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丰文
http://www.100md.com
中国公众科技网
自力更生解决化学制药原料我国的化学制药工业,是在基本有机化工产品极其薄弱的基础上开始创业的,许多制药原料和中间体都要靠自己解决。化学药品生产又是从仿制常用的大路货药品开始的。这些产品,文献上都有许多合成路线可供选择,但有些合成路线并不适合我国国情。为使这些产品能在国内生根,必须结合国情,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从国内能够解决的化工原料和技术装备出发,提供切实可行的生产路线。郭丰文就是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从事生产研究的。
维生素C的研制:初试是以东北制药总厂库存的山梨糖为原料进行的,此原料只有200多公斤,小量生产就用完了,无以为继。而当时进口山梨糖制取维生素C,还不如直接进口维生素C。要使维生素C生产立足于国内,首先要解决山梨糖的生产供应问题,为此必须解决两个技术难题:一是将葡萄糖高压加氢变为山梨醇;二是山梨醇经霉菌氧化制成山梨糖。葡萄糖加氢一般要在100—150个大气压下进行,而耐这样高压的反应器一时难以解决。郭丰文与邝宗濂等研究成功一种高效的复式气液搅拌器,用于葡萄糖液催化加氢,在30—40个大气压下,可使葡萄糖顺利地氢化为山梨醇,使第一个技术难题得以解决。该项技术荣获1964年国家科技发明三等奖。第二个技术难题在中国科学院大连物理化学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通过3年的小试、中试,圆满地得到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为我国维生素C大量生产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他医药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 http://www.100md.com
硫脲生产工艺研究:磺胺噻唑是我国首先实现大量生产的磺胺类药物,但其主要原料硫脲一直依赖进口。郭丰文在接到上级指定的硫脲试制任务后,翻阅所有能够找到的参考文献,都没有满意的安全生产方法。最后,他提出了用硫化钙加计算量硫酸制备硫氢化钙的设想,并制定了试验方案。当时硫化钙买不到,只有自己动手,自制硫化钙。经专题组反复试验和改进,最后用上次母液加入硫酸钙,再加计量的硫酸制备硫氢化钙,然后,加入石灰氮进行反应,趁热过滤冷却结晶,便可直接获得高收率、质量好的硫脲。此法生产设备简单,操作简便,整个生产过程避免了硫化氢的溢出,完全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达到使磺胺噻唑生产完全立足于国内的目的。
维生素B1试制:当时在全国医药科研计划会上讨论时,不少人认为题目太难,不宜搞。郭丰文却信心百倍,亲自担任专题组长,从当时国内可以购买的丙烯腈、糠醛、醋酸等为起始原料,自制乙酰丙醇和乙腈等中间体,只用一年半时间完成了小试工作,并推广生产。该项成果荣获1964年国家新产品二等奖。
, 百拇医药
磺胺嘧啶(SD)的研制:磺胺嘧啶是防治流行性脑膜炎的必备药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郭丰文从当时化工原料供应立足于国内这一想法出发,先选择了磺胺甲基嘧啶进行试制,并获得了成功。1956年决定试制SD,在他的指导下,以糠氯酸为中间体制备SD的生产方法获得了成功,并首创糠醛在稀盐酸中通氯气进行氯氧化制造糠氯酸的生产工艺,为SD生产推广到全国和逐步做到SD国内自给创造了条件。该项成果荣获1964年国家新产品三等奖。
此外,为了使一些已投产的重要药品的生产原料立足于国内,郭丰文先后组织和指导完成多种制药原料中间体(如生产普鲁卡因的二乙胺、生产磺胺二甲嘧啶的乙酰丙酮、生产异烟肼的4-甲基吡啶以及有机合成新试剂分散金属钠、氢化钠、硼氢化钾等)的生产研究和推广生产。他还组织力量开展雷贝反应的小试验并获得初步成功。后来东北制药总厂在此基础上予以发展,并投入生产为开发一系列医药新产品创造了条件。
筹建中国医药情报文献库 1979年,郭丰文调到国家医药管理总局,开始在总局科教处工作,不久调该局医药技术情报所任副所长,1983年起,担任该所总工程师、研究员。此时,他虽年过六旬,但仍勤奋工作,努力钻研情报业务,组织筹建中国药学文献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电子计算机自动编排出版检索刊物《中国药学文献》。他具体指导文摘的编辑、分类和标引,以及药学主题词表的制订等工作。“中文药学文献数据库和自动编辑排版及检索系统”荣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郭丰文是主要受奖者之一。这一研究成果,推动了我国药学文献数据库的建立和发展,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在医药情报工作中,他还致力于药品生产的宏观研究和药品需求预测,先后撰写了多篇有关医药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文章和论文,为有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 百拇医药
郭丰文几十年如一日,勤奋工作,他的思想品德和情操深得同志们的好评和尊敬。如今他虽年已古稀,仍在发挥余热,继续为发展我国的医药事业做贡献。
(作者:余传隆)
简历 1917年9月22日 生于广东省潮阳县南阳乡。
