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祜
http://www.100md.com
中国公众科技网
致力于中药标准建设 李承祜一贯重视中药质量的研究。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他就参加华东军区卫生部组织的华东地区中药材标准规格的制订,为我国早期中药质量标准的制定建立雏形,其后对中药混乱品种进行了大量的整理工作。50年代,他担任中国药学会中药整理委员会委员,并在上海建立分会,积极开展活动。他先后对萝芙木、海藻、“藜芦”、鸡骨草、夏枯草、秦皮、酸枣仁、黄药子、黄藤、紫珠草、化橘红、蛇床子、乌梅、海风藤、淫羊藿、巴戟天、菟丝子、苦杏仁等数十种中药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发表了数十篇生药学研究论文,不仅为中药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发掘新的药用植物资源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如50年代初期,印度发现有降压作用的蛇根木后,以“寿比南”片大量倾销于市,他为了解决国产资源,深入我国南方进行资源调查,并将采取到的同属多种萝芙木的根与叶进行了较系统的生药学研究,为开发利血平类药物资源作了先导,论文曾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又如为了保证江苏省中医治疗血吸虫病要药“藜芦”的准确性,他多次深入产地镇江一带,核对原植物,经实地调查,确认“藜芦”实为百合科野金针菜或萱草根,并测知其有剧毒,纠正了几十年来文献上的错误,提醒中医用药上的注意。
, 百拇医药
50年代,他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委员,70年代,兼中药组组长。他除了大量审阅各地起草的文稿,协助兄弟单位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外,还亲自组织制定4种中药的质量标准,撰写起草说明。他对待中药的真实性和质量标准持十分严谨的科学态度,审查资料时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常逐字逐句推敲,标点符号亦不轻易放过。他和同志们一道澄清了许多混乱品种,维护了药典标准的统一性和严肃性,为我国的中药质量标准工作做出了贡献。
李承祜现已届88岁高龄,又长期患有多种慢性病,但他意志坚强,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仍不减当年,目前正忙于重新整理旧作,并组织教学梯队,搞好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还担任学校学科建设咨询委员会委员。我们祝愿他健康长寿,为党为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
(作者:吴焕)
简历 1905年11月1 日生于安徽省枞阳县田埠村。
1930年 毕业于日本广岛高等师范理学部。
, 百拇医药
1930—1932年 在日本广岛大学(原名文理科大学)研究部深造。
1933—1936年 任安庆女子中学教员。
1936—1937年 任保定农学院教授,兼北平中法大学生物学系讲师。
1937—1938年 任安徽大学农学院教授。
1938—1947年 任陆军军医学校药科生药学系主任、教授。
1947—1949年 任国防医学院药科生药学系主任、教授,兼代药科科长。同时兼同济大学理学院生物学系教授。
1949—1952年 任华东人民医学院药学系副主任、教授,兼生药学教研室主任。
1954—1987年 任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药学系副主任、教授,兼生药学教研室主任。
, 百拇医药
1951—1988年 任中国药学会各届理事、上海药学分会副理事长、理事长(现任名誉理事长)。
1988— 任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教授。
1995年12月29日 逝世于上海。
主要论著 1 李承祜.安顺的药用植物.药学季刊,1942,创刊号:11.
2 李承祜.药用植物学(大学课本).上海: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1949.
3 李承祜,吴美枢.药用植物的经济栽培.上海:文通书店,上集,1951,下集,1953.
4 李承祜.生药学(大学课本).上海: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1952.
5 李承祜,吴美枢,张令仪等.萝芙木的生药学研究(根和根状茎).药学学报,1957,5(4):293—306.
, 百拇医药
6 苏中武,李承祜.夏枯草的生药学研究.药学学报,1958,6(3):113—127.
7 周子静,苏中武,李承祜.酸枣仁的生药学研究.药学学报,1958,6(4):189—197.
8 李承祜主编.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59.
9 苏中武,张令仪,李承祜.中药秦皮的生药学研究(I).药学学报,1962,9(5):293302.
10 吴美枢,苏中武,李承祜等.中药黄藤的生药学研究.药学学报,1962,9(4):232.
