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学版 > 药学专家
编号:213862
顾学裘
http://www.100md.com 中国公众科技网
     他在浙江医学院任教授和药学系主任期间,担任主要专业课“药剂学”主讲。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强调学习国外经验要结合中国实际。他重视国内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注重掌握第一手资料,特意请来一名绘图技术人员,跟随他一起下厂调查,将一些制剂专用设备和工艺流程等绘制成教学挂图。他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挂图和实物教具,有效地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提高了教学效果。由于他积累和掌握了大量的实际资料,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所以他的讲课不但条理清晰,板书规正,而且密切联系实际,富有启发性,深得学生的欢迎。他十分重视实验教学环节,认真指导青年教师做好实验准备,注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经常深入实验室指导学生实验,对一些技巧性较强的实验操作,还亲自做示范表演。他很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认为这是办好药学系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以他对教师的充实、调配都亲自过问,对教师的培养提高也很关心。他特别注意在教学、科研等实践中培养提高教师,有计划地安排他们的工作和学习,给他们创造锻炼提高的条件。在他的组织领导下,浙江医学院药学系成为当时国内实力较强的药学院系之一。

    他在沈阳药学院任教的35年中,除了担任几十个年级的教学和培养20余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任务外,还参与学校的领导和决策,对学校各方面的建设发展发挥了作用,特别是在药剂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两次担任药剂学全国教材的主编,多次主持或参加药剂学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编写;他在建立药物制剂专业、重视和加强我国药物制剂的研究和生产等方面,曾多次向有关方面提出建议。1980年,与他人一起提出“建立药物制剂专业的建议”的呼吁。现在药物制剂专业已列入国家专业目录,并已正式招生。
, http://www.100md.com
    他不仅重视学校教育,而且十分关心在职制药人员的学习提高和知识更新。几十年来,他通过讲学、办班等各种形式,向广大药学工作者传授药学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新方法、新剂型、新品种。1981年,他在全国药剂技术工作会议上作了《实行多种形式办学,大力培养药学人才》的报告。提出六项具体措施,包括办好药学院系,发展中专药学教育,开办函授和业余大学,举办业务培训班、专题短训班、骨干提高班以及各种形式的讲座、讲学活动等。近几年药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基本实践了他的建议。此外,他几十年来编写出版的近30部著作,都在不同时期为国内药学工作者的学习参考和知识更新发挥了重要作用。

    半个多世纪以来,顾学裘认真教书育人,对青年学生,特别是研究生,经常以他亲身的经历和切身的体会,开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医药事业。他言传身教,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现在他的学生已遍布全国各地,奋斗在祖国药学事业的各种岗位上,一大批学生已成为有成就的专家和有关方面的骨干。1985年11月,在南宁召开的中国药学会第二次全国药剂学术会议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和他的学生200余人,签名祝贺他从教50周年,贺词为:“顾学裘老教授领导全国药剂学会暨五十年来在教学、科研工作中作出国际公认的重大贡献纪念。”
, 百拇医药
    潜心于药物制剂研究40年 顾学裘于50年代初立志从事药物制剂的研究。当时,我国的药物制剂研究和生产都十分落后,大量制剂依靠进口。顾学裘深感自己作为药剂学教授应为振兴和发展我国的药物制剂贡献所长,作出努力。当年的科研工作条件差、困难多,他发动和组织药剂教研室的教师,在简陋条件下进行生物制剂、乳剂和制剂辅料等多项研究。1955年,发表了《白及胶质的提取及其性能的研究》和《白及胶作为片剂赋形剂的研究》两篇研究论文,已被国内外许多研究、生产单位所引用。

    60年代,他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仍坚持开展长效制剂和前体药物制剂的研究。他首创性地研制了长效维生素B12和长效普鲁卡因等新制剂。普鲁卡因长效制剂,国外是用普鲁卡因盐基制成的桃仁油溶液,而他设计研制的新制剂包括速效和长效两部分配制的水液,用药后既可迅速发挥止痛作用,又可维持较长时间的药效。1963年,他结合自己的研究实践,编写出版了《长效制剂综述》(人民卫生出版社)。他在长效制剂和前体药物制剂的研究领域,当时处于国内领先的地位。
, http://www.100md.com
    70年代,他主要从事药物制剂新剂型的研究,包括静脉乳剂、微型胶囊、脂质体、磁性微球剂等。1978年,由他组建和领导的制剂研究室就是以新剂型为研究方向的。他看到癌症日益严重地威胁人类生命,就及时把工作重点转向抗癌药物新剂型的研究。在80年代的10年间,他领导研究室开展广泛协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创制了抗癌药物“导弹”式载体——多相脂质体系列品种10余个,其中油酸多相脂质体(139)、复方唐松草新碱多相脂质体(139-2)、氟脲嘧啶多相脂质体(139-3)、环磷酰胺多相脂质体(139-7)等,已有多家药厂生产或准备生产。药理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抗癌药物多相脂质体具有淋巴系统定向性,可以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现在他的研究成果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脂质体是7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型药物载体,许多国家都在进行脂质体作为抗癌药物“导弹”的研究。但是由于脂质体对药物的包封量不足和加热灭菌不稳定等问题得不到解决,所以长期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顾学裘首创的多相脂质体,突破了上述难关,使这一新型药物载体从实验室研究推进到工业生产和临床应用的阶段,并且由于他在组方和工艺上的革新,可使工业生产大大简化工艺过程。在1984年召开的成果鉴定会上,来自各地的专家对抗癌药物新剂型——多相脂质体的研究成果给予高度评价。鉴定书称“多相脂质体是在国外脂质体基础上创造的新剂型,设计思想科学,技术方法先进,解决了国内外脂质体研究中存在包封率较低和不能热压灭菌的两大技术关键问题,使脂质体从长期停滞在实验室研究进入到临床医疗和工业生产,有关键性的突破”。, 百拇医药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