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常识 > 中医基础 > 常见问答
编号:212873
中医诊断的基本功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0月9日 导医网
     传统中医诊断的基本功

    ——搭脉与察舌

    无论是电影还是戏剧,凡有中医出现的场景,总少不了有搭脉和看舌苔的镜头,因为这是传统中医临床诊断必不可少的两个关键步骤。外国人虽未必皆知中医,但也知道搭脉与察舌是传统中医的特色之一。

    一位中医在西德汉堡讲学时,东道主就不止一次地要他作一次现场示范。德国同道安排了四个心律不齐的病人,想亲眼看看中国医生的辨证功夫。中国医生给四人的诊断分别是:怀孕、冠心病、情绪郁结和疲劳过度。德国东道主在叹服之余,请教其中奥秘。中国医生说,首先应该说明,中医诊病是靠望、闻、问、切四诊结合,决不止切脉一种,而看舌苔也只是望诊中的一个组成部份。但切脉与看舌苔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再运用中医基本理论进行推理,对许多疾病的诊断确有极大的帮助。这在中医叫做:“能合色(察舌也包括望面色)脉,可以万全(可以得出较为正确的诊断)。”
, 百拇医药
    例如,上述四个心律不齐患者,第一位是少妇,脉搏虽有固定节律的歇止,但滑利有力,舌苔红润,面容健康,脉书上认为应考虑怀孕;第二位老先生,脉也有固定歇止,但脉体较硬而且无力,舌色微紫,当有心血管疾患,故诊断为冠心病;第三位面带愁容,脉搏固定歇止而沉,舌白,故诊断为情绪郁结;第四位脉有固定歇止,人高马大,汗流满头,初搭脉时间歇明显,稍久即感好转,舌苔正常,故诊断为疲劳过度。

    要熟息搭脉察舌的基本功,第一要掌握阴阳应象的整体观,明了五脏六腑在脉搏和舌面上的诊察部位。按照文献记载和经验积累,其一般规律是:上以应上,下以应下。如搭脉部位的桡动脉:其腕后部为上,称“寸”,应人体脏腑中位置较高的心(左寸部)和肺(右寸部);桡骨茎突部为中,称“关”,应人体中部的肝(左关部)和脾胃 (右关部);桡骨茎突后称“尺”,为下,应手部寸、关、尺三部。腹腔下部的肾(其中左尺部应肾与膀胱,右尺部应肾与命门)。察舌则一般以舌尖察看心肺疾病,舌中主脾胃,舌根 主肾.舌边主肝胆,都有一定规律可循。
, http://www.100md.com
    第二要掌握脉搏、舌苔与四季及人体饮食、情绪的关系。如夏季脉搏常较冬天来得浅浮,冬天脉位往往较为深沉,饮酒可使心跳加快,色素能使舌苔染色(如牛奶可使舌苔变白变厚,蛋黄可染黄苔)等等,均应虑及。

    第三要掌握正确脉位并使用脉枕。应让病人安静正坐或正卧,手臂应与心脏趋于同一水平位,直腕仰掌并垫以脉枕,使诊脉部位稳定,血脉流畅。

    第四要掌握指法,即使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指头平齐,略呈弓形,分布寸、关、尺三部,先轻按,次中按,后重按,细心体察脉象的位置、形状、有力无力、快慢节奏及动态变化等, 一般要求至少满“五十动”(即患者脉搏跳动50次)。如察舌,则应分别诊察舌尖、舌中、舌根、舌边、舌背,切忌马虎了事。

    第五要尽量排除干扰因素,保证诊断的客观性。古人强调的清晨前诊脉、察舌,自然光下看舌苔,虽然难以全部做到,但使患者安静,不在酒后、饱食后、剧烈运动后、服特殊药物后,及刮舌苔后诊察,还是应该提倡的。
, http://www.100md.com
    第六要注意生理异常。如饮水后舌面较润,张口呼吸可使舌面干燥。某些妇女孕期脉搏可有固定规律的歇止(中医称为代脉),不能贸然诊断为心脏病。某些人脉搏在寸口部位摸不到,却出现在与其相对的手背侧,中医称为 “反关脉”;也有些人,脉搏从尺部斜向手背,称为“斜飞脉”,这些都是生理异常,必须了解。

