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晚电位可监测心梗
哈医大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心血管内科曲秀芬教授等人,应用毫特(Holter)记录仪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进行晚电位连续监测,并把晚电位的变化与再灌注心律失常等多项指标联系起来分析,不仅大幅提高了梗死区供血冠脉闭塞的无创诊断水平,而且打破了传统认为晚电位只有在心肌纤维疤痕基础上才能形成的观念。
曲秀芬教授等临床选取急性心梗患者38名,于溶栓前开始佩戴数字化毫特记录仪,进行24小时的长程晚电位连续监测;然后将其分为溶栓成功组与不成功组,比较二者之间溶栓前后晚电位各项参数的变化情况,找出与冠脉再通的关系。结果表明,急性心 梗溶栓成功者较不成功者,其晚电位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且这种差异在溶栓后2~3小时就有极显著的意义。因此,此法能够很好地指导患者,特别是冠脉未得到开通者进一步治疗,较好地恢复闭塞冠脉的血流。
此外,曲秀芬教授的研究还显示,在心肌纤维疤痕组织形成以前,晚电位变化已有显著意义,说明晚电位这一参数与心肌缺血、再灌注等多种因素相关,并非由心肌局部纤维疤痕造成的延迟除极的原因引起。, http://www.100md.com
曲秀芬教授等临床选取急性心梗患者38名,于溶栓前开始佩戴数字化毫特记录仪,进行24小时的长程晚电位连续监测;然后将其分为溶栓成功组与不成功组,比较二者之间溶栓前后晚电位各项参数的变化情况,找出与冠脉再通的关系。结果表明,急性心 梗溶栓成功者较不成功者,其晚电位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且这种差异在溶栓后2~3小时就有极显著的意义。因此,此法能够很好地指导患者,特别是冠脉未得到开通者进一步治疗,较好地恢复闭塞冠脉的血流。
此外,曲秀芬教授的研究还显示,在心肌纤维疤痕组织形成以前,晚电位变化已有显著意义,说明晚电位这一参数与心肌缺血、再灌注等多种因素相关,并非由心肌局部纤维疤痕造成的延迟除极的原因引起。,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