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常识 > 中医基础 > 信息
编号:213007
《伤寒论》研究进展二
http://www.100md.com 2001年5月10日 导医网
     李树沛[1]在研读《伤寒论》的过程中,结合历代伤寒注家的研究,着重谈到了“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便悉具”中“一证”的认识,指出我们在运用小柴胡汤时要注意加主症,求病本;又对“白通汤”提出自己的见解,指出白通汤用葱白之旨应与通脉四逆汤加葱白相区别;对280条“续自便利”进行分析,认为本条不但揭示了脏虚络实的特殊病机,更为重要的是,在辨证思维上揭示了传统的“大实痛”是胃家实,加大黄是通大便的观点是不妥的;对282条“自利而渴”,作者认为肾阳虚衰、气化失司、津不上承的注解,有悖仲景原文之意,有未及太阳、厥阳、少阳的生理病理特征。

    刘耀、杨佃金[2]集中研究了宋金元时期《伤寒论》方的发展,指出《伤寒论》方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有二:一是这一时期的医学除按仲景条文、方法使用仲景方外,并对仲景方进行补充与化裁,进一步应用于杂病。补其不足是宋代医学的重要方法与手段,如韩祗和、庞安时、朱肱、钱闻礼、许叔微、郭雍等。金元时期则另解新说,如刘完素主寒凉,即白虎栀子法修饰;张子和主攻下,以理中建中运用;朱丹溪主养阴,即由其复脉、竹叶方剂变通等。

    李军艳[3]研究生就《伤寒论》水气的涵义,致病特点,形成与发病、证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认为水气是一个病理概念,具有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的双重性,其本质是体内停留之水,其致病过程具有动而不居的特点:痰饮、水肿、湿痹皆为水气之患。水气形成机制是阳虚,阳不制阴,治疗以“温药和之”为常法,振奋阳气以祛除水气;非尽以温药和之为变法,攻遂、清热、滋阴皆在其中。

    赵映前、胡爱萍[4]就《伤寒论》探讨了经方的组方特点与思维方法,总结出方小药精,直达病所;药专力效,以求速效;病势缠绵,缓缓攻之;病有兼夹,药多兼用;方随症变的临床组方特点。

    滕佳林[5]对《伤寒论》174条“大便硬、小便自利”为何去桂加白术的问题,认为桂枝原为通阳化气利小便而设,既然“小便自利”,故去之;加白术运化脾阳,复其行津之职,则“大便硬”可除。从而否定了去桂枝是为了防止发汗伤津,或只言去桂而不言加术种种避实就虚之解释。

    引用文献:

    [1]李树沛、姜建国、周爱民, 《伤寒论》几个问题的探讨,《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3),93-94

    [2]刘耀、杨佃金, 宋金元时期《伤寒论》方的发展,《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3),99-100

    [3]李军艳 ,《伤寒论》水气证治论析,《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3),134-136

    [4]赵映前、胡爱萍,从《伤寒论》看经方的组方特点与思维方法,《湖南中医药导报》 1999(3),4-5

    [5]滕佳林,《伤寒论》第174条析疑,《国医论坛》 1999(2),4-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