡不悖西医原理者,则“对号入座”;反之,则暂置勿问,绕着走,或当作糟粕而抛弃。这种结合的方法本身注定了“结合”的结果只能是局部的、经验的结合。沿着这条路子走下去,即令以十倍的努力,更多的时日,充其量也只能用更多的中医经验,来丰富现代西方医学的内容。真正的中西医结合是实现不了的。
, 百拇医药
谓予不信,试观下例。黄芪是中医学常用的补“气”良药。有人试图避开“气”的实质,研究黄芪的药理。经过化学提取、结构分析、提取物动物实验等,最后结论是:“黄芪有降血压作用”但是临床上几斤甚至几十斤黄芪提取物的降血压作用,也许还不如一片西药胍乙腚那么立竿见影呢!因此,避开中医“气”本质的探讨,人们只能从这项研究得到如下结论:黄芪毫无用处。这显然与中医临床实践大相茎庭。又比如辩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但是“阴阳五行”、“脏腑辩证”、“六经辩证”、“卫气营血辩证”等,究竟是科学的概括,应该发扬呢?还是唯心主义的渣滓而必须抛弃呢?已故赵锡武老大夫生前诊治的一个病例是发人深省的。一位老妇,因便秘20多天住院,西医大夫疑为肠道肿物,剖腹探查未见异常。而老妇从此每日泻肚发烧不已。最后诊为“肠道菌群调”,需肛灌健康人的新鲜粪便,但为老妇所拒绝。经赵老诊断为太阳阳明合病,投以“葛根汤加半”,三剂而愈。如果把肠道菌群比作青草,那么肠道就是滋生青草的土地。西医学看到的是“草”没有了,因此要播种草―接种健康人的细菌。中医学着眼处是“土地”,土地已经“沙漠化”了,解决的办法是兴修“水利”,改良“土壤”只要水源充足、土地肥活,“天涯何处无芳草”?两种医学理论,两种诊断方法,两种治疗手段,最后可能都能治好病,但差别如此之大,回避理论问题,如何能“结合”得起来呢?
怎样才能把这两种医学理论统一呢?中医和西医在理论上的分歧,根源的在于二者对人体的生命运动认识的不同、以及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对立。医学是应用科学。用西医理论去统一中医,或者相反,无异于用一种经验去统一另一种经验,那是不可能的。就象科学史上达百年之久的光的粒子说和波动说之争一样,二者都有自己的实验依据,谁也无法否定或统一对方,直到量子力学兴起,才在新的高度上把二者统一起来,解决了光的本质问题。当然,人的生命运动的规律这个问题要比光的本质复杂得多;中、西医学关于人的生命的认识的分歧,也比光的粒子说与波动说的差异深刻得多(后者涉及哲理的对立。)但它们的命运有一点是相同的:中医学说和西医学说只能在更高的高度上统一于新的理论――综合的人体生命科学。从人类科学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这种总趋势。, 百拇医药(林中鹏)
从中西医结合谈起
自从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以来的百余年间,中医和西医长期并存,使得各自的长处和短处在广泛的实践中接受了深刻的比较和严峻的检验。在此期间,虽然出现过“全盘西化”的潮流,并以国民党的“取消国医法”达到顶峰,但中医始终取而不消。也有人提出要象抵制洋货那样抵制西医、维护‘国粹’,同样未为人民所接受。因为客观事实是:中医能治好很多病,包括使西医棘手的某些疑难病;并且有数千年的实践成效为证;而西医,则有解剖学、生理学、细胞学、化学、物理学等实证科学为其基础,而且征服了许多威胁人类生命的疫病,使人类的水平和平均寿命显著提高。
, 百拇医药
有鉴于此,凡不抱偏见的中医和西医,都觉察到两种医学各有所长。个别有识之士则勇敢地投入综合中、西医结合的尝试。尽管其成效如何有待商榷,但他们的革新精神值得钦佩。
解放后,提倡西医学习中医、“中西医结合”。改变了中西医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如: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小夹板治疗骨折、针灸、针麻等。然而,总的来说,进展不大。迄今仍停留在局部的、零星的、经验结合的水平上,仅限于在西方医学的框架上,镶嵌一些中医的经验。两种医学在理论上的巨大鸿沟,依然如故。
二十余年时间不算短,投入这方面的人力、物力不算少、国家对此也不为不重视,为什么成效不大呢?固然,这里有许多客观困难,例如遍试现代技术,依然找不到经络,也弄不清中医的‘气’为何物。但更重要的或许是认识论、方法论的问题。
现今的中、西医结合,实际上是以西医理论为基础,运用解剖学、生理学、组织学、药物学等的研究方法,来认识、整理、汲取中医的经验,凡不悖西医原理者,则“对号入座”;反之,则暂置勿问,绕着走,或当作糟粕而抛弃。这种结合的方法本身注定了“结合”的结果只能是局部的、经验的结合。沿着这条路子走下去,即令以十倍的努力,更多的时日,充其量也只能用更多的中医经验,来丰富现代西方医学的内容。真正的中西医结合是实现不了的。
, 百拇医药
谓予不信,试观下例。黄芪是中医学常用的补“气”良药。有人试图避开“气”的实质,研究黄芪的药理。经过化学提取、结构分析、提取物动物实验等,最后结论是:“黄芪有降血压作用”但是临床上几斤甚至几十斤黄芪提取物的降血压作用,也许还不如一片西药胍乙腚那么立竿见影呢!因此,避开中医“气”本质的探讨,人们只能从这项研究得到如下结论:黄芪毫无用处。这显然与中医临床实践大相茎庭。又比如辩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但是“阴阳五行”、“脏腑辩证”、“六经辩证”、“卫气营血辩证”等,究竟是科学的概括,应该发扬呢?还是唯心主义的渣滓而必须抛弃呢?已故赵锡武老大夫生前诊治的一个病例是发人深省的。一位老妇,因便秘20多天住院,西医大夫疑为肠道肿物,剖腹探查未见异常。而老妇从此每日泻肚发烧不已。最后诊为“肠道菌群调”,需肛灌健康人的新鲜粪便,但为老妇所拒绝。经赵老诊断为太阳阳明合病,投以“葛根汤加半”,三剂而愈。如果把肠道菌群比作青草,那么肠道就是滋生青草的土地。西医学看到的是“草”没有了,因此要播种草―接种健康人的细菌。中医学着眼处是“土地”,土地已经“沙漠化”了,解决的办法是兴修“水利”,改良“土壤”只要水源充足、土地肥活,“天涯何处无芳草”?两种医学理论,两种诊断方法,两种治疗手段,最后可能都能治好病,但差别如此之大,回避理论问题,如何能“结合”得起来呢?
怎样才能把这两种医学理论统一呢?中医和西医在理论上的分歧,根源的在于二者对人体的生命运动认识的不同、以及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对立。医学是应用科学。用西医理论去统一中医,或者相反,无异于用一种经验去统一另一种经验,那是不可能的。就象科学史上达百年之久的光的粒子说和波动说之争一样,二者都有自己的实验依据,谁也无法否定或统一对方,直到量子力学兴起,才在新的高度上把二者统一起来,解决了光的本质问题。当然,人的生命运动的规律这个问题要比光的本质复杂得多;中、西医学关于人的生命的认识的分歧,也比光的粒子说与波动说的差异深刻得多(后者涉及哲理的对立。)但它们的命运有一点是相同的:中医学说和西医学说只能在更高的高度上统一于新的理论――综合的人体生命科学。从人类科学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这种总趋势。, 百拇医药(林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