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竹斋
http://www.100md.com
中国公众科技网
他的见解自成一家。可贵的是,他崇尚仲景之学,但勇于探索,不受拘牵;他与中西汇通派的观点和具体见解并不类同,但也不是守旧派,远在本世纪初,他就注意寻找现代医学与我国中医学的结合点。
文献医史研究驰誉医林 黄竹斋是一位中医文献学家,文献学功力深厚。擅长于考证集注,深谙版本、目录、音韻、校勘、注疏之学。做学问非常认真,著作《伤寒杂病论集注》曾“稿经四易,时历八年”,首刊于1925年。在印行两次后,经大量增补,1936年又刊印第三版。该书获得颇高评价,中央国医馆馆长焦易堂作序说“能自出心裁,发前人所未发”。谢利恒更谓该书“据生理之新说,释六经之病源,贯穿中西,精纯渊博,可谓集伤寒学说之大成,诚医林之鸿宝也”。《针灸经穴图考》是他的另一力作。作者取《内经》、《难经》、《甲乙经》为主,参考唐宋以降诸家有关针灸论述,撷精删芜,正讹补缺,“成书八卷,都凡正经十四,气穴三百六十有五,奇穴拾遗若干附焉”。经穴图谱以正常人体点穴摄影,制为铜版刊印。不但对每个穴位进行考证,而且在每穴之后列其主治证候及医案,冠以针灸要法,从而为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可贵的参考资料。本书亦以考据精实,广征博引而获广泛称誉。
, 百拇医药
黄竹斋有关中国医学史的著述中,以《医圣张仲景传》最负盛名。《后汉书》、《三国志》等正史均未为仲景立传,黄竹斋广搜博采,于1924年撰著《医圣张仲景传》,首载于1925年《伤寒杂病论集注》第一版卷首。赴南阳、宁波等地考察后,再作修订增损,1948年所撰《伤寒杂病论会通》印行时,又将增订本列于该书“卷首”(解放后已有单行本)。全传虽仅8000余字,但内容之赅备,资料之丰富,为现存记载仲景史事者所不及。对张仲景生平籍里,任长沙太守等史事提出考证和看法。这一传记及其所撰《祝告医圣文》,现已刻石立于南阳医圣祠。
此外还有《孙思邈传》、《中华医学学术发明于三皇说》、《陕西医家圣贤考》、《关中历代名医传》、《秦越人事迹考》、《医学源流歌》等。黄竹斋热爱祖国医药文化,他主张将医史学列为医学生的必修课,认为这可使学生了解医学学术渊源及其发展规律,表彰前辈医家功绩,更重要的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针药并用 累起沉疴 黄竹斋还是一位中医临床实践家和针灸专家。他诊病细心,辨证精当。遣方用药既用经方,也博采时方和民间土单验方。善于针药并用,治疗疑难杂症,尤以治疗中风偏瘫为长,救治了许多危重患者,在国内外获得广泛赞誉。
, 百拇医药
1959年6月8日,前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患右侧大脑中动脉分支血栓。黄竹斋应邀两次会诊,给予针刺治疗,并根据严重失眠等合并症状,先后配用柴平汤、百合汤等,至7月22日,患者左腿可徒手步行,经神经科检查,偏瘫治愈,回国时再三致谢。1957年4月20日,82岁的德国人东布罗斯金突然昏迷失语,右半身偏瘫,西医诊断为脑血管意外。黄竹斋为其针刺风府、风池等穴,给服苏合香丸和《古今录验》续命汤等。经治8天,说话、写字、走路,一切恢复正常。这一消息,当时在民主德国报刊披载,受到极大赞扬。陈某患真中风偏瘫,二便失禁,黄竹斋为他治疗。以炒盐末填脐,上覆姜片,艾灸神厥14壮,使其大小便复常。针刺肩髃、曲池、合谷、环跳、风市、阳陵泉,给服《古今录验》续命汤。住院20天,上下肢活动渐复正常,可自己行走。
