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锦堂
http://www.100md.com
中国公众科技网
1978年,徐锦堂又把一项重大发明奉献给产区人民——“天麻有性繁殖——树叶菌床法”。这一方法具有发芽率高、生长期短、商品天麻比重大,产量高、成本低,对扩大天麻种子来源,防止种麻退化,提高天麻产量具有显著意义。天麻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相结合进行生产,实现了天麻大面积稳产高产。这一成果,1980年,被国家科委评为二等发明奖,并被中华医学会等四学会推荐为“建国35年来20项重大医药科研成果”之一。
科学技术是生产发展的火车头。陕西汉中地区的宁强县过去是个苦地方,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1983年,全县总产天麻达100万斤(1983年后分田到户就无法统计),其中鲜商品天麻45万斤,县药材公司收购39万斤,仅此一项农民即增加100万元收入。汉中地区1983年收鲜商品天麻140万斤,总产近300万斤,总产值近1000万元。天麻大面积推广生产,还带动了当地食品、酿酒、制药及出口产品的生产,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他时刻关注着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并不畏艰难去攻克它。自从1911年,日本学者草野俊助发现天麻与蜜环菌共生关系之后,国内外植物界长期认为,天麻是靠蜜环菌获得营养,甚至在种子发芽阶段也如此。然而,在实践中徐锦堂却发现相反现象,蜜环菌对天麻种子的发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此,他提出天麻种子发芽是与蜜环菌不同的其他真菌有关的设想,并于1979—1981年分离到12种使天麻种子共生萌发的真菌。经小区试验与大面积推广应用,天麻种子发芽率提高了7倍。由于当时未能鉴定出这些萌发菌的分类科属,在学术界引起一些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徐锦堂报道的天麻种子共生萌发菌,很可能是蜜环菌呈现的另一种形式。”
, http://www.100md.com
1988年,徐锦堂和他的研究生培养出天麻种子萌发菌的子实体,经鉴定确认为口蘑科小菇属的紫萁小菇,属我国尚未发现的国内新纪录。它的发现与应用,使学术界对天麻种子萌发营养来源这一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得到解决。紫萁小菇的主要作用是,天麻胚细胞消化了侵入的紫萁小菇的菌丝获得营养而发芽。而蜜环菌在天麻种子发芽阶段不提供营养,反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种子萌发后的原球茎,开始第一次无性繁殖,分化生长出营养繁殖茎,萌发菌所提供的营养已远远不能满足天麻无性繁殖阶段的需要,必须接上蜜环菌才能正常生长,这也是天麻在漫长的物种形成过程中,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结果。由此,徐锦堂提出“天麻是先后靠双菌共生完成从种子到种子全部生活史的植物”的观点,并由此揭开了“天生之麻”生活史的全部秘密。此项成果,荣获卫生部甲等奖,并被国家科委选编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科技成果选集》中。
老骥伏枥志千里 再返山林栽猪苓 猪苓栽培研究是徐锦堂继黄连、天麻之后,第三次向科学高峰的进军。此时他已两鬓斑白,身患多种疾病,然而他深知此项研究的重大意义。猪苓,是一种具有利水抗癌功效的中药。近年药物研究人员从中提取出猪苓多糖,证明对动物移植性肿瘤有抑制作用。一些临床实验也表明,猪苓多糖具有免疫刺激作用,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作为肿瘤治疗中的一种辅助药物,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时,猪苓多糖注射液在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中也有明显的疗效,已运用于临床。与天麻情况相同,猪苓野生资源越来越少,供求矛盾日益突出。70年代末,作为重点科研项目,组织过六省市合作攻关,但由于生产技术复杂、投资高、用工多、产量低,而未能大面积推广生产。
, 百拇医药
徐锦堂和他的助手们从国家用药的急需出发,没有在困难面前止步,而是迎难而上,坚持在产区蹲点。他从营养源研究入手,经大量实验室研究与产区栽培研究,重新设计栽培方案。他将已栽培3年应该收获的猪苓不翻动,只挖开穴边加入新木材和蜜环菌种。3年后,收获时奇迹出现了,后3年长的猪苓大大超过前3年的产量。这给了他很大启示:猪苓栽后第3年才开始旺盛生长,但此时原栽菌材已朽,不能再提供营养。经大量实验室试验,通过生物切片,显微镜和电镜观察,及采取发酵培养手段,他从理论上阐明了蜜环菌与猪苓菌是一种寄生与反寄生的共生关系,并利用同位素示踪原子法,证实了猪苓可以从土壤中渗入有机和无机营养的第二营养源。这一发现为栽培猪苓大量利用树叶等有机物奠定了理论基础。经化学分析测定,家栽与野生猪苓的化学成分相同。
1990年5月,徐锦堂不顾大家劝说,怀揣“心血管疾病救急包”,爬上了海拔1500米的猪苓试验场。这一年,他为了猪苓曾三次来到这里。工夫不负有心人,当他和其他同志一道挖出仅生长5年,重量达7.5公斤的“猪苓王”时,徐锦堂和在场的人们无不欢欣鼓舞,因为这标志着“猪苓半野生栽培”方法的成功,实现了徐锦堂提出的易学、省工、投资少、见效快的设想,深受当地农民的欢迎。
1990年11月21日,在“猪苓繁殖、生长、营养及半野生栽培技术研究”鉴定会上,与会专家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会上,我国著名生药学家楼之岑教授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人能取得这样多的成果实属不易,徐锦堂同志的成功经验应当认真总结,特别是他不畏艰苦,贵在长期坚持在生产第一线,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精神值得提倡。, http://www.100md.com
