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各地传统医学 > 中西医结合 > 信息2
编号:202569
中西药结合是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主要途径
http://www.100md.com 2001年6月12日 陈德华 杨春山 李华
     一、中西药结合使用日趋普遍

    随着中西医结合工作的不断开展,临床上中西药结合防治疾病日趋普遍。大量临床实践证明,中西药合理配合使用,能够提高疗效,开辟新的治疗途径,扩大治疗范围,缩短疗程。如中西药合用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比单用中药或单用西药疗效明显。有人对急性心肌梗塞做了中西药治疗对比,用西药消心痛、潘生丁加抗心梗合剂(由黄芪、党参、黄精、丹参、赤芍、郁金组成)结合治疗,与单纯用西药治疗比较,西药加中药的疗效,大大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中西药结合应用大有作为,它可促进中西医结合的发展。

    二、中西药基本特点和作用机理

    西医药学建立在构成论基础之上,以分析为手段来探析机理,了解疾病,指导诊治用药,故治疗上或致力于消除致病因子,或抑制器官异常功能,或补充匮乏物质,从指导思想到投药操作,乃至实际效果,都是单向性、对抗性的。用药针对性越强,局限性和毒副作用也就越大。
, http://www.100md.com
    中医学不仅有明确的双重调节意识,而且由于理论和实践上的多重因素,所以即使针对性的用药,药物在体内发挥的实际效应,也每每是双重甚至多是重的。以清热解毒药为例,此类药除有广谱抗菌作用外,对机体的免疫系统也常有良好的调节之功;柴胡的“和解退热”,即包含降低体温、抗菌、抗病毒、抗炎、镇静等多重效果。由于大多数中药来源于动植物,可能仍保留着某些生物调节的特性和基础,故即便是单味药物,也常能发挥双向的调节效应。如人参、刺五加、五味子既可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过程,也可加强其抑制过程,从而促进其平衡,对血液系统也有促溶与抗溶的双重作用。

    三、中西药结合取长补短,发挥更大的疗效

    1.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中西药结合运用比单用中药或单用西药治疗能明显提高疗效。如在中西药物结合使用治疗传染病和常见病方面,芍药汤配合痢特灵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磺胺药配合清热解毒药物治疗流行性脑脊髓炎,平衡液配合清气凉营、通下逐瘀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降压灵配合平肝养阴药治疗高血压病等。再如西医手术后结合使用中医药方面,手术切除胆结石后继用中药健脾益气。又如在先用西药抢救、继用中医药治疗方面,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惊厥时,用脱水剂、止痛剂和冬眠疗法以控制抽搐,然后再按中医卫气营血辨证疗法;感染性休克,先用扩容、纠正酸中毒和血管活性药物纠正休克,继用中药治疗感染等。
, http://www.100md.com
    2.以中药之长补西药之不足。中药可控制或减轻西药的毒副反应,弥补西药之不足。如治疗恶性肿瘤时,化疗、放疗往往引起血象下降、严重的胃肠反应等,甚至不能完成治疗过程,配合使用中药,可以大大地减少这些反应,使治疗过程得以完成。这种中西药结合的治疗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保证和加强西药的运用,发挥中西药共同作用,减少毒副反应。

    3.以西医治法补中药之不足。中药治疗到目前为止,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例如,对一些病原体的作用不够有力,抢救急性“三衰”措施较少,给药途径单调而不利于急救等,因而在临床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要采用一些西医疗法以补中医之不足。如对某些感染性疾病加用抗生素,对急性脑水肿病人加用脱水剂,对一些经过中药保守治疗未能奏效的急腹症采用手术治疗,对急性呼吸道阻塞的病人进行气管切开术,对急性失血、失水病人进行输血、输液等。这可以说是以西医之长补中医之短。然而,所谓的“长”和“短”,只是相对而言的。在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治疗中,有一些被视为中医之“短”的,却转化为“长”。如流行性出血热中出现的急性肾衰,以前主要依靠西医治疗,经过摸索,总结出运用中医“逐瘀通下”法来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而变为中医之长处。又如治疗感染性休克时,以前主要依靠西药抢救,而近年来运用中药制剂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青皮注射液、枳实注射液等,同样有较好的升压、扩张血管和强心等作用,在某些方面还优于西药,这又成为中医之长处。可见,以西医治法补中医之不足,并不是中医消极地“扬长避短”,而是为了“取长补短”,进而“化短为长”。
, http://www.100md.com
    四、中西药结合使用要有机交融