黄竹斋从医治学无门户之见。他常说,只要治疗病人有效,对发展医学有益,均可效法。即使是铃医、草医、农医、樵夫……只要有治病一技之长,均应不耻下问,虚心请教。
为发展中医教育事业筹划呐喊 民国时期经过抗争,中医教育的合法权利有所改善。但如何开办中医学校,专业设置以及与之相关的课程、学术整理、统一病名、师资、教材等问题,远未提上中央国医馆的议事日程。黄竹斋对此非常关注,提出许多深有见地的主张。
, 百拇医药
1934年1月他提出《审查统一病名草案意见书》和《审查病理学意见书》,主要内容是:反对一味依傍西医病名,认为应以中医病名为主,反映中医特点;认为有关草案所列内科疾病,未列证候,且所列者牵强之处甚多;病理学所列病名及证论,全系抄袭西医学说,对中医固有理论毫无阐发。这些意见在今天也是相当正确的。
1935年,国难方殷,侵华日军己逼近华北。有识之士认识到中医的振兴绝不应是中西医门户之争,而是与民族存亡密切相关的大事。黄竹斋即慷慨陈词:“吾国医药学术之兴废,与民族之存亡国计之盈絀实有重大密切的关系”。他同时主张吸取西方现代医学之长,指出:“溯自清道光鸦片战后,海禁大开,欧风东渐,西洋医学传入中华,其生理解剖学说堪以纠正唐宋以后医书脏腑形状之错误。……今得西哲学说参互考正,而古代医经精微奥妙之义理乃克彰明,有裨于吾国医学实非浅斟”。
1935—1937年间,黄竹斋在中央国医馆和卫中署中医委员会的会议上,就中医教育等问题提出多项议案,主要有:
1.提出中医教学方案,其中包括设立中医学校等级、资格、年限的建议。他主张全国各省均设一所中医大学预备科,招收中学毕业或有同等学历者入学,学习解剖、生理、病理、卫生、医史、药物、方剂、诊断等基础课程,三年毕业才可升入专修科深造。专修科攻习中医内科、疡科、伤科、女科、儿科、眼耳鼻喉科、针灸、制药等专业课程,亦为三年毕业。, 百拇医药
文献医史研究驰誉医林 黄竹斋是一位中医文献学家,文献学功力深厚。擅长于考证集注,深谙版本、目录、音韻、校勘、注疏之学。做学问非常认真,著作《伤寒杂病论集注》曾“稿经四易,时历八年”,首刊于1925年。在印行两次后,经大量增补,1936年又刊印第三版。该书获得颇高评价,中央国医馆馆长焦易堂作序说“能自出心裁,发前人所未发”。谢利恒更谓该书“据生理之新说,释六经之病源,贯穿中西,精纯渊博,可谓集伤寒学说之大成,诚医林之鸿宝也”。《针灸经穴图考》是他的另一力作。作者取《内经》、《难经》、《甲乙经》为主,参考唐宋以降诸家有关针灸论述,撷精删芜,正讹补缺,“成书八卷,都凡正经十四,气穴三百六十有五,奇穴拾遗若干附焉”。经穴图谱以正常人体点穴摄影,制为铜版刊印。不但对每个穴位进行考证,而且在每穴之后列其主治证候及医案,冠以针灸要法,从而为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可贵的参考资料。本书亦以考据精实,广征博引而获广泛称誉。
, 百拇医药
黄竹斋有关中国医学史的著述中,以《医圣张仲景传》最负盛名。《后汉书》、《三国志》等正史均未为仲景立传,黄竹斋广搜博采,于1924年撰著《医圣张仲景传》,首载于1925年《伤寒杂病论集注》第一版卷首。赴南阳、宁波等地考察后,再作修订增损,1948年所撰《伤寒杂病论会通》印行时,又将增订本列于该书“卷首”(解放后已有单行本)。全传虽仅8000余字,但内容之赅备,资料之丰富,为现存记载仲景史事者所不及。对张仲景生平籍里,任长沙太守等史事提出考证和看法。这一传记及其所撰《祝告医圣文》,现已刻石立于南阳医圣祠。