科学技术是生产发展的火车头。陕西汉中地区的宁强县过去是个苦地方,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1983年,全县总产天麻达100万斤(1983年后分田到户就无法统计),其中鲜商品天麻45万斤,县药材公司收购39万斤,仅此一项农民即增加100万元收入。汉中地区1983年收鲜商品天麻140万斤,总产近300万斤,总产值近1000万元。天麻大面积推广生产,还带动了当地食品、酿酒、制药及出口产品的生产,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他时刻关注着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并不畏艰难去攻克它。自从1911年,日本学者草野俊助发现天麻与蜜环菌共生关系之后,国内外植物界长期认为,天麻是靠蜜环菌获得营养,甚至在种子发芽阶段也如此。然而,在实践中徐锦堂却发现相反现象,蜜环菌对天麻种子的发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此,他提出天麻种子发芽是与蜜环菌不同的其他真菌有关的设想,并于1979—1981年分离到12种使天麻种子共生萌发的真菌。经小区试验与大面积推广应用,天麻种子发芽率提高了7倍。由于当时未能鉴定出这些萌发菌的分类科属,在学术界引起一些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徐锦堂报道的天麻种子共生萌发菌,很可能是蜜环菌呈现的另一种形式。”
, http://www.100md.com
1988年,徐锦堂和他的研究生培养出天麻种子萌发菌的子实体,经鉴定确认为口蘑科小菇属的紫萁小菇,属我国尚未发现的国内新纪录。它的发现与应用,使学术界对天麻种子萌发营养来源这一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得到解决。紫萁小菇的主要作用是,天麻胚细胞消化了侵入的紫萁小菇的菌丝获得营养而发芽。而蜜环菌在天麻种子发芽阶段不提供营养,反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种子萌发后的原球茎,开始第一次无性繁殖,分化生长出营养繁殖茎,萌发菌所提供的营养已远远不能满足天麻无性繁殖阶段的需要,必须接上蜜环菌才能正常生长,这也是天麻在漫长的物种形成过程中,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结果。由此,徐锦堂提出“天麻是先后靠双菌共生完成从种子到种子全部生活史的植物”的观点,并由此揭开了“天生之麻”生活史的全部秘密。此项成果,荣获卫生部甲等奖,并被国家科委选编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科技成果选集》中。
老骥伏枥志千里 再返山林栽猪苓 猪苓栽培研究是徐锦堂继黄连、天麻之后,第三次向科学高峰的进军。此时他已两鬓斑白,身患多种疾病,然而他深知此项研究的重大意义。猪苓,是一种具有利水抗癌功效的中药。近年药物研究人员从中提取出猪苓多糖,证明对动物移植性肿瘤有抑制作用。一些临床实验也表明,猪苓多糖具有免疫刺激作用,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作为肿瘤治疗中的一种辅助药物,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时,猪苓多糖注射液在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中也有明显的疗效,已运用于临床。与天麻情况相同,猪苓野生资源越来越少,供求矛盾日益突出。70年代末,作为重点科研项目,组织过六省市合作攻关,但由于生产技术复杂、投资高、用工多、产量低,而未能大面积推广生产。
, 百拇医药
徐锦堂和他的助手们从国家用药的急需出发,没有在困难面前止步,而是迎难而上,坚持在产区蹲点。他从营养源研究入手,经大量实验室研究与产区栽培研究,重新设计栽培方案。他将已栽培3年应该收获的猪苓不翻动,只挖开穴边加入新木材和蜜环菌种。3年后,收获时奇迹出现了,后3年长的猪苓大大超过前3年的产量。这给了他很大启示:猪苓栽后第3年才开始旺盛生长,但此时原栽菌材已朽,不能再提供营养。经大量实验室试验,通过生物切片,显微镜和电镜观察,及采取发酵培养手段,他从理论上阐明了蜜环菌与猪苓菌是一种寄生与反寄生的共生关系,并利用同位素示踪原子法,证实了猪苓可以从土壤中渗入有机和无机营养的第二营养源。这一发现为栽培猪苓大量利用树叶等有机物奠定了理论基础。经化学分析测定,家栽与野生猪苓的化学成分相同。
1990年5月,徐锦堂不顾大家劝说,怀揣“心血管疾病救急包”,爬上了海拔1500米的猪苓试验场。这一年,他为了猪苓曾三次来到这里。工夫不负有心人,当他和其他同志一道挖出仅生长5年,重量达7.5公斤的“猪苓王”时,徐锦堂和在场的人们无不欢欣鼓舞,因为这标志着“猪苓半野生栽培”方法的成功,实现了徐锦堂提出的易学、省工、投资少、见效快的设想,深受当地农民的欢迎。
1990年11月21日,在“猪苓繁殖、生长、营养及半野生栽培技术研究”鉴定会上,与会专家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会上,我国著名生药学家楼之岑教授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人能取得这样多的成果实属不易,徐锦堂同志的成功经验应当认真总结,特别是他不畏艰苦,贵在长期坚持在生产第一线,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精神值得提倡。,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