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冈
http://www.100md.com
中国公众科技网
探索新药途径 研究针麻原理 1961年,邹冈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工作。他除了继续深入开展对吗啡作用机理的研究外,还开始探索寻找新药的途径,特别是重视在中草药的提取物中寻找镇痛药。他和同事们发现,江苏省北部产的玄胡中有一种生物碱可以引起动物强烈而短暂的惊厥,其表现与士的宁不同,属脊髓上型。若将沾有这一生物碱溶液的滤纸贴在裸露的大脑皮质上,可以引起局部自发性的表面负波。那时埃克尔斯(Ecckes)报道士的宁可以阻断脊髓神经原的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但不阻断脊髓上神经原的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也不对抗GABA的抑制作用。邹冈等发现这一生物碱却能翻转GABA对大脑皮质的作用,并在1964年,全国生理科学会大连会议上宣读了这一偶然发现的论文。这一生物碱最初被命名为苏玄胡碱,后证明是Bicucukkine。但因“文化大革命”开始,研究工作被迫中断。1970年,澳大利亚Curtis实验室在《自然杂志》(Nature)上,发表了Bicucukkine是中枢抑制性递质GABA特异性拮抗剂的首篇报道。该杂志评论这是神经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大突破,并称Bicucukkine将是神经生理学家分析中枢抑制的强有力武器。可惜我国邹冈等比国外早6年的发现被埋没在萌芽时期,GABA药理学的进展因此被推迟了5年以上。邹冈每谈及此事都感到万分惋惜。
, 百拇医药
1972年,以邹冈为主的神经药理组接受了国家下达的针麻原理的研究任务。在研究针刺镇痛的神经递质过程中,作为组织设计者,邹冈对课题进行了周密的计划,提出了实施方法,并亲自建立了这一研究的动物模型,提出脑内5-羟色胺在针刺镇痛中的重要作用这一新设想。在大量的实验中采用同位素标记5-羟色胺灌流脑室,发现针刺时释放增加。又采用化学损毁5-羟色胺神经原和荧光组化等技术,证明了5-羟色胺确是针刺镇痛所必须的,为澄清当时学术界争论5-羟色胺是否参与针刺镇痛起了重要作用。在这项研究课题开展时,邹冈获悉国外发现了脑啡肽,便立即全力投入了对内源性阿片肽的研究,并与上海高血压研究所合作,用放射免疫法研究了针刺过程中脑区脑啡肽含量的变化,发现针刺使纹状体及下丘脑中脑啡肽释放增加,合成加速,抑制其降解,还能延长针刺镇痛的效应,证明有两种脑啡肽参与了针刺镇痛。这一研究获得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这项研究还与前期进行的针刺镇痛的神经递质研究一并获得1980年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二等奖。邹冈和同事合写的《脑啡肽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放射免疫分析》论文,先后被推荐到1979年全国针麻学术讨论会及其在美国召开的中美双边药理学术讨论会上宣读。在以后出访原联邦德国、瑞士两国期间,他被特邀作了7次报告,受到与会者的赞扬。许多国际著名学者纷纷主动与他交流学术见解,并邀请他到国外实验室工作。他的这篇论文达到了国际较高水平,被《CurrentCon-tent》专文介绍,且为国外不少文献所引用。
, 百拇医药
重视人才培养 发展学术交流 邹冈在科研的同时,还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国际学术交流。60年代初,邹冈参加工作不久便承担了培养外单位进修人员,共同开展了对电生理、神经内分泌的研究,完成论文3篇。“文化大革命”后,他除继续培养进修人员外,开始招收研究生。自1978年起,他共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博士研究生5名,其中,已毕业的研究生大都成了科研骨干,有些还担任课题组长、室主任等职。在对研究生的指导中,邹冈十分重视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从1983年起,他与所内其他神经药理工作者一起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各研究所的神经科学研究生开办一门神经药理学课程,并为此主编了《基础神经药理学》一书,对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起到了十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1985年,邹冈率先发起设立上海药物所优秀研究生奖励基金(已经中国科学院批准),用以奖励该所学习成绩优良、关心政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的应届研究生。他并将自己所获的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1000元奖金捐赠作为基金。7年来,已有10名研究生获得了该基金的奖励,起到了鼓舞和激励年轻研究生奋发学习的作用。
邹冈在科研中的成绩,使他在国内外的学术活动和交往日益扩大。1979—1982年,他作为访问学者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校园、密执根大学及耶鲁大学从事研究工作,与国外学者一起共同研究了吗啡成瘾后戒断的机制,β-内啡肽神经原的投射途径(免疫组织化学),磷酸化蛋白的神经功能,研究的论文在国外相应的学报上发表。1979年以来,邹冈还以学者、代表团团员、特邀代表等身份相继赴原联邦德国、瑞士、美国、加拿大、香港、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和地区考察、讲学、访问和参加国际学术活动。1986年6月,邹冈受中国科学院委托与美国斯坦福大学A.Gokdstein教授在上海共同主持了中美神经科学讨论会,为增进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广交朋友,提高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水平,起到了积极和有效的推动作用。