    中药与西药进入人体,从发挥疗效,到治愈疾病,都必须经过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体内过程,且从本质上说都是通过影响机体的生理、生化及病理等环节而发挥效应的,其作用对象具备生物活性上的同一性;中药与西药又均由化合物分子所组成,因而又有着药物物质上的同一性。因此,中西药互补杂交、交融沟通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实际上从古至今,这类交融从未中止过。如大量的外域药早已衍化为中药的组成部分,而许多中药制剂又源源不断地渗入现代医学临床,为医师们所喜用,所以杂交互补,形成统一的新药学完全有可能。

    需要指出的是,中药西用、西药中用,“阿司匹林加白虎汤”,“糖皮质激素辅以滋阴降火之剂”等中西药合用也属于中西药学互补的形式,各类资料都表明如能合理运用,每可显著提高疗效,但这只是一种初级形式的中西药学互补,其意义相对说来较为有限。人们所期待的是两者有机交融后产生的统一药学,是从方法、理论到操作过程都融为一体的一门学科,而不只是某一局部的相互借用,这需要我们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
, http://www.100md.com
    五、提高中西药结合使用水平,加速中西医结合发展

    中西药结合使用的根本目的在于取得既高于中药、也高于西药的疗效。为达到这个目的,首先我们在认识上,不能将中西药的结合使用简单理解为药味的堆砌或药效相加;其二,必须正视和解决好所面临的问题,如如何合理、有效地发挥中西医理论在中西药合理使用中的指导性作用?中西药结合使用的结果,既有发挥协同作用的有利方面,也有出现拮抗作用甚或发生毒副反应的不利方面,如何兴利除弊?为了更好地进行中西药结合使用,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辨证与辨病用药相结合。无论是中医或西医均注重诊断与治疗的密切相关性。相对而言,中医辨证,着眼于整体,把人本身的阴阳失调和外部环境结合起来加以分析,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故在用药时侧重平衡阴阳,调理气血,以调动机体内在抗病修复能力,但有时对病的局部重视不够;而西医诊断则是以现代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为基础,注重病因、病理形态和病理生理的改变,即对疾病发生发展的物质基础了解得较为深入、具体,但常因注重局部病变而易忽视整体。将两者结合起来,既明确了患的是什么病,又了解疾病在各阶段的本质表现,这是中西药合理使用的前提。
, 百拇医药
    2、用中西医各自理论指导选用中西药物。譬如,肾病的肾阳虚水肿,西医多先用皮质激素这一类“纯阳”药物。根据中医阴阳学说,在用皮质激素时应防阳盛耗阴,由肾阳虚转变为肾阴虚,此时要佐以滋阴补肾的药物(如六味地黄丸、左归饮之类),保护肾脏。根据激素在体内的负反馈作用,长期应用激素能使肾上腺皮质功能减弱,所以当皮质激素减少到维持量时,又需要在滋阴药的基础上加上助阳的药(如仙茅、仙灵脾、巴戟天、肉苁蓉、菟丝子等),以兴奋肾上腺皮质功能,促使分泌皮质激素,达到逐渐撤掉外源性激素目的。临床实践证明,这可提高疗效并降低复发率,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3、合理使用中西药,减轻病人痛苦。根据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其中也包括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对中医理论的阐明,以及对中药成份和药理的研究,采用中药与西药结合,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或弥补药效不足,减轻病人痛苦。如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用于抗癌治疗或用于肾病治疗,该药表现的副作用有白细胞降低、胃肠道反应、脱发等。针对其副作用,采用益气养血,健脾补肾药(如黄芪、当归、茯苓、白术、首乌等),可大大减少其副作用,减轻症状,以利病人康复。

    中西药结合作用于人体,发挥治疗作用,实际上是中西药两者交融的结果,是中西医结合的内涵反应。所以中西药结合使用是中西医结合的主要途径,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主要内容。, 百拇医药(陈德华 杨春山 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