此外还有《孙思邈传》、《中华医学学术发明于三皇说》、《陕西医家圣贤考》、《关中历代名医传》、《秦越人事迹考》、《医学源流歌》等。黄竹斋热爱祖国医药文化,他主张将医史学列为医学生的必修课,认为这可使学生了解医学学术渊源及其发展规律,表彰前辈医家功绩,更重要的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针药并用 累起沉疴 黄竹斋还是一位中医临床实践家和针灸专家。他诊病细心,辨证精当。遣方用药既用经方,也博采时方和民间土单验方。善于针药并用,治疗疑难杂症,尤以治疗中风偏瘫为长,救治了许多危重患者,在国内外获得广泛赞誉。
, 百拇医药
1959年6月8日,前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患右侧大脑中动脉分支血栓。黄竹斋应邀两次会诊,给予针刺治疗,并根据严重失眠等合并症状,先后配用柴平汤、百合汤等,至7月22日,患者左腿可徒手步行,经神经科检查,偏瘫治愈,回国时再三致谢。1957年4月20日,82岁的德国人东布罗斯金突然昏迷失语,右半身偏瘫,西医诊断为脑血管意外。黄竹斋为其针刺风府、风池等穴,给服苏合香丸和《古今录验》续命汤等。经治8天,说话、写字、走路,一切恢复正常。这一消息,当时在民主德国报刊披载,受到极大赞扬。陈某患真中风偏瘫,二便失禁,黄竹斋为他治疗。以炒盐末填脐,上覆姜片,艾灸神厥14壮,使其大小便复常。针刺肩髃、曲池、合谷、环跳、风市、阳陵泉,给服《古今录验》续命汤。住院20天,上下肢活动渐复正常,可自己行走。
黄竹斋从医治学无门户之见。他常说,只要治疗病人有效,对发展医学有益,均可效法。即使是铃医、草医、农医、樵夫……只要有治病一技之长,均应不耻下问,虚心请教。
为发展中医教育事业筹划呐喊 民国时期经过抗争,中医教育的合法权利有所改善。但如何开办中医学校,专业设置以及与之相关的课程、学术整理、统一病名、师资、教材等问题,远未提上中央国医馆的议事日程。黄竹斋对此非常关注,提出许多深有见地的主张。
, 百拇医药
1934年1月他提出《审查统一病名草案意见书》和《审查病理学意见书》,主要内容是:反对一味依傍西医病名,认为应以中医病名为主,反映中医特点;认为有关草案所列内科疾病,未列证候,且所列者牵强之处甚多;病理学所列病名及证论,全系抄袭西医学说,对中医固有理论毫无阐发。这些意见在今天也是相当正确的。
1935年,国难方殷,侵华日军己逼近华北。有识之士认识到中医的振兴绝不应是中西医门户之争,而是与民族存亡密切相关的大事。黄竹斋即慷慨陈词:“吾国医药学术之兴废,与民族之存亡国计之盈絀实有重大密切的关系”。他同时主张吸取西方现代医学之长,指出:“溯自清道光鸦片战后,海禁大开,欧风东渐,西洋医学传入中华,其生理解剖学说堪以纠正唐宋以后医书脏腑形状之错误。……今得西哲学说参互考正,而古代医经精微奥妙之义理乃克彰明,有裨于吾国医学实非浅斟”。
1935—1937年间,黄竹斋在中央国医馆和卫中署中医委员会的会议上,就中医教育等问题提出多项议案,主要有:
1.提出中医教学方案,其中包括设立中医学校等级、资格、年限的建议。他主张全国各省均设一所中医大学预备科,招收中学毕业或有同等学历者入学,学习解剖、生理、病理、卫生、医史、药物、方剂、诊断等基础课程,三年毕业才可升入专修科深造。专修科攻习中医内科、疡科、伤科、女科、儿科、眼耳鼻喉科、针灸、制药等专业课程,亦为三年毕业。, 百拇医药