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学版 > 药学专家
编号:213963
徐锦堂
http://www.100md.com 中国公众科技网
     1984年,他的“栽培黄连的玉米与造林遮荫技术”荣获国家三等发明奖。

    天生之麻多奇妙 历尽艰辛解其谜 天麻,顾名思义为天生之麻。《本草纲目》中称“天麻乃定风草,故为治风之神药”。近代药理实验也证明,天麻有止眩晕、抗惊厥、镇静等功效,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自古以来全靠人工采挖野生天麻供药用。由于野生天麻资源有限,越挖越少,供应十分紧张。

    60年代初,徐锦堂在山区蹲点时,发现山里有天麻,并对这种无根、无绿色叶片的特殊植物产生了浓厚兴趣。当他听说天麻供应比黄连还紧张时,便萌发一个念头:搞天麻人工栽培。一天,他把想法与老药农一谈,老人连连摆手说不行,并说:我年轻时也种过天麻,种下几个月就不见了。据说天麻长有仙人脚,我就在它周边用石头垒个圈,几个月后还是跑了。老人还随口说出一段歌谣:“天麻、天麻,天生之麻,老天爷播种,土地爷发芽,人要种它,那是白搭。”

    尽管天麻药用功效显著,但对这种特殊植物人类对它的生长规律知之甚少。抱着解决药用急需的愿望,徐锦堂毅然把天麻野生变家栽列入第二个课题。个人承担一个课题谈何容易。没有做试验用的天麻,上山时就带把镢头,碰上就挖几个,有时他自己掏钱买几个。当地县领导深深地为他这种精神所感动,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拨出1000元钱支持他。为种活天麻,他把各种适合农作物生长的方法都试验过了,却没有一个天麻成活。然而他并不灰心,仍继续试验。1962年春天,偶然发现一个碰掉顶芽的天麻,埋了20几天长出了小天麻,他晃然大悟:以往的失败在于顶芽抽苔后,天麻就成了空壳。民间传说天麻长有仙人脚,可能就源于此。重复试验,小天麻长出来了,有的新生麻还超过了母麻的重量。可喜的进展,受到所领导重视。1964年,天麻野生变家栽被列入研究所正式课题,所里并增派2名同志,成立天麻研究小组,由徐锦堂任组长。
, http://www.100md.com
    为摸清天麻生长规律,徐锦堂等人进行了3年艰苦的全面的天麻野生生态调查,基本摸清了天麻生长繁殖过程,以及生长所需的温度、湿度、土壤质地等条件。但天麻靠什么养分生长依然是个谜。为此,徐锦堂等人查阅了大量有关文献、材料,但均一无所获。70年代,有一次徐锦堂在北京开会时,一个偶然机会发现日本学者草野俊助1911年曾发表过天麻与蜜环菌的关系。使徐锦堂决心以此为线索,独立揭开天麻生长营养来源的秘密。

    一天夜里他醒来,又习惯地下床观察床下的天麻。他十分惊奇地看到天麻发生微弱的荧光。掰开天麻一看,发现荧光出自一些快要腐烂的母麻,里面长满白色和黑褐色的菌丝。经过分析研究,从这些菌丝中分离出了蜜环菌。天麻无根、无绿色叶片,本身不能制造养分,而是靠侵入块茎中的蜜环菌获得营养。蜜环菌分离的成功,为天麻的人工栽培奠定了基础。1965年,徐锦堂用野生蜜环菌材伴栽天麻取得初步成功,同时研究成功人工培养菌材的技术。在天麻神秘大门就要叩开时,“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国,一封催促下山的电报,使徐锦堂被迫去了“干校”。
, http://www.100md.com
    1972年,当天麻组行将撤点之时,刚从“干校”回来的徐锦堂,不顾“臭老九”帽子的压力,毅然据理力争:“天麻野生变家栽虽获成功,但还处于试验室阶段,离大面积推广应用还有很大距离,市场供应这么紧缺,课题不能下马。”当时天麻只能作为“首长”保健药,偌大的北京药材市场上很难买到天麻,所里又让他重新负责天麻的研究。当年在所里还召开了六省市天麻座谈会,会上,徐锦堂从天麻生长特点,谈到天麻与蜜环菌关系,人工菌材的培养,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兴趣。陕西省药材公司的同志,当即邀请他去汉中指导天麻生产。

    1972年冬,徐锦堂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把试验点定在汉中地区的宁强县滴水铺公社东风三队。这里群山环抱,山高坡陡,气候湿润,全年温差较小,且有天麻资源分布。他决定搞一种方法简单、农民易学、又省工稳产的天麻栽培方法。沿着产区—实验室,实验室一产区的科研路线,他不知设计了多少方案,爬了多少高山陡坡。1973年,“天麻无性繁殖固定菌床法”宣告成功。第二年,东风三队的天麻空窝率下降到1.1%,平均窝产由0.15—0.2公斤,提高到1.5公斤,生长周期由2年,缩短为1年。他发明的方法简单易学,省工省时,不与农作物争劳力,还解决了大坑培养菌材易污染杂菌的难题,深受农民的欢迎。
, http://www.100md.com
    为了全面推广这一技术,徐锦堂不辞辛苦,奔波于各地讲学,常常是刚在这个县讲完又奔往另一个县。为了抢时间,他有时顾不上吃饭、休息,有几次晕倒在路上,但一醒过来又抖擞精神上了讲台。他先后在陕西40余县讲过课,听课人超过2万,培训出几百名不脱产的技术骨干。这一成果曾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在逐渐推广的过程中,徐锦堂敏锐地发现,最早栽培成功天麻的东风三队,由于多代无性繁殖天麻出现了退化,产量降低。作为植物栽培的研究人员,徐锦堂十分清楚,如不及时采取对策,后果不堪设想,搞有性繁殖是防止退化的一条出路。但这意味着要推翻自己已成功的方法,需要在天麻神秘的世界重新去探索。

    天麻种子奇小,一粒莲子大小的果实里,包含着数万粒种籽。像面粉一样的种籽,只有种胚,没有胚乳及其他营养贮存的器官,使其发芽异常困难。他日以继夜地试验探索,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对此许多人迷惑不解,因为“固定菌床法”成功之后,生产效益良好,许多地方把它当作“拳头”产品。群众栽天麻的积极性也很高,曾出现一个冬天有上万人上山采挖天麻种麻的盛况。在身背干粮,夜宿岩洞的“群众运动”面前,他不顾冒“给群众运动泼冷水”的风险,多次提出单纯搞无性繁殖多代后要退化的观点。有的同志悄悄地劝他,他却说:“如不这样做,一旦出现大面积减产,我怎么对得起产区的人民。”, 百拇医药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