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各地传统医学 > 中西医结合 > 信息2
编号:202584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性胰腺炎50例
http://www.100md.com 2001年7月27日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1985年3月~1999年6月,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水肿性胰腺炎,经50例临床观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100例,均为住院患者,入院时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下称观察组)和西医组(下称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50例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23~75岁,平均41.5岁。对照组50例中男21例,女29例;年龄25~71岁,平均39.8岁。病因:胆源性71例,暴饮暴食17例,无明显诱因12例。住院前疗程最短2.5h,最长75 h,平均17.1h。临床表现:患者均有上腹痛及恶心、呕吐和腹胀史,上腹痛及压痛36例,上腹并右上腹痛及压痛23例,上腹痛并左上腹痛41例。肌紧张68例。74例有不同程度发热,体温为37.4~38.7℃,伴黄疸67例,血WBC升高89例。所有病例血清及尿淀粉酶升高。血清淀粉酶>180 U,尿淀粉酶>1200U。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相似,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病例B超和CT均有胰腺增大,提示急性胰腺炎影象。
, 百拇医药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禁食,症状重者加胃肠减压,常规应用普鲁本辛、雷尼替丁、阿托品等口服,解痉止痛,镇静选用杜冷丁、异丙嗪、胃复安等间断肌肉注射;抑制胰腺分泌选用氟尿嘧啶500μg静滴;支持疗法,酌情使用镇痛剂及抗生素。观察组在上述西医治疗基础上加中药:柴胡、黄芩、木香、枳壳、厚朴、白芍、丹参、大黄(后下)等。体温高者加银花15g,连翘15 g,生石膏30 g;有黄疸者加茵陈、栀子各10 g;蛔厥加乌梅、槟榔各10 g,或苦楝皮30g。水煎,日1剂,分2~3次口服或胃管注入,1疗程5 d。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血常规、血、尿淀粉酶复查完全恢复正常,B超、CT复查完全正常;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改善、血常规、血、尿淀粉酶基本恢复正常,B超、CT复查有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和血常规、血、尿淀粉酶及B超、CT复查均无改善或加重。
, 百拇医药
    3.2 治疗结果

    经1疗程治疗观察组治愈33例,显效13例,无效4例,总愈显率92%。对照组治愈17例,显效22例,无效11例,总愈显率78%。1疗程结束时两组治愈率经χ2检验,P<0.05,总愈显率P<0.05,均有显著差异。

    4 讨论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急腹症之一,祖国医学对本病的描述散见于“结胸”、“胃脘痛”,“腹痛”等病症中,认为急性胰腺炎病因为暴饮暴食,肥甘酒醇情志不畅,蛔虫内扰等,以及感受风寒湿邪,导致肝胆,脾胃功能紊乱,气机升降失调,湿热阻于中焦而发病,现代医学认为发病机制为各种因素造成胆汁胰液逆流,激活胰腺组织中的胰酶并使胰管内压力增高,小胰管破裂,进而胰液外溢渗入胰间质导致胰腺自我消化,从而胰腺发生水肿、炎症、出血和坏死,甚至其损害可波及全身各系统和器官。对这样的病例未经详细检查和充分的准备而施行手术,必然使手术的困难和危险增加,故手术治疗不宜作为首选治疗。本组病例多数属于第Ⅰ型(轻型水肿性),少数属于第Ⅱ型(较重水肿及出血坏死性),故治疗以舒肝利胆、清热利湿、活血化瘀,通里攻下为要。方中柴胡、木香调气舒肝,黄芩等清热利湿,血芍、枳壳,厚朴宽胸理气止痛,丹参活血化瘀,大黄通里攻下。氟尿嘧啶能抑制胰蛋白酶的合成,防止胰酶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大黄能排除腹腔,后腹膜渗出液,减少腹腔积液,促进肠蠕动,有利于毒素排出,降低组织氧耗,减轻腺泡坏死。本组临床观察显示急性水肿性胰腺炎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显著缩短病程及早减轻患者痛苦,中药专方与西药有机配合,不仅抗菌消炎,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迅速改善胃肠功能,抑制和降低胰腺体分泌,减轻对机体的损伤,清除氧自由基,加速胰腺功能恢复,有效地保护胃肠粘膜屏障,减少内源性细菌移位的可能,促进疾病的恢复。本组病例以水肿性胰腺炎为主,若临床症状无好转并有恶化,或高度怀疑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宜尽早手术。, http://www.100md.com(王若东 陈航 崔朝阳 林欣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