1941年 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化学系。
1941—1950年 任上海私营生化制药厂研究所化学师、化学制造所主任。
1950—1954年 任国营东北制药总厂研究室主任。
1955—1957年 任轻工业部医药工业管理局沈阳医药工业研究室(后改名为化工部沈阳合成药物研究所)主任。, 百拇医药
维生素C的研制:初试是以东北制药总厂库存的山梨糖为原料进行的,此原料只有200多公斤,小量生产就用完了,无以为继。而当时进口山梨糖制取维生素C,还不如直接进口维生素C。要使维生素C生产立足于国内,首先要解决山梨糖的生产供应问题,为此必须解决两个技术难题:一是将葡萄糖高压加氢变为山梨醇;二是山梨醇经霉菌氧化制成山梨糖。葡萄糖加氢一般要在100—150个大气压下进行,而耐这样高压的反应器一时难以解决。郭丰文与邝宗濂等研究成功一种高效的复式气液搅拌器,用于葡萄糖液催化加氢,在30—40个大气压下,可使葡萄糖顺利地氢化为山梨醇,使第一个技术难题得以解决。该项技术荣获1964年国家科技发明三等奖。第二个技术难题在中国科学院大连物理化学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通过3年的小试、中试,圆满地得到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为我国维生素C大量生产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他医药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 http://www.100md.com
硫脲生产工艺研究:磺胺噻唑是我国首先实现大量生产的磺胺类药物,但其主要原料硫脲一直依赖进口。郭丰文在接到上级指定的硫脲试制任务后,翻阅所有能够找到的参考文献,都没有满意的安全生产方法。最后,他提出了用硫化钙加计算量硫酸制备硫氢化钙的设想,并制定了试验方案。当时硫化钙买不到,只有自己动手,自制硫化钙。经专题组反复试验和改进,最后用上次母液加入硫酸钙,再加计量的硫酸制备硫氢化钙,然后,加入石灰氮进行反应,趁热过滤冷却结晶,便可直接获得高收率、质量好的硫脲。此法生产设备简单,操作简便,整个生产过程避免了硫化氢的溢出,完全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达到使磺胺噻唑生产完全立足于国内的目的。
维生素B1试制:当时在全国医药科研计划会上讨论时,不少人认为题目太难,不宜搞。郭丰文却信心百倍,亲自担任专题组长,从当时国内可以购买的丙烯腈、糠醛、醋酸等为起始原料,自制乙酰丙醇和乙腈等中间体,只用一年半时间完成了小试工作,并推广生产。该项成果荣获1964年国家新产品二等奖。
, 百拇医药
磺胺嘧啶(SD)的研制:磺胺嘧啶是防治流行性脑膜炎的必备药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郭丰文从当时化工原料供应立足于国内这一想法出发,先选择了磺胺甲基嘧啶进行试制,并获得了成功。1956年决定试制SD,在他的指导下,以糠氯酸为中间体制备SD的生产方法获得了成功,并首创糠醛在稀盐酸中通氯气进行氯氧化制造糠氯酸的生产工艺,为SD生产推广到全国和逐步做到SD国内自给创造了条件。该项成果荣获1964年国家新产品三等奖。
此外,为了使一些已投产的重要药品的生产原料立足于国内,郭丰文先后组织和指导完成多种制药原料中间体(如生产普鲁卡因的二乙胺、生产磺胺二甲嘧啶的乙酰丙酮、生产异烟肼的4-甲基吡啶以及有机合成新试剂分散金属钠、氢化钠、硼氢化钾等)的生产研究和推广生产。他还组织力量开展雷贝反应的小试验并获得初步成功。后来东北制药总厂在此基础上予以发展,并投入生产为开发一系列医药新产品创造了条件。
筹建中国医药情报文献库 1979年,郭丰文调到国家医药管理总局,开始在总局科教处工作,不久调该局医药技术情报所任副所长,1983年起,担任该所总工程师、研究员。此时,他虽年过六旬,但仍勤奋工作,努力钻研情报业务,组织筹建中国药学文献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电子计算机自动编排出版检索刊物《中国药学文献》。他具体指导文摘的编辑、分类和标引,以及药学主题词表的制订等工作。“中文药学文献数据库和自动编辑排版及检索系统”荣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郭丰文是主要受奖者之一。这一研究成果,推动了我国药学文献数据库的建立和发展,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在医药情报工作中,他还致力于药品生产的宏观研究和药品需求预测,先后撰写了多篇有关医药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文章和论文,为有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 百拇医药
郭丰文几十年如一日,勤奋工作,他的思想品德和情操深得同志们的好评和尊敬。如今他虽年已古稀,仍在发挥余热,继续为发展我国的医药事业做贡献。
(作者:余传隆)
简历 1917年9月22日 生于广东省潮阳县南阳乡。
1941年 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化学系。
1941—1950年 任上海私营生化制药厂研究所化学师、化学制造所主任。
1950—1954年 任国营东北制药总厂研究室主任。
1955—1957年 任轻工业部医药工业管理局沈阳医药工业研究室(后改名为化工部沈阳合成药物研究所)主任。,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