    当然,搭脉必须认识脉的本体(形象)与主病,察舌务必分清舌质、舌苔及其动态变化。要掌握脉象与主病,必先了解脉位(跳动位置的深浅)、脉率(一呼一吸间的跳动次数)、脉律(跳动节律)、脉形(脉的形状)和脉势(脉的强弱虚实)。脉位浅表的是浮脉,主外感和皮肤病。浮大而中空是芤脉,主失血症;浮而细软是濡脉,为湿困脾虚。沉脉部位较深,主内伤里症。伏脉部位更深,主痰饮宿食,疝气积聚。牢脉介于沉伏之间,实大有力,多为疝气、肿瘤、心腹冷痛之症。革脉部位也浅,浮而搏指,按之如按鼓皮,有一种绷急感,但重按无物,在女子为出血,男子为遗精。迟、数、动、疾、缓五脉均以脉率为准。一呼一吸间脉四动为缓,可见于运动员、风湿病和脾胃虚弱者。
, http://www.100md.com
    脉六动为数,是热性病;脉三至为迟,是寒性病。数脉只见于关部的即为动脉,常是疼痛、泄泻、血崩和惊恐的反映。疾脉一呼一吸在七跳左右,常见于甲亢、严重感染及心力衰竭。促、结、代三脉是跃律失常的脉搏, 脉律有固定歇止的是代脉,可见于冠心病、怀孕、剧烈运动和严重的精神郁结;脉律不齐有止歇而数的是促脉,常见于心脏病及热病;脉律不齐,无固定止歇而迟的为结脉,见于冠心病房颤、室颤等。以脉形分的脉象有滑(流利如珠,主痰,食停积,早孕)、涩(不流利、主血少,精亏,瘀血,失血,早孕)、长(脉形较一般为长,主热毒,癫痫)、短(脉形较一般为短,主疼痛,伤酒,血虚,痞积)、紧(脉来拘急,如转绳索,主寒主痛)、弦(状如弓弦,应指端直,主高血压,肝胆疾病,疟疾)等几种。以脉势分的则有虚(无力,主各种虚症,气血不足)、实(有力,主邪实有热,积聚)、洪(指下极大,跳起有力;主热性病及病势进展期)、微(极细而软,须细心诊 得,主阳虚气衰,崩中带下)、散(举之浮散无力,按之则无,漫无根蒂,主流产,久病或病危)、细(脉细如线,主血虚)等。

    搭脉察病的道理,按中医的认识是:“脉为血府,百体贯通”。即脉是全身血液流行的通道,由心所主,而血之流通,有赖于气的推动,故可通过搭脉而知全身的气血状况。同时,通过寸、关、尺与脏腑的对应关系,又可了解各个脏器的盈亏虚实。
, http://www.100md.com
    至于舌诊,还应掌握舌色、舌质、舌的运动、苔色、苔质等的主要诊法及主病。如舌色方面:淡白舌主气血两虚、阳虚;红舌、绛舌主热,但如中有剥脱或少苔的是虚热;青紫舌主气血运行不畅及食物中毒。

    舌质方面:滋润、红活、鲜明的称“荣”,主预后良好;干枯、晦眩、板滞的为“枯”,主预后欠佳。舌质纹理粗糙、形色苍老、坚敛的称“老”,是邪气实;舌质浮胖娇软的称“嫩”,主正气不足。舌体比正常人大而厚的为胖大舌,主水湿痰饮停积;胖大而边有齿痕、舌质较嫩的多属气虚或阳虚;舌体肿大,舌色 鲜红、青紫的是肿胀舌,是湿热或中毒的表现;舌体瘦小为瘦薄舌,多为虚证;舌面上有各种裂纹、深沟的称裂纹舌,属气血阴液不足,也可见于先天性的生理异常者;舌的蕈状乳头肿胀或高突的称舌有点刺,是热毒亢盛。

    察看舌的运动要注意:

    1、舌强硬伴有肢体麻木的应考虑中风先兆之可能,伴有发热的风痰阻络;舌痿软的多主虚症。
, http://www.100md.com
    2、舌歪斜的为中风后遗症或神经系统疾病。

    3、颤动舌为动风的表现,常见于老年体衰或高热抽搐。

    4、舌头经常露出口外称吐舌;若舌微微伸出口外,旋即缩回内,或舐唇四周反复转弄称弄舌,都是热病重症。弄舌也见于先天愚型病人。

    5、舌体紧缩不能伸出口外的,称舌体短缩。如系新近发病,多属重病。

    从苔色来看:白苔常主表证、寒证,黄苔主热证,灰黑苔多主热极伤阴(苔灰黑而焦干)或阳虚阴盛(白腻灰黑苔)。但苔色的变化还须结合苔质的润、燥、糙、滑和厚、薄、腐、腻来看。

    如有一次,德国医生安排7个白苔病人请中国医生辨别。中国医生运用四诊合参,对苔薄白的诊断为感冒,苔白厚的诊断为胃肠型感冒,苔白滑的诊断为消化不良,苔白厚粘腻的诊断为哮附痰饮,苔白燥裂者诊断为急性感染,苔白腐的诊断为胃癌后期,德国医生深为叹服。
, 百拇医药
    原来中医治病,从苔的厚薄可以看病的浅深。感冒病浅,故苔薄;胃肠型感冒病略深,故苔白厚;滑苔主水湿内聚,故白滑的多属寒湿、脾阳不振(常伴有消化不良);燥苔主津耗伤,故苔白燥裂者为热症(常由急性感染所致);腻苔常是湿浊痰饮的表现,其人呼吸微促,故诊断为哮喘;白苔而上有豆腐渣状堆积的是白腐苔,是胃气伤败,邪浊上泛的表现,结合到其人有恶液质,故诊断为胃癌。现代科学为舌诊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如舌色定量检测可反映舌质与舌苔综合状态的光学信息,紫外线荧光能辨别不同的舌色,舌印片脱落细胞检查,有助于观察舌的厚、腻,光剥及舌象的动态变化。其它的现代化察舌方法还有舌血流量测定、活体显微镜检查、刮舌涂片检查、超声波扫描等。这些现代化的察舌方法,既肯定了传统中医的察舌经验,也丰富了舌诊内容,为舌诊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中国中医药网》,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