11 李承祜.当前我国有关生药学几个问题的商榷.上海中医药杂志,1962,(12):31.
12 吴美枢,李承祜.赤霉素对薄荷有效成分的影响.药学学报,1964,11(6):417.
13 李承祜,蔡琼英,王庶华等.中草药制剂汇编.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1981.
14 宓鹤鸣,李承枯,苏中武.紫珠草的生药鉴别与质量比较研究.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论文集,1983.
15 张汉明,李承祜,苏中武.浙江省九种杜鹃叶的鉴别与质量研究.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论文集,1983.
16 张汉明,李承祜,苏中武.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毛花洋地黄中毛花洋地黄甙C的含量变化.药学通报,1983,18(7):52., 百拇医药
, 百拇医药
50年代,他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委员,70年代,兼中药组组长。他除了大量审阅各地起草的文稿,协助兄弟单位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外,还亲自组织制定4种中药的质量标准,撰写起草说明。他对待中药的真实性和质量标准持十分严谨的科学态度,审查资料时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常逐字逐句推敲,标点符号亦不轻易放过。他和同志们一道澄清了许多混乱品种,维护了药典标准的统一性和严肃性,为我国的中药质量标准工作做出了贡献。
李承祜现已届88岁高龄,又长期患有多种慢性病,但他意志坚强,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仍不减当年,目前正忙于重新整理旧作,并组织教学梯队,搞好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还担任学校学科建设咨询委员会委员。我们祝愿他健康长寿,为党为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
(作者:吴焕)
简历 1905年11月1 日生于安徽省枞阳县田埠村。
1930年 毕业于日本广岛高等师范理学部。
, 百拇医药
1930—1932年 在日本广岛大学(原名文理科大学)研究部深造。
1933—1936年 任安庆女子中学教员。
1936—1937年 任保定农学院教授,兼北平中法大学生物学系讲师。
1937—1938年 任安徽大学农学院教授。
1938—1947年 任陆军军医学校药科生药学系主任、教授。
1947—1949年 任国防医学院药科生药学系主任、教授,兼代药科科长。同时兼同济大学理学院生物学系教授。
1949—1952年 任华东人民医学院药学系副主任、教授,兼生药学教研室主任。
1954—1987年 任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药学系副主任、教授,兼生药学教研室主任。
, 百拇医药
1951—1988年 任中国药学会各届理事、上海药学分会副理事长、理事长(现任名誉理事长)。
1988— 任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教授。
1995年12月29日 逝世于上海。
主要论著 1 李承祜.安顺的药用植物.药学季刊,1942,创刊号:11.
2 李承祜.药用植物学(大学课本).上海: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1949.
3 李承祜,吴美枢.药用植物的经济栽培.上海:文通书店,上集,1951,下集,1953.
4 李承祜.生药学(大学课本).上海: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1952.
5 李承祜,吴美枢,张令仪等.萝芙木的生药学研究(根和根状茎).药学学报,1957,5(4):293—306.
, 百拇医药
6 苏中武,李承祜.夏枯草的生药学研究.药学学报,1958,6(3):113—127.
7 周子静,苏中武,李承祜.酸枣仁的生药学研究.药学学报,1958,6(4):189—197.
8 李承祜主编.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59.
9 苏中武,张令仪,李承祜.中药秦皮的生药学研究(I).药学学报,1962,9(5):293302.
10 吴美枢,苏中武,李承祜等.中药黄藤的生药学研究.药学学报,1962,9(4):232.
11 李承祜.当前我国有关生药学几个问题的商榷.上海中医药杂志,1962,(12):31.
12 吴美枢,李承祜.赤霉素对薄荷有效成分的影响.药学学报,1964,11(6):417.
13 李承祜,蔡琼英,王庶华等.中草药制剂汇编.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1981.
14 宓鹤鸣,李承枯,苏中武.紫珠草的生药鉴别与质量比较研究.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论文集,1983.
15 张汉明,李承祜,苏中武.浙江省九种杜鹃叶的鉴别与质量研究.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论文集,1983.
16 张汉明,李承祜,苏中武.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毛花洋地黄中毛花洋地黄甙C的含量变化.药学通报,1983,18(7):52.,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