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专家 > 专家风采 > 预防医学专家
编号:213651
侯祥川
http://www.100md.com 中国公众科技网
侯祥川

     侯祥川 (1899—1982)

    侯祥川,营养学家。他毕生致力生物化学和营养学的研究,其突出成就是有关营养缺乏病的各种临床表现与防治的研究以及食物营养成分的研究。他首先在国内报告了核黄素缺乏的各种表现和治疗方法,主持研制了我军各兵种便于携带、储存、食用的口粮,编纂了一系列营养卫生学专著,对我国营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侯祥川,1899年12月13日生于广东揭阳的一个信奉基督教的家庭。其父曾任揭阳县新墟埠礼拜堂牧师,并先后任新墟埠小学、揭阳县小学、汕头市韦怀中学校长兼教员。侯祥川1906年入小学读书,1914年8月于韦怀中学毕业升入汕头华英书院(相当于高中和大学预科),1917年毕业。他在中学学习期间因学习成绩优秀曾获得学校和汕头市的奖励。

    侯祥川为家中长子,另有两个弟弟和三个妹妹。侯家人口多,其父工资收入微薄,其母除料理家务外,还经常做些抽纱、绣花等手工劳动,以贴补家用。
, 百拇医药
    受其父慈善救国思想的影响,侯祥川在少年时期就对灾难深重的劳苦大众寄予深切的同情。他看到国家缺少医药人才,尤其是农村乡镇的穷人有病得不到医治,便决心学习医药学。1917年8月他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理学院医预科。一年后,他又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于1924年毕业并取得美国纽约州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在校期间,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生活俭朴。他靠奖学金以及为校方抄写文书,向校内外籍教员推销手工艺品的收入,解决学习和生活的费用。1927年7月,他获得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奖学金,当年9月出国进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进修,1928年6月,获理学硕士学位,后转入美国滨士葛雅大学、美国海洋生物研究所、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为临时研究员。1929年初,侯祥川回国在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理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30年7月晋升为副教授。1933年转入上海雷士德医学研究所生理学系任生物化学营养学研究员,专门从事营养方面的研究。1945—1948年,兼任南京中央卫生实验院营养研究所主任。1948—1949年,应美国营养基金会及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邀请,再次赴美国考察并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特约研究员。1948年,获联合国学术考察奖学金和美国威廉氏营养缺乏病预防基金奖学金,在美研究考察。侯祥川1949年初,回到上海,6月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兵团卫生部工作,后调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即今第二军医大学)任训练部副部长兼科学研究室主任,1955年升任科学研究部部长兼生物化学教研组主任教授。1958年调入军事医学科学院,任军队卫生、营养研究所研究员、军粮营养研究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 百拇医药
    侯祥川是1926年成立的中国生理学会和1946年成立的中国生化学会的创建人之一。1954年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正式成立,将生理科学各专业学会合并为中国生理科学会,他为常务理事。1979年,中国生化学会和中国营养学会相继重新成立,他都被选为名誉理事。1925年,他参加中华医学会;1936年,任中华医学会营养委员会秘书;1949年,曾任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会长;1953—1955年,任中华医学会医史学会秘书、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1926年,参加北京自然博物学会;1932年,任名誉执行秘书;1940年,任上海公共卫生学会会长;1981年,被聘为天津食品工业协会顾问。

    侯祥川还曾参加多种国外的学术团体:1928年,参加美国实验生物学和医学学会;1930年,参加英国生物化学会,后为退休名誉会员,1948年,参加美国化学会和美国营养学会,后为营养学会退休名誉会员;1962年,被选参加美国纽约科学院;1977年,他被联合国大学聘请为“世界饥饿方案”顾问委员会委员;1980年,任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营养供给量专家委员会委员。
, http://www.100md.com
    侯祥川多次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927年,在爱丁堡出席英国雷士德百年纪念大会;1928年,在安阿巴出席全美实验生物及医学大会;1934年,在南京出席远东热带医学大会,为营养组秘书;1935年,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出席国际生理学会;1937年,于万隆出席国际联盟远东农村卫生会议,为营养专门委员会委员;1938年,于河内出席远东热带医学会议,为营养组秘书;1948年,于璧瑶出席联合国远东鱼米营养会议;同年,在华盛顿出席国际热带医学及疟疾大会,为中国代表团团长并任该大会营养组主席;1979年,去东京参加联合国大学“世界饥饿方案”顾问委员会会议;1981年,参加在天津举行的国际营养学讨论会,并去美国圣地亚哥参加第十二届国际营养学大会,在“中国的食物和营养问题”工作会议上曾作中心发言。

    侯祥川1951年在第二军医大学荣立一等功一次,1953年又于该校荣立三等功一次,1953年被评定为一级教授,1961年被国防部授予上校军衔。他1982年逝世于北京。

    精心研究营养缺乏病成绩显著 侯祥川一生致力于生物化学和营养学的研究,是我国最早从事现代营养学研究的著名学者之一,其突出的成就表现在营养缺乏病的临床研究上面。
, 百拇医药
    侯祥川从1933年转入上海雷士德医学研究所开始,专门从事营养学方面的研究,那时他就开始注意营养缺乏病的防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抗日战争时期,大批难民流离失所,一般民众的膳食质量都很差。因此,营养缺乏病患者,尤其是维生素缺乏病患者显著地增加。此间,侯祥川直接参加了对战争伤员和难民的伤病救治工作,通过临床观察大量的营养缺乏病例,进行研究分析并结合实验室的实验与治疗结果,确定了这些营养缺乏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同时还在国内外发表有关食物维生素与营养问题的论文100余篇。40年代初,他在国内首次报告了中国一般民众核黄素缺乏的各种症状及治疗方式与剂量。1949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沪部队大批指战员患“绣球风”(阴囊炎),久治不愈。后经侯祥川检查诊断为核黄素缺乏症,经补充核黄素治疗,大批患者很快痊愈。经他建议并担任技术指导,在华北部队中开展了大规模营养调查,发现部队对副食的选用和烹调方法以及烹调前的处理不当,是发生营养缺乏病的重要原因。在他指导下,为部队举办营养培训班,从而使营养缺乏病大为减少。, 百拇医药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