邹冈在30多年的科学研究生涯中,始终未停止对未知的探求。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仍以刻苦的精神,坚持认真阅读专业资料,翻译有关文献,埋头科学实验。就是在患重病卧床休息期间,他也总是手不释卷。在科研工作中,他的信条和自勉是:“不能仅仅把自己作为一个知识的保存者,也要做新知识的创造者。”他的这种对事业坚韧不拔、锐意进取、永不满足的精神,充分表达了他对科学事业的深深热爱和对加快提高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心愿。他总认为“自己的科研成果在世界科学的汪洋大海中仅是渺小的一粟,自己虽曾有过些贡献,但还要学到老做到老,不断进取。”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他不断在神经药理学的研究中,为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百拇医药
, 百拇医药
1972年,以邹冈为主的神经药理组接受了国家下达的针麻原理的研究任务。在研究针刺镇痛的神经递质过程中,作为组织设计者,邹冈对课题进行了周密的计划,提出了实施方法,并亲自建立了这一研究的动物模型,提出脑内5-羟色胺在针刺镇痛中的重要作用这一新设想。在大量的实验中采用同位素标记5-羟色胺灌流脑室,发现针刺时释放增加。又采用化学损毁5-羟色胺神经原和荧光组化等技术,证明了5-羟色胺确是针刺镇痛所必须的,为澄清当时学术界争论5-羟色胺是否参与针刺镇痛起了重要作用。在这项研究课题开展时,邹冈获悉国外发现了脑啡肽,便立即全力投入了对内源性阿片肽的研究,并与上海高血压研究所合作,用放射免疫法研究了针刺过程中脑区脑啡肽含量的变化,发现针刺使纹状体及下丘脑中脑啡肽释放增加,合成加速,抑制其降解,还能延长针刺镇痛的效应,证明有两种脑啡肽参与了针刺镇痛。这一研究获得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这项研究还与前期进行的针刺镇痛的神经递质研究一并获得1980年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二等奖。邹冈和同事合写的《脑啡肽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放射免疫分析》论文,先后被推荐到1979年全国针麻学术讨论会及其在美国召开的中美双边药理学术讨论会上宣读。在以后出访原联邦德国、瑞士两国期间,他被特邀作了7次报告,受到与会者的赞扬。许多国际著名学者纷纷主动与他交流学术见解,并邀请他到国外实验室工作。他的这篇论文达到了国际较高水平,被《CurrentCon-tent》专文介绍,且为国外不少文献所引用。
, 百拇医药
重视人才培养 发展学术交流 邹冈在科研的同时,还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国际学术交流。60年代初,邹冈参加工作不久便承担了培养外单位进修人员,共同开展了对电生理、神经内分泌的研究,完成论文3篇。“文化大革命”后,他除继续培养进修人员外,开始招收研究生。自1978年起,他共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博士研究生5名,其中,已毕业的研究生大都成了科研骨干,有些还担任课题组长、室主任等职。在对研究生的指导中,邹冈十分重视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从1983年起,他与所内其他神经药理工作者一起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各研究所的神经科学研究生开办一门神经药理学课程,并为此主编了《基础神经药理学》一书,对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起到了十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1985年,邹冈率先发起设立上海药物所优秀研究生奖励基金(已经中国科学院批准),用以奖励该所学习成绩优良、关心政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的应届研究生。他并将自己所获的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1000元奖金捐赠作为基金。7年来,已有10名研究生获得了该基金的奖励,起到了鼓舞和激励年轻研究生奋发学习的作用。
邹冈在科研中的成绩,使他在国内外的学术活动和交往日益扩大。1979—1982年,他作为访问学者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校园、密执根大学及耶鲁大学从事研究工作,与国外学者一起共同研究了吗啡成瘾后戒断的机制,β-内啡肽神经原的投射途径(免疫组织化学),磷酸化蛋白的神经功能,研究的论文在国外相应的学报上发表。1979年以来,邹冈还以学者、代表团团员、特邀代表等身份相继赴原联邦德国、瑞士、美国、加拿大、香港、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和地区考察、讲学、访问和参加国际学术活动。1986年6月,邹冈受中国科学院委托与美国斯坦福大学A.Gokdstein教授在上海共同主持了中美神经科学讨论会,为增进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广交朋友,提高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水平,起到了积极和有效的推动作用。
邹冈在30多年的科学研究生涯中,始终未停止对未知的探求。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仍以刻苦的精神,坚持认真阅读专业资料,翻译有关文献,埋头科学实验。就是在患重病卧床休息期间,他也总是手不释卷。在科研工作中,他的信条和自勉是:“不能仅仅把自己作为一个知识的保存者,也要做新知识的创造者。”他的这种对事业坚韧不拔、锐意进取、永不满足的精神,充分表达了他对科学事业的深深热爱和对加快提高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心愿。他总认为“自己的科研成果在世界科学的汪洋大海中仅是渺小的一粟,自己虽曾有过些贡献,但还要学到老做到老,不断进取。”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他不断在神经药理学的研